太极拳健身利弊谈

2007-12-08 10:08许桂芝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关键词:胫骨股骨韧带

许桂芝 林 辉 朱 宏

(福建中医学院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太极拳健身利弊谈

许桂芝 林 辉 朱 宏

(福建中医学院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研究表明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调节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训练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膝关节疼痛的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矛盾。通过试验总结出改进的方法,即根据不同习练者,选择适当的架势;注意掌握太极拳要点、心法。适当掌握训练频率与强度,调整架势与运动量的平衡是解决膝关节疼痛的关键。

太极拳;膝关节;疼痛

1 太极拳运动对呼吸、循环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当今社会中的文明病主要是大脑过度紧张、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高度兴奋,容易导致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这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地降低了,两者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之中,不利于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影响健康。练习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意守丹田”。这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习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促进大脑皮层及中枢处于有益的兴奋与抑制相协调的状态,提高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练习还需气沉丹田。要求气往下沉,与动作自然配合,通过横膈肌的升降使呼吸走向细、匀、深、长,促进胸廓开合、肺部呼吸。测量表明:腹式呼吸使肺的通气量大大增加,横膈肌每下降1cm可增加通气量250-350m1。保持了“腹实胸宽”的状态,既把胸部运动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宽舒。松静而又充实。因此。长期坚持练拳的人,呼吸频率减少。肺脏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好,血液中的含氧量提高,面色红润,同时也增强了各脏器的功能。 使呼吸有节律,特别是横隔运动。因此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淤血现象,是消淤的良好办法。骨骼肌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必要的静脉压力。呼吸运动也能加速静脉的回流。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太极拳利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提高了心脏m管的功能,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强了心肌的作用,改善了心脏营养过程,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的系统健康。

2 太极拳运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太极拳练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机能的相对稳定,是人体抵御致病微生物的重要方面。而细胞免疫机能的相对稳定,是人体抵御致病微生物。清除体内劣变细胞的重要途径。外周血免疫杀伤细胞(NK)是反映人体细胞免疫机能水甲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及外周环境变化,使人体内的NK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活性降低,因此,抵御细胞恶变的能力明显降低。而常年太极拳的练习,使外周血免疫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还可以对人体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产生有益的影响。反映了太极拳练习对改善和提高练习者的免疫系统机能有着明显的作用。

3 太极拳运动对骨关节的影响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历代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的演进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但具有高深的技击艺术,同时,还具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教育部列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必修课。但是,美中不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大学生训练后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因此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分析。随机抽取36个班级1302人,进行调查。我们发现,膝关节疼痛与训练频率、膝关节屈曲度有关。训练频率越大,疼痛发生的机会越多;膝关节屈曲度越大疼痛越重。因此,我们从太极拳的技术与人体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太极拳的动作特点要求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绵绵不绝,体现心静体松,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基本要求。各种手法均要求走弧形路线,前臂做相应旋转,不可直来直往,生硬转折,并注意与身法、步法协调配合。步法要求:各种步法变换要求轻灵沉稳,虚实分明。前进时,脚跟先落地;后退时,前脚掌先落地。迈步如猫行,不可平起乎落,沉重笨滞。两脚前后和横向距离要适当,重心稳定姿势和顺。连贯:各个姿势动作要前后衔接,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协调:太极拳是全身活动。要求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全身各部位的运动保持一致。比如做“云手”动作,腰脊转动带动两臂在空间划圆。两掌随着臂部运动内外翻转,两腿支撑整个身体左右移动和旋转,头部也随躯干自然扭转,同时两眼不断注视交换的上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处处牵连,密切配合的全身运动。圆活:太极拳的动作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在动作要领上,要特别注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活动,只要做到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灵顺遂。以上技术特点显示,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屈曲状态,在屈曲状态下完成各种动作。膝关节的基本结构:膝关节是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戍关节。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膝关节的辅助结构半月板是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的2个纤维软骨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为含有脂肪的皱襞,填充关节腔,以增大关节稳固性,并有缓冲震动的功能。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具有减小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的作用。加固膝关节的韧带有位于关节腔内的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韧带的两端分别附着于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起自股骨外侧髁至腓骨头,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起自股骨内侧髁至胫骨内侧髁,从内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分,起自膑骨至胫骨粗隆,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屈膝时,股骨两侧髁后部进入关节窝,嵌锁因素解除,副韧带松弛,股胫关节才能绕垂直轴作轻度的旋转运动。膝关节位于人体两个最长的杠杆臂之间,在承受载荷和参与运动中易于损伤;股骨和胫骨以宽大的内外侧髁关节面赠大关节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和减小压强。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膝关节以翼状襞、半月板等众多辅助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关节的稳固性和改善应力在关节面上的分布。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是膝关节在屈曲状态下重心交替转换,在这一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弯屈状态,长时间承受着来自身体的重力和部分身体的内力,使膝关节易产生疲劳,从而引发运动损伤产生膝关节疼痛。

那么,如何解决膝关节疼痛与训练的矛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太极拳有高架、中架及低架之分,在竞赛套路中选用低架。无论是观赏性还是运动性低架更好,但是低架太极拳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会更高。我们认为练拳时重心不要太低,调查结果显示,膝关节屈曲小于35°时,膝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膝关节屈曲度越小,产生关节疼痛的机会明显减少。随着屈膝角度的增加,髌股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也增大,髌骨关节的磨损也加重。初学者身体素质和对技术的掌握一般较差,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动作,应先练习高架位太极拳,待素质提高并较熟练地掌握了技术要领之后再适当压低重心。

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肌肤关节韧带处处张开,动作柔和、协调,本身很少引起运动损伤.因此,掌握规范、准确的基本动作是太极拳运动中防止运动损伤的最重要的因素。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但很多学生在练习中上下、左右脱节,如转体动作,上体转而下肢不转,使膝关节扭曲力过大,造成膝关节运动损伤;或者动作不连贯,造成不应有的停顿,使腿部肌肉持续紧张,产生疼痛。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拨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力量的协调发挥,造成肌肉紧张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膝关节不稳定是造成损伤的又一重要原因.膝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股四头肌和髌骨来维持,因此,平日应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和髌韧带的牵张力训练.训练方法可采用太极站桩、直腿抬高等。

4 结语

1)太极拳运动对呼吸、循环、神经、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在练习过程中对骨关节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注意加强自我调节,要循序渐进,对训练过度的征兆有所了解,能根据客观条件及时调整运动量,训练频率降低也能减少膝痛发生率。练完之后,要进行适当的整理活动,帮助机体恢复。调整架势与运动量的平衡是解决膝关节疼痛的关键。在练习中适时把握,兴利除弊,练习效果会更好。

[1] 梁永文.太极拳抗衰老功效的初探E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6):79-82.

[2] 王美丽,等.长拳、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87-89.

[3] 田桂菊.太极拳的健身、康复作用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4):56-59.

[4] 竺玉明.太极拳动作与呼吸配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3):84-87.

[5] 郭世绂.骨科临床解剖学[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865-868.

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aiChiExerciseOntheBodyBuilding

Xu Guizhi,Lin Hui,Zhu Hong

(P.E.Department,FCTCM,Fuzhou,350108,Fujian,China)

Tai Chi exercise play an important action in modulating the nervous system,circulation system and respiratory.However,there is some no satisfaction in training,and knee arthralgia is a evident problem.The modified methods are summarized by experiment.It contains that fittest position is chosen by different exerciser,and attention to grasp the main points and mental cultivation methods of Tai Chi.To sum up,it is the key point of problem that knee arthralgia will be solved,to grasp frequency of intension of train and to adjust the balance between position and amount of motion.

Tai Chi;knee joint;pain

2007-02-10

许桂芝(1960-),女,山东招远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胫骨股骨韧带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