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2007-12-26 00:31刘琼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法

刘琼

【摘要】“商务日语实训”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商务日语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分为言语能力和非言语能力两大类。什么样的教学法更适合这种商务与语言结合的实践类课程呢?笔者总结归纳课堂实践过程,对教学法的应用,课程效果及不足进行阐述。

【关键词】商务日语实训;教学法;效果及不足

随着中日经济交流的深入,商务日语人才需求不断加强。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日语人才,也已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商务日语能力具体包含什么?如何通过实训课程来培养、锻炼与完善学生的商务日语能力?本篇论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索。

一、“商务日语”的定位及能力要求

根据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tevens在1988年提出来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定义,可以总结商务日语有以下四类特点:

1、在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

2、在内容上实用性强,和职业的相关度大。

3、词汇、句法和语篇是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

4、与普通日语形成对比。

毋庸置疑,商务日语环境下必须具备良好的日语语言基础,但仅仅只有语言基础却无法顺利进行商务活动。在此,笔者将商务日语能力分为语言能力与非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的是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非语言能力,包括商务知识、商务礼仪、商务文化、商务策略、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社会语言能力、其它关键能力等。

二、“商务日语实训”课程目标及教学法的应用

“商务日语实训”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商务日语能力。根据以上对商务日语能力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课程目标分为培养学生的日语言语能力与非言语能力。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散于日语专业的口语、语法、听力、阅读、翻译等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而非言语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商务知识课程的讲授,与家庭、生活、个人经历、社会大环境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商务日语实训”课程的展开上,以言语能力的实践为主,最大程度辅之以非言语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较为合适的模式。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归纳以下三种主要课堂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1、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法,兴起于20实际70年代的美国与欧洲。它注重语言的实际表达,强调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包括角色扮演、任务练习和游戏等。以角色扮演为例,课前学生必须阅读老师布置的商务主题文件,掌握固定表达与文化背景等,然后3—5人组成一组,组织与该商务主题相符合的对话内容并提前演练,要求场景、语言、表情、心理、语气等可以做到相互融合。最后到课堂上表演。作为听众的其它组成员则根据需要进行对话内容的翻译、归纳、评价、纠错、提问及回答等,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该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译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思考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

2、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重视“案例”和“实际解决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起评估学习过程和结果。包括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项目教学法为例,会经历项目任务布置、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项目评估这六个阶段。比如课堂任务是让学生制作产品宣传报告书,学生就必须收集场所、宣传对象、费用等信息,再决定宣传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实施步骤等,制作成报告书之后,在全班展示说明,最后对其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等非言语能力,在报告的书写中也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

3、场景分段交际式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提出源于目前国内外商务日语教学没有成形的教材、商务日语教学和研究在人力、教学资源上匮乏。因此,在各学年给学生安排对应的商务日语教学内容。各阶段的教学内容由易及难,相互融合。如在一年级时让学生掌握寒暄、道歉、致谢等与商务语言功能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二年级教学中引入具有语言环境的商务内容,如谈判、交涉、访问、推销等。在三四年级则重点讲授会计、税务、国际贸易等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内容。

三、课堂实践成果及不足

通过以上教学法的运用,我们发现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言语能力和非言语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提升。从言语角度来看,学生能掌握并正确运用商务环境下的日语表达,尤其是固定表达方式。同时他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升。从非言语角度来看,学生掌握了大部分商务文化背景知识,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恰当的日语表达与商务策略来完成商务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部分方法能力和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

但综合各方面考虑,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期待今后能予以改善。首先,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不完善。国际贸易、会计等相关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配合不当,衔接不紧密,影响实践类课程的展开。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类型没有达到完全一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教师研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改善。同时,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学习能够促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后,成绩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平时成绩与最后的考试成绩之外,可以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分。

四、结语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商务日语能力的内涵,课堂教学法、课堂成果与不足。“商务日语实训”课程教学方法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会出现新的要求,在期待大环境下商务日语教学研究与教学资源改善的基础之上,教师自身是否具备商务日语能力也是实践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日语能力,有赖于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各方努力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石若一, 石田哲也, 石田博明, 张晨曦. 当代商务日语教学创新的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145(06):63-67.

[2] 严红君. 试论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154(03):60-65.

[3] 胡小春, 陈  岩. 商务日语教育的指导理论、教材编写方针及内容[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158(01):73-80.

[4] 王  琳. 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154(03):67-70.

[5] 伍毅敏. 论行动导向模式在商务日语系列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以项目教学法为中心[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0,4(02):96-100.

猜你喜欢
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有向开放”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以部编版七上《学习伴成长》课堂教学为例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有向开放”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以部编版七上《学习伴成长》课堂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