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情

2008-02-13 05:31刘红伟
大舞台 2008年5期
关键词:燕赵水袖舞姿

刘红伟

也许是做戏曲工作的缘故,也许是对舞台艺术的偏爱,总喜欢对传统戏曲中所饰演角色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的那些神韵细细揣摩,尤其对女子表现的水袖等技巧,深感情真意切、韵味悠长,时常将这些繁杂的招式舞弄一番,扑捉其中的内涵,通过自己的感悟,宣泄藏在心底的情感。

国庆节前夕,团里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省“国庆晚会”戏曲节目《燕赵戏曲百花颂》,让戏曲这一古老形式展现在国庆舞台上,抒发百花竞放的情怀,为颂扬祖国尽情欢歌,也处于偏爱“水袖”,更喜欢在女演员的组合中应用的“水袖”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段,让古雅的水袖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感情诉说,展示出戏曲独特的艺术手法。

这组女演员的舞蹈组合是在“依、啊”的叫板声,伴着“才台才台”的戏曲锣鼓进入环境的,十二个女演员快速地踏着碎碎的台步,舞动着水袖花从远处走向舞台中心,恰似朵朵花瓣张开,使人颇感欢欣,犹如燕赵大地在祖国百花园的喜人景象。“可爱河北是我家乡,人杰地灵铸辉煌,菊苑百花齐开放,燕赵戏台沐春光……”伴着优美的梆子歌旋律,一股清纯的春风油然而起,随着浑厚而流畅的女生合唱,只见舞动的水袖时而飘逸,时而洒脱,呈现着各种舞姿,让韵味十足的戏曲程式披上了时代的元素,让欢动的舞姿,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激荡起美好的波澜。然而,又通过唱词中“哩哏咙,哩哏咙”中自娱自乐的哼哼调,让这些女演员从长长的水袖中露出了纤纤玉指,一前一后地饰演着“花旦”的典型姿态,伴着戏歌过门以及板鼓和小锣的敲击声,演员们整齐地将水袖上扬下摆,然后又将肩膀左抖右抖,在大气雅致的蕴含里,透射出了得意和特有的诙谐感,在飘洒着现代艺术韵味中,让舞姿又回归到戏曲本体,在感受浓浓的时代戏歌的同时,又品尝到了纯粹的戏味,带给人享受和美感,这一点的表现是我最得意的。当演唱到“锣鼓喧天震耳响,丝竹管弦声悠扬……”的唱腔中,随着慷慨激越,起伏跌宕的甩腔,在舞蹈方面则采用了一排斜长的一字队型,大幅度抛出水袖接力的体态,水袖与舞姿时而静止,时而变幻,充分烘托出高亢委婉、气韵深沉,张弛有致的梆子腔。在这组舞蹈组合的最后,舞动的女演员瞬间双膝跪地,然后急速向后平倒,刹那间从上向下观赏舞型,宛如一朵盛开的、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以此情景献给祖国母亲,让水袖情在国庆舞台上尽展美姿。

说起水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它来自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水袖的表演需要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两条不听使的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演员和群众都捏一把汗,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法谈及“表现力”了,反之亦然。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麽水袖仅仅是一种技能而已,但不能体现出水袖舞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我认同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将二者和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使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水袖飘飘,凉风荡荡,寒冷和温暖瞬间绽放;绽放的香,置换了我所有的感官和脏器。飞舞的裙裾,旋转的脚尖,漫然于时间的悬崖;惟有悬崖的那串风铃声,会在某个时刻,猛然扣击舞的音符。悸动的水袖功是是中国戏曲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得手势。

水袖的姿势有上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扬袖、甩袖、掸袖、绕袖、叠袖、摆袖等等。而水袖的基本动作更有甩、掸、拨、勾、扬、冲等。靠这些众多的基本功可以组合表现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水袖长短因角色的不同也有差异,主要是表演需要。神仙和女鬼袖最长,比如散花仙女和焦桂英。

水袖,她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含蓄的,又是极富张扬的。在这段承载着歌颂祖国的深情里,以水袖作为表现形式,把快速转动的水袖表现繁花似锦;把高抛甩动的水袖表达欢快心情;把飘逸流动的水袖变化烘托情景;把洒脱舒展的水袖舞动抒发感情,在现代与古典之间寻求韵律,形成艺术统一,尽情展现河北梆子家乡戏的魅力和昂扬向上的风采,这些情感与水袖的有机结合,充分表达了燕赵儿女祝福祖国吉祥的赤诚心愿,制造了热情豪迈,心花怒放的恢弘场面,产生了时空交错,充满张力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把我这份情意深深地融入于水袖之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猜你喜欢
燕赵水袖舞姿
Singing the Changes
看看,春的舞姿
水袖起舞翩若惊鸿
曼妙的水袖
慷慨悲歌话燕赵
论唐代燕赵诗人的诗序创作
石头也会舞
水袖
风中的舞姿
领略游戏中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