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千里(下)

2008-03-30 06:51施军文
足迹 2008年6期
关键词:游击浙东纵队

施军文

历史文献纪录片(五集):

献给英勇牺牲在浙东战场上的抗日将士

第四集 转战浙东 战略反攻

(影像资料:浙东抗日根据地)

(照片资料:《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

(照片资料:《浙东行政公署组织法草案》)

(照片资料:参加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四明代表)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与不安。1943年3月,蒋介石先后五次致电顾祝同、何应钦、徐永昌等,“限期消灭”浙东抗日武装,国民党第三战区很快调集了万余兵力,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妄图消灭浙东游击纵队。

面对国民党重兵围剿,浙东区党委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了反顽自卫斗争。

(影像资料:敌伪顽我战场态势)

正当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艰苦的自卫战时,1944年1月,日军从余姚、慈溪、奉化、新昌等据点抽调1500余人进入四明山根据地“扫荡”,占领梁弄,火烧夏桥岭头,再扫荡南黄村,数百人的南黄村被烧成一片废墟。

(影像资料:日军在浙江暴行)

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

(影像资料:敌伪顽围剿浙东游击纵队态势)

与此同时,国民党调集精锐部队突击总队开往四明山。突击总队辖5个突击营,曾参加过缅甸远征军,美式装备,每个营约有1000人,加上国民党挺三、挺四、挺五和俞济民部、浙江保安团及地方团队,超过我几倍的兵力。

突击总队进入四明山后,采用当年进攻中央苏区的战术,“步步为营,筑垒深入,逐步推进。”1944年1月,向浙东游击纵队蜻蜓岗阵地发起进攻,15日攻占梁弄,横坎头等地。

面对敌重兵压境,浙东游击纵队采取“避强打弱,先打田张”的战略战术,跳出根据地,转战钱江两岸,寻找战机,伺机歼灭敌人。

2月11日,获悉梁弄前方村田轴山部力量薄弱,浙东游击纵队向田部发起进攻,不料,国民党突击总队赶来增援,游击纵队腹背受敌,战况险恶,100多名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

这个时期,由于决策失误,一连几仗都没有打好,部队伤亡较大,损失严重,群众情绪也受到影响。

(资料:1944年7月6日《新浙东报》)

在紧要关头,东区党委和游击纵队司令部审时度势,总结前方战斗的经验教训,提出“坚持四明,巩固三北,向敌后发展”的方针,刘亨云、王胜、蔡群帆、邱相田等率领五支队、金萧支队、警卫大队和四明自卫总队在四明地区与敌周旋,坚持斗争。何克希、谭启龙、张文碧等率领司政机关和三支队、教导大队转战三北地区。

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军的疯狂进攻,使浙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浙东游击纵队严重减员,浙江敌后战场陷于严重的困难境地。

由于浙东区党委的正确领导,浙东游击纵队北渡姚江,跳出四明,避开强敌,在运动中歼灭大量敌人,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度过了最险恶最困难的时期。

(影像资料:浙东游击纵队战斗态势)

三北地区:1944年3月10日,浙东游击纵队袭击顽镇海警察大队,俘敌官兵110余人。

4月14日,张文碧率部在筋竹岙伏击伪中警团二营,缴获机枪2挺、子弹2000多发,敌被迫撤掉龙山据点。

密家埭战斗。刘亨云率部打死敌炮兵连长等100余人。

金萧地区:1944年5月27日,墨城坞战斗。蔡群帆、杨思一率金萧支队与伪军蔡廉部激战,击退敌人4次冲锋,毙伤伪军连长以下200余人。

四明地区:1944年2月25日,茶圪伏击战。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和四明自卫总队在茶圪与浙保二团、国民党突击营激战,毙伤敌大队长以下官员200余人,缴获子弹1万余发。

(影像资料:毛泽东在延安)

1944年8月3日,毛泽东指示:“要使游击战争极广泛地发展到上海周围、杭州周围,京沪线两侧,使沪杭两城及沪杭路完全在我们游击战争紧紧包围之中。”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浙东游击纵队在四明、三北、金萧、浦东地区,奋起自卫,抵御敌人的猖狂进攻。时而分散游击,端掉一个个敌人据点;时而集中起来,形成铁拳,狠狠地打击敌人。同时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影像资料:顽军田岫山部)

1945年5月,驻浙东的国民党挺进第四纵队田岫山部叛变投敌后,同日军相配合,包围和进攻浙东抗日根据地。

然而,国民党顽军不去讨伐田部,却在浙东游击纵队发起讨伐田部时,派兵增援田部。国民党第32集团军秉承蒋介石的旨意,由集团军陈沛副总司令指挥,调集10个团的兵力向北推进,妄图与日军遥相呼应,南北夹击,消灭浙东游击纵队。

(字幕:中共中央指示)

面对险恶的环境,浙东游击纵队根据中共中央“消灭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对日伪顽军发动大规模的夏季攻势。

(影像资料:战场态势图)

这年的6月21日,国民党顽军袭击逐渐靠拢我军,反对内战的国民党挺进第五纵队张俊升部。22日占领张部驻地南堡、汤浦等地。接着,国民党顽军转头北上,增援上虞田部,妄图解田部之围。27日,国民党顽军向浙东抗日游击纵队丁宅街和官山村阵地发起进攻。游击纵队奋起反击,击退顽军进攻。29日,浙东游击纵队攻下南堡等地,解了张俊升部被歼的危险。

接着,浙东游击纵队渡过曹娥江,乘胜追击逃往会稽山顽军残敌,顽军溃不成军,田岫山率残部落荒而逃。

(报纸资料:《新浙东报》1945年7月4日上虞解放)

在讨田战役中,1945年6月30日,上虞县城解放。这是浙东游击纵队第一个解放的县城。

(报纸资料:《浙东日报》1945年7月13日张俊升宣布起义)

7月1日,国民党挺进第五纵队全体官兵1000多人,在张俊升率领下,宣布起义,接受新四军领导。

张俊升率部起义,这是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浙东游击纵队不断取得胜利的影响下取得又一重大胜利。

几天后,新四军命令张部改编为浙东游击纵队第二旅,任命张俊升为纵队副司令兼第二旅旅长。

(影像资料:浙江云居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照片资料:陈洪、朱学勉、邱子华等)

为有牺牲多壮志。在艰难困苦的岁月,浙东游击纵队的指战员和广大革命群众,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四明地委书记陈洪、金萧支队一大队长朱学勉、三支队一大队长蓝碧轩、陈清、特务大队长周振庭、司令部参谋余旭、政治部保卫科长邱子华、五支队大队教导员雷泽、二大队教导员陈行知等许多同志,为抗击日伪顽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了,但他们的英勇业绩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第五集 顾全大局 胜利北撤

(影像资料: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美军在太平洋的逐岛进攻,中国军民的夏季攻势)

德国法西斯的垮台,美军在太平洋上对日作战的成功,中国人民的夏季攻势,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末日到来。

(影像资料:美、英、中三国波茨坦会议)

(影像资料:《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但是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对《公告》“不予理会”。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震慑了日本朝野。

(影像资料: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苏联军队从东、西、北三面沿1200里战线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战略后备队关东军大举进攻,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

(影像资料:毛泽东在延安)

(影像资料:《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对日军开展全面反攻。

8月9日,中共中央、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施广泛的进攻,……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8月10日、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七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抗日武装接受日军投降,收缴日伪武装,配合苏联红军作战。

(影像资料:《对敌伪军通谍》)

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命令下达后,8月12日,浙东游击纵队以何克希司令员的名义发布了《对敌伪军通谍》,限期日伪军缴械投降。日伪军拒降后,浙东游击纵队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

三北地区,收复周巷、庵东、观海卫、浒山、胜山、王夫、庄桥等20余个日伪军据点,直逼宁波、镇海城下。

四明地区,攻克鄞江桥、集市港、布政市、石、西城桥等重要据点,兵临宁波城西。

淞沪地区,攻占上海北旅汪伪警察总队一大队。接着又扫清南江的大团镇、李家桥、六灶、新场、七宝等据点后,解放了南汇县城。

金萧地区,攻克诸北三江口伪军据点,又奇袭金华重镇孝顺。

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浙东游击纵队在广大民兵的配合下,大举反攻,奋勇出击,消灭了盘踞在四明、三北、金萧、淞沪地区顽抗的日伪军,缴获各种炮7门,轻重机枪49挺,马步枪1300多支。浙东广大地区的人民获得了解放。

(影像资料:日本投降)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欢欣鼓舞,大家奔走相告,到处沉浸在欢呼胜利的喜悦之中。

(影像资料:毛泽东去重庆)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重庆和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

为了击破国民党真内战、假和谈的阴谋,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作了必要让步,主动撤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等八个解放区。

9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浙东区党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及地方党政干部,除留少数精干武装隐蔽坚持外,在7天内全部撤离浙东,开赴苏北。

(影像资料:上虞丰惠镇)

丰惠,这是上虞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1945年9月23日,浙东区党委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传达党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关于北撤的命令,研究部署北撤的路线和任务。

9月30日,浙东区党委、浙东游击纵队、浙东行政公署在上虞召开群众大会。会后,浙东纵队和党政机关及地方工作人员15000多人,在谭启龙、何克希等率领下,从古窑浦到临山的港口分批渡杭州湾北撤。

(影像资料:谭启龙在浙东)

(影像资料:谭启龙回忆录)

谭启龙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当我们要登船时,人群喧哗起来,群众纷纷扑向我们的战士,握着战士的手,互相诉说着。“祝你们一路平安”,“你们一定要回来”,“不要忘了四明山”,“不要忘了三北”。

船慢慢地离开了海岸。走远了,连声音也听不见了,我才回到舱里,但一会儿我又回到船尾,举起望远镜,发现古窑浦的人群还没有散去,还在挥着手。

(影像资料:《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

(照片: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安民布告)

北撤途中,浙东游击纵队沿途散发《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沿路百姓聚集在一起,含泪欢送北撤部队。

9月28日,国民党第98军一部,配合“浙保”及伪军突然袭击驻周港的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我军奋起反击,击毙敌一团长,俘敌2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20多挺,长短枪200余支。周港战斗粉碎了敌人企图在杭州湾南岸消灭我军部分主力的阴谋,保卫了三北地区北撤的安全。

(影像资料:澉浦)

10月5日,何克希率领五支队澉浦登陆,遭到国民党第98军的40师、108师等7个团优势兵力的进攻。何克希率领指战员奋勇反击,迅速占领澉浦。这时,澉浦三面的大小山头都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背后又是大海,形势对我极为不利。经过一天的激战,晚上,我军乘天黑突出重围,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在我军北撤途中重演“皖南事变”的阴谋。

澉浦之战是浙东游击纵队北撤途中的重要战斗,不仅给敌以重大杀伤,而且由于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保障了部队胜利北撤。

(照片资料: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部北撤至青浦)

北撤部队沿途击破国民党军队的阻拦、堵击,在苏中新四军和沿途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接应下,渡过长江,进入苏北解放区,胜利完成了北撤任务。在苏北涟水,浙东游击纵队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3旅和独立旅。

从此,这支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部队又走上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征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东游击纵队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谱写了无数胜利的凯歌,取得辉煌战绩。

(字幕:据不完全统计,1941年5月至1945年8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参加大小战斗640多次,克复上虞、南江两座县城,攻克大小据点110余个;毙伤敌官兵600多名,俘敌21名,毙伤伪军3000多名,俘伪团长以下5500多名;缴获了敌人大量的武器和其它军用物资,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猜你喜欢
游击浙东纵队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东晋南朝时期西来高僧与浙东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