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新探

2008-11-17 10:4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10期
关键词:新探发展

祝 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摘 要:站在北京奥运会新的起点上,通过对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与功能重新定位,对影响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促进和制约因素的重新分析,提出要充分借助政府和社团的双轨道,加速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和发展;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在民主办会中建设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以秘书长专职化为先导,加快办事机构的职业化进程的改革方式和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新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体育科技社团;新的历史起点;发展;新探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297-06

A New Investigation on Development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China

ZHU Li

(Institution of Sport Scien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Beijing 100061, China)

Abstract:On the new beginning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goals and functions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China are retreated and factors promoting and restraining these associations are analyzed agai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ew thoughts and paths for development of these associations include: the promotion of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s through both tracks of government and association; organizing institution depending on members and a democratic home for sport science staff; a reform towards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and transi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association to social organization leading by a professional secretary general; dependence on government financing transferring to independent operation; the focus of service shifting from government to members; learning-oriented shifting to innovation-oriented.

Key words: sport science association; new historic beginning;development; new investigation

党的十七大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全面部署,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日益突出,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崭新角色。体育科学技术作为引领和支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着体育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体育的发展对体育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科学技术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所作出的坚实保障,进一步验证了体育事业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靠科技人才的论断在体育实践中科学性和正确性。

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联系政府桥梁和纽带和体育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科技社团承担着促进体育学科发展和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传播体育科学文化、规范体育学术行为、推动体育学术生态建设的重要职责。体育科技社团围绕体育总局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体育科技社团改革,提高体育科技社团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积极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为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建功立业,为繁荣体育学术、促进体育科技进步、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其在体育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索在北京奥运会的起点上,对影响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因素的分析,找出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快体育科技学术社团的发展,按照“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体育科学素质服务、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为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改革与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主要有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本研究重点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为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与功能

1.1 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为促进体育学术繁荣和发展、促进体育科学普及和推广、促进体育科研人才成长和提高而开展工作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是:促进学科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增强国民体质、增进国民健康服务,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建立具有体育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为繁荣体育学术、促进体育科技进步、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作出贡献。作为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体育科技社团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学术性、非营利性、

1.2 体育科技社团的功能

1.2.1 联接政府与体育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学术性社会组织,发挥着体育科技工作者与党和政府联系的桥梁作用:一是上情下达。体育学术性社团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精神传达给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确保科研工作和学术方向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二是下情上传。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过体育科技社团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渠道传递给政府有关部门,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使这些成果得到进一步应用和转化。与此同时,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的代表者,向党和政府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诉求和愿望,维护体育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体育科技社团还具有联系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联系中国体育科技界与国际体育科技界之间的桥梁,联系体育界不同学科和地区体育科研人员之间的桥梁的功能,这四座桥梁搭建了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宽广的平台。

1.2.2 凝聚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通过吸纳跨学科、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为会员,成为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联系会员、服务会员、发展会员是体育科技社团的重要工作。设立会员工作机构,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多元结构会员制度是体育科技社团的服务方式。体育科技社团按照“会员优先、会员优惠”的原则,充分满足会员的体育学术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体育科技社团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作为中国体育科技工作者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社团组织,体育科技社团通过组织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育科技进步中勇挑重任,在繁荣体育学术、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中建功立业,在服务体育中心工作、推进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中贡献智慧,在开展体育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大显身手,充分显示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凝聚力和发挥出体育科技社团的组织能力。

1.2.3 激发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力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体育科技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体育科技社团通过体育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激发和调动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体育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体育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和体育科技工作者获得新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体育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体育科技社团引导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为重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术生长点,通过举办精品学术活动,开展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先导作用。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同行认可的优势与功能,把开展高质量的体育学术交流、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通过学术交流表达体育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观,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推进体育科技创新。

1.2.4 促进体育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功能 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促进人才成长。体育科技社团既是体育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体育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沃土。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社团体育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横向沟通便利的优势,调动和集成体育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地方和体育科技发展规划指定的研究工作,参与重大体育项目、体育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和论证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体育科技社团开展科技服务的有效形式。围绕增强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会员和体育科技工作者赴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诊断等体育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育科技社团通过这些体育科技和学术活动,发现人才、举荐人才、宣传引导和表彰奖励,促进人才的成长,许多体育科技人员在体育科技社团这个“家”里,得到了更多的培养和激励,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知名学者和专家而享誉国内外,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得到了转化和应用。

1.2.5 面向体育中心工作的服务功能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满足体育文化需求是新时期体育的中心工作。

体育科技社团紧密围绕体育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在2008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目标,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积极投身奥运会备战与参赛的实践,深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以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智力支撑;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研究体育市场规范化管理的新途径,研究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提高体育场馆和运营水平,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等,为体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北京奥运会作为我国体育事业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为体育中心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体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按照刘鹏同志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长效化和机制化、进一步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及退役安置和伤残保障工作、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是体育科技社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体育中心工作服务的重点。

1.2.6 推广体育科学思想、体育科普知识、体育科学理论的传播功能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认识实践、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体育科技社团在普及体育科学知识、传播体育科学思想和体育科学方法、弘扬体育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科学健身的水平具有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是体育科学普及的主力军。体育科技社团根据“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倡导,组织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进行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和科技奥运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倡导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科技奥运的成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心支持奥运、崇尚体育运动、以掌握一种或多种体育技能为荣的风气,激发全社会参与奥运、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新高潮。通过向重点人群进行体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以重点人群的体育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体育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2 中国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促进及制约因素

2.1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促进因素

2.1.1 社会因素:体育科技社团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组织与体育需求相一致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日益加快。改革这条贯穿在政治、经济中的红线,引领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有效的转型,牵动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与政府调控机制互联的社会协调机制,发挥与政府行政职能互补的社会自治功能,与政府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调节功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样的社会新格局为社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意义不仅限于体育内部的需求,而是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强大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需求一致。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中国体育发展目标的关注已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关注的问题。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施以及优质的体育服务产品,让更多的人分享体育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 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得到了回应。

体育科技社团置身于社会对体育不断高涨的需求中,站在支撑体育事业发展的体育科技的前沿,是促进体育科技的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体育对体育科技的需求,体育科技对体育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

2.1.2 科技因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体育的发展是体育对科技的需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依靠科技推动体育发展是体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重视科技工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科技进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已不仅仅是体育界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2008北京奥运提出的科技奥运的理念就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科学的论断。

依靠科技推动体育发展,是体育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对体育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科技奥运, 就是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既注重将创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各个领域,又通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推进各方面自主创新,充分体现现代科技的力量。

在科技奥运的旗帜下,从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出发,应用现代科技理念、手段,集成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运动竞技水平;开发研制先进的体育器材和设备,建立了比赛成绩的测定、比赛的办法、器材的限定指标技术体系,高水平的医疗康复等配套服务体系。随着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仿生技术、环保技术、基因技术在奥运的应用,科技与奥运的相互契合形成了科技奥运现象:科技日益成为奥运发展有力的保障,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奥运科技体系;奥运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引擎,在奥运需求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工程体系。科技奥运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一个清洁、安全,便捷、高效的奥运会环境,创造了我国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同时成为了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舞台。

体育对科技的空前需求给体育科技主力军的体育科技社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体育科技社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为体育科技的发展建功立业,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

2.1.3 国际因素:体育科技社团已成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与交往的重要角色 体育是全人类的财富。体育的公平竞争的核心特质使它成为跨国际、跨文化的全球性的运动。体育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窗口,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已作出了最完美的展示。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迅猛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日益紧密,体育的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法制化水平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更加注重以共同的规则进行国际交流。在国际体育学术和科技的交流中,体育科技社团成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与交往的重要角色。这是因为国际体育科技交流的主体以社团为代表,其运作模式和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效仿,这种模式最基本的原则体现了交流中的对等性、广泛性和便利性。中国体育科技社团通过在国际体育科技领域对等的交流,使体育科技社团在组织行为上更好和更全面地了解国际体育科技的规范,在研究领域中与各国体育科技工作者一起站在世界体育科技前沿,使体育科技的交流呈发散形,辐射的面广、涉及的群体多,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不同领域到不同体育的人群和项目等方面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交流的广泛性。同时,体育科技社团的非营利性性质决定了体育科技社团在国际交流中避免的很多限制,这与政府单一层面和有一定局限性的国际体育科技交流相比较,在交流时显示出便利的优势。

把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创新性学术发展的基础上,以适应世界体育科技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学术团队承担国际体育合作项目,进行跨学科、跨国界的人才资源整合,联合进行体育科技攻关,已成为体育科技社团在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形式,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促进世界体育科技进步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把中国体育科技社团培育成根植于中国社会、适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要求,又能在国际体育科技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体育科技社团的目标,也是国际体育科技发展对中国体育科技社团的要求。

2.2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

2.2.1 两重性了限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目标 体育科技社团是在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下,在政府的支持下“自上而下”成立的。体育科技社团挂靠在国家体育总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社团的主要领导人由体育总局任命,接受中国科协、体育总局和民政部门三重管理,运行机制为行政与社团并行。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协助政府实现其目标为主要内容,机构性质既有政府的行政组织特性又有社会组织的性质。体育科技社团处在这种半官半民的状态下,喜忧参半。

喜是体育科技社团在政府的支持下,有经费、人员和工作地点固定,政府也将一些职能移交给社团,确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内容,划分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范围,奠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工作基础;忧是体育科技社团挂靠在国家体育总局,获得政府资源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社团法人的独立性,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理事会的决策及工作机构的运转基本按照政府的意图行驶;工作内容是政府工作的延续,受政府选择、行政主导的影响较大,与政府同质化倾向较严重;体育科技社团的社团特征不明显;会员的意志和权利还不能充分得到体现和保障,体育科技社团的民主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不符合科学共同体的特点和不利于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目标,客观上行成了影响现代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2.2 法制不健全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进程 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团体,是体育社团的组成部分。体育社团的法律依据为社团法。社团法的框架在确立了体育社团的管理体制的同时,也确立了政府与体育科技社团的关系。国家于1950年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法》,该法规规定了社团的类别,登记的范围、程序、原则等事宜,并确定了社团登记的分级管理体制。根据这一法规,国务院于1951年制定《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但是这两个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为清理纠撤当时存在的社团提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依据,使已有的社团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又对该条例进行修订。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第五章对体育社团做了专门的规定,这是我国体育社团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但由于《体育法》并没有对体育社团的权力,管理权限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加之作为倡导法,本身不具有法律性,体育科技社团没有法律来保驾护航,在前进中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体育科技社团在不能通过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权力的同时,也由于没有体育社团监管法规,对体育科技社团本身的监督也失去了约束力,至使体育科技社团的内部监督机制基本不能运行。由于体育科技社团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监督措施,加之人们普遍缺乏对社团应有的关注和新闻舆论监督的滞后,体育科技社团的社会监督基本处于缺位的状况,使其在发展中无所约束、自由松散,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进程。

2.2.3 政府职能转移缓慢降低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速度 政府权力下放,将一部分职能向社团转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体育行政部门拥有对体育资源进行垄断性分配的权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形势下,体育总局有关部门将部分职能移交给体育科技社团。目前,体育科技社团承接了国家队运动营养品的采购与管理、体育科技成果统计、基础应用课题招标、全国性运动会的科学大会及论坛、奥运会科学大会和亚运会科学大会组团、资助出版等为数不多的政府转移的职能。几年来,体育科技社团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优势,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接的政府移交的工作,得到了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体育科技领域特别是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相对政府权利下放和职能转移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体育科技社团目前在我国体育学术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工作内容,政府职能的转移仍显得缓慢和没有完全到位,降低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速度。

3 体育科技社团改革的新思路

3.1 充分借助政府和社团的双轨道,加速体育科技社团的成长和发展 在现行国体下,体育科技社团接受中国科协、国家体育总局和民政部门三重管理: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体育科技社团的合法身份的确认和业务进行管理;中国科协作为学术社团对体育科技社团的业务进行指导;在运行机制上为行政与社团并行。行政与社团并行的运行机制如同两条轨道,对于目前尚处在成长期的我国体育科技社团而言,借助政府与社会的两条轨道加快发展和壮大,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必要的。

借助政府的轨道,是因为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的一臂之力。借政府之力,也就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只是这种管理需要划清管理条块,理顺管理渠道。具体思路是:一是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专设科技社团的管理机构,专司科技社团事务管理,加强对包括体育科技社团在内的科技社团依法管理与监督;二是中国科协作为科技社团组织的专业评估监督机构,对于体育科技社团开展工作的职能、内容、范围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三是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主管部门对体育科技社团的机构设置,主要人员的安排,经费开支进行宏观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监督体育科技社团的合法性,人、财、物的管理和运用问题;社团指导业务开展情况,业务效率问题。这样,体育科技社团在接受政府的管理的过程中条块清楚,渠道通畅,为承接政府职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体育科技社团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借助社团的轨道,是由于政府适应体育发展的能力增长是有限的,这使政府行动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而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政府权力的限度。体育科技社团作为社会团体的有效组织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体育科技人才的整合与协调,有利于体育科技人力资源的发挥与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不断的提升状态,其适应体育科技发展的能力的增长是呈无限态势,也使体育科技社团在行动的有效性上有了时间和空间上无限性。借助社团的轨道从根本上来说是顺应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是体育科技社团生存发展最根本的依托和最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 在民主办会中建设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 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制首先是把会员作为体育科技社团的主要依靠力量,把为会员服务作为体育科技社团的基本职责,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以适应我国体育科技队伍的结构、流向、分布,扩大会员覆盖面,努力吸收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体育科技工作者,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加入社团;重点发展体育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入会,实行包括高级(资深)会员、会员、学生会员和团体会员多元结构的分类分级管理的会员制度,为民主办会和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与发展奠定雄厚的组织基础。

民主办会是体育科技社团的根本,只有在民主办会中,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才能兴旺发达。民主办会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集体领导,确保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按期开会,切实行使对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领导职能,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要建立和保持合理分布结构和年龄结构,以维护其决策的正确性和代表性。民主办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办事机构。办事机构的执行力是民主办会的关键,办事机构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广泛性、深入性是建立在精干、高效、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同时要明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决策和办事机构的实施、操作的关系,才能把民主办会的红线贯穿在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始终。

3.3 以秘书长专职化为先导,加快办事机构的职业化进程 体育科技社团的秘书长是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参谋长和助手,是社团决策的具体实施者,并作为是社团的总管家,负责社团内外部事务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具体事务的管理。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秘书长职责的重要性与艰巨性都迫切要求实施秘书长专职化。国外科技社团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社团秘书长专职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对社团组织的要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科技社团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作用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当代体育科技社团组织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体育科技社团改革,加快体育科技社团秘书长职业化进程,是符合现代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趋势并与发达国家科技社团组织管理模式接轨的理论与实践。体育科技社团秘书长专职化就是要在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秘书长专职化的基础上,强调秘书长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社会认可度,秘书长的产生和退出采取聘用制度,运用目标核定等监督管理机制,按照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规律来经营社团,从而实现社团的良性发展。

体育科技社团的办事机构是体育科技社团工作运营的枢纽。作为体育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管家和服务员,办事机构是否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家”的兴旺和发达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结构,规范体育科技社团办事机构的用人程序和方法,建立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专兼职工作人员由国家人事调配方式逐步向选聘制和招聘制方向过渡,实行固定用人与流动用人相结合、按照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机构实体化、运行规范化的要求专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方式,是加快当前体育科技社团办事机构职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建立精干、高效、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建立体育科技社团工作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扩大体育科技社团工作者队伍,逐步形成吸引人才参与体育科技社团工作的机制,才能有力地促进办事机构向职业化转变,而促进转变的关键点是社团秘书长的专

职化。体育科技社团迈出的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将有力地加快办事机构职业化进程。

4 体育科技社团发展的新途径

4.1 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 我国体育科技社团属于“至上而下”的体育学术团体,在法律上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工作,在体制上接受政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在工作中重点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因此,行政色彩较浓郁。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体育科技事业的需求,体育科技社团的角色定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因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结构分化后如何进行重新整合,其“分化”是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以满足各阶层的体育需求;“整合”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加强对体育领域的宏观调控,即以一种全新的非行政的连接方式将体育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起来,在弥补原有单一行政手段不足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多元的管理体系,强化对社会的全方位的有效管理。

体育科技社团作为体育社团的组成部分,体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团体,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体育科技领域的协调和发展,也在于与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强大社会组织相一致,因此,体育科技社团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既有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来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有来自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所提供的环境。在此环境下,需要和必然选择合力终将促成体育科技社团体制根本性改变,使体育科技社团实现从“依附型”向“自主型”的变革,从行政社团向社会组织转变。这种转变是体育科技社团通过规范自身的运作,提高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经营”、自我宣传的能力,使社团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开展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展、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真正独立自主的社会性组织不断迈进。

4.2 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 体育科技社团自成立以来,国家体育总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补贴。政府的经费支持对稳定社团,开展工作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科技社团缺乏了提高生存发展的竞争的意识和机制,影响了体育科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辟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增强体育科技社团的造血机能是体育科技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辟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根本是转变观念,正确区分和把握体育科技社团的非盈利性与自主经营的性质,在坚持非营利性的基础上,树立经营的观念,把握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促使体育科技社团从依靠政府拨款向自主经营转变。转变的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紧密依靠会员,通过利用社团的刊物、网站、学术交流等活动向会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吸纳会员入会,收取会费,将个人和团体会员会费收入作为社团的基础性收入,建立健全会员定期缴纳会费制度,提高会费收入在社团总收入中的比重;二是牢固建立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去争取企业的委托任务,获得经费支持;三是利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开发,通过为竞技体育的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全民的科学健身和体质监测、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论证等服务渠道获得资金;四是充分利用科技社团的优势,大力开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体育科技评价、资格认证、决策咨询、利用各专业分会的学科优势开办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拓宽经费渠道。

4.3 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 体育科技社团在体制上接受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和科协的三重管理,在经费上得到体育总局的资助,工作重点是服务于体育总局的中心工作,这是现阶段体育科技社团生态和现状。这与体育科技社团是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形式,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和反映体育科技工作者的诉求有一定的偏差。要准确体现体育科技社团的这一定位,就要从重点为政府服务向为会员服务转变。转变主要需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促进:

一是要切实增强体育科技社团组织服务能力,树立竭诚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把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二是要建立健全体育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制度,准确把握体育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和现实需求,及时反映并推动解决体育科技工作者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继续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健全体育科技工作者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到有家可依,有家可归的温暖;四是要引导体育科技工作者加强道德自律,端正学术风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学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事业服务。

4.4 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 伴随着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社团走过了28年的历程。28年来,体育科技社团坚持为体育科技发展目标服务,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渗透和横向联合,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学习其他科技社团的经验,并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势变化,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进行体育科技社团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学习型社团。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世界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传统组织模式与研究方式,国际体育科技合作的快速发展,使体育科技社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的挑战,迫使体育科技社团进行一个新的转变,即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创新型体育科技社团是体育科技社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操作方式上的创新,这几方面任何一项创新都将推动体育科技社团突破性的进展。体育科技社团的发展只有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的需要相一致,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具有生命力。在过去的28年中,体育科技社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今天在北京奥运会新的起点上,党中央提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体育科技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科技社团只有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才能实现体育科技社团在体育科技发展中由主力向主体转变,才能把体育科技社团建成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带领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者去实现崇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

[2] 刘鹏同志在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 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07]28号.

[5]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关于新时期全国性学会改革与发展研究.

[6] 中国科协文件.2008年学会学术工作要点.

[7] 中国科协文件.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猜你喜欢
新探发展
“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的文言文字词教学新探
基于“生活逻辑”的数学中高年级命题策略新探
单位圆上三角函数性质新探
海洋天使
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有关a、b型讨论题的归纳与新探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