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华:山水情怀 仁智兴业

2009-01-08 05:27蒋鑫富
华人时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爱华客商

蒋鑫富

2009年7月9日。台北市国际会议中心。

徐爱华站在第二届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的讲台上,作着她精彩的五分钟的演讲。她说,当我踏上美丽的宝岛———台湾,我就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笔下那一张古老的《地图》:“旧大陆是他的母亲。岛屿是他的妻。新大陆是他的情人。和情人约会是缠绵而醉人的,但是那件事注定了不会长久。在新大陆的逍遥游中,他感到对妻子的责任,对母亲深远的怀念,渐行渐重也渐深。”是的,我们在大中华这个古老而充满无限希望的大家庭里,感受最深切的正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情。这温情,更是一种共渡过难关的力量……

演讲者是浙江华联集团掌门人。浙江华联集团是一家融纺织、服装、置业、信息、物流、市场等于一体的企业,在与海内外同行的真诚合作中,赢得了市场,创出了自主品牌“黛琳娜”服饰系列。她倡议大家携起手来,为社会创造新型就业机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点力。她在到台湾之前,浙江华联集团已成为意大利世界男装(Corneliani)一个一线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在北京长安街,华联开出了首家旗舰店。她希望更多的两岸人才加盟到浙江华联集团。

鲜花,掌声,笑声,响成一片。

一方“爱”的天地

身后,墙面上挂着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窗外,远处是会稽山脉一丛丛连绵不断的峰峦,近处是一条流淌着悠悠鉴湖水的浙东古运河,河那边是一座生生不息2500年的古老而年轻的绍兴越城。办公室里,一位文静端庄的女士在忙碌。只见她,一头齐肩乌黑的秀发,一双智慧灵动的眼睛,一副微微含笑的面容,给人以亲和大方的印象。与她打过交道的人都说,她是个有情有义更有爱心的好人,好就好在她普通又不普通,平凡又不平凡。

她就是现任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

其实,早在四十多年前,她父母在生下七个儿女中排行老六的她时,一个“爱”字已牢牢地与她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她出生在绍兴县南部山区的王坛镇,记忆中的村子是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从山下仰天老远地望去,在半山腰上,她们家的几间老屋也就藏在大山深处的皱褶里。抬头是满眼的蓝天白云,低头是满目的青山溪流。自幼靠吃玉米杂粮长大的徐爱华,眼中看到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美好世界。王坛镇有闻名遐迩的“舜王文化”,历史悠久的舜王庙,一直以木雕、砖雕、石雕的精美饮誉中外。渐渐地她的内心里有了一个“爱美情结”。她说,她非常热爱家乡那一方美丽的山水,那里的乡情乡音一草一木常常进入她的梦乡,家乡如此让她厚爱,那她拿什么才能回报家乡呢?

“浙江华联”是一方充满“爱”的天地。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浙江、江西、贵州三省联合开展的“阳光工程服务老区特别行动”在浙江省绍兴县正式启动。培训由江西、贵州两省从革命老区组织的万余名农村劳动力。“浙江华联”是这次与“阳光工程”直接对接的单位之一。在革命老区首批农民转移就业启动仪式上,徐爱华深情地说,通过培训的老区农民,朴实无华、吃苦耐劳,作为用人单位,非常高兴能招聘到这样的员工。她一定妥善安置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善待他们。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来自江西瑞金的刘冬梅曾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徐总的话让她觉得很幸运也很激动,表示今后一定以厂为家。

老家在安徽农村,至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汪义东,只是不少已在“浙江华联”筑下爱巢的代表之一。他父母在十年前就因病离开了他们兄妹三个。为了让生活好起来,他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当他来到绍兴王坛,成为徐爱华企业里的一名电烫工。每月二十日,当他手拿两千多元的劳动报酬时,总是高兴得双眼眯成一条缝,精干的小伙子仿佛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他说,爱华师傅就是他的大家长。

原来,汪义东已在王坛成了家,已是三岁孩子的爸爸了。他的妻子蒋燕与他是同厂的工友。他俩说,他们永远记着结婚那天,是爱华师傅早早给他们备好一溜儿前去迎亲的婚车,用她自已的“奔驰”,给他们作主婚车,还专门安排出22名工友当伴郎伴娘。婚礼上,那大大的“红双喜”字,将新郎新娘的笑脸映照得透甜透甜。

一个“拚”的故事

一脸喜气的徐爱华,只要有空与人谈起办厂的事,她就会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有好多故事。如果把一个个小故事合起来,那就是一个“拚”的故事,这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啊!

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讲起。那年,她十八岁,聪颖、纯朴,向往着山外精彩世界。机会终于降临到她身上,她在王坛区工办招工中,以招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在上海市虹口区参加服装培训班学习的徐爱华,感受到了大都市的新奇,看到上海人穿的衣着做工精细,款式新颖,感觉好漂亮。

徐爱华认定搞服装这行当。学成回家后,她就向工商所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准备了一把剪刀、一把市尺、还向人家借了一只用火炭的烫斗,又租下镇前西街三十号的两间破平房,第一次以店主的身份打出了“爱华时装店”的牌子。

她写了一页“爱华时装店招收学徒”的文稿,兴冲冲地跑到区广播站,恳请播音员播一播。效果还真不错,报名的学徒来了十九个。她铭记着这1983年。

这是大山的女儿徐爱华在创业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开张这天,学徒一个个自带缝纫机向爱华报到,她开始手把手地教徒弟如何设计、裁剪、缝制。后来她从学徒中留下了七个,开始筹办服装厂。办厂首先要有业务,她跑东跑西抱着和气生财,赚点辛苦钱的初衷,为一些集体单位加工茄克衫工作服。每次送货上门,拿回来一点加工费,但这总会让徐爱华信心倍增。

有一天,她接到通知,说她租用的两间平房要收回,新建敬老院。她二话没说,当天就搬。她与徒弟将厂里所有东西暂时搬到了马路斜对面的一间小屋里,这也是她家凑钱新买的一个铺面。只是这房子当时还没完工,墙面也是毛坯。

“没办法,只能咬咬牙挺一阵子再说。”

快过年的时候,徐爱华接到上海一个建筑工地要她马上做一百二十六套工作服的业务,她与徒弟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为了节省布的原料成本,她直接与纺织厂家联系采购布料。于是,一间小小的弄堂屋里没了白天和黑夜,师徒心贴心地忙乎了十多天,做成了。徐爱华决定天一亮就出山进城,再坐火车把货直接送到上海工地上去。

“爱华送工作服来啦!”工地上的队员一个个急不可待地大号、小号纷纷试穿起来。问价格,低得不可思议。对方不好意思,要加价,她就是不要。

临走时,工地上的队员个个向她挥挥手,目送着这位绍兴的山里姑娘。

一大早坐火车回程的徐爱华,到绍兴后,去王坛的客运班车因是下雪天已停开了。为了省下一夜旅馆费,她只有一个念头———走!从城里到山里,88里路,一个钟头走10里,最多夜里十点前就能到家了。

冬夜,风如刀刮一样,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两旁是黑漆漆的山,路上越走越白,徐爱华走得有点害怕起来了。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路,到自己村里已九点多了。整整走了十一个钟头!浑身雪花的徐爱华走进家门,抱着母亲呜呜地哭了起来。

早在十年前进厂的检验员王晓英,做过裁剪、搞过设计,今年刚满30岁,是徐爱华的关门徒弟,如今已乐滋滋地当上了一个三岁女儿的母亲。她说,师傅深夜走雪路的事,也成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一笔精神财富。她还说,师傅从那一年后,就带领技术人员开始自己搞服装设计、制作了,公司生产的各类男女休闲茄克、长短裤、睡衣套、衬衫、时装等“黛琳娜”品牌系列服饰,远销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中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打算出国求学去的现在人民大学经济系读大二的师弟,是师傅的独生儿子。师傅说,小宝贝临产前的五天,自己还要跑到柯桥轻纺城去进布料呢。师傅为啥能吃得了这份苦,主要是做事的责任心。轻声细语的王晓英这时指着一箱子师傅交给她的书,自豪地对记者说,这本是十年前的《上海服饰》、这本是五年前的《国际服装动态》……原来,徐爱华二十五年如一日,她只要出省出国去总要带些专业书籍回来。另外,还总不忘记带点糖果、香水、服饰之类的小东西,让徒弟们也高兴地分享到师傅的一片心意。

一种“赢”的感觉

“你好,徐总!真的很高兴能与你接上头……”

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徐爱华接到了一份来自欧洲客商的价值两千万元的服装订单。

说起这份订单,她还有一个有意“违约”的公开秘密。

那天,一位欧洲客商慕名拿着一批女式服装样品和图纸,要求“华联”加工十八万件时装。双方签订的合同明确规定:由于产品是夏季服装,客商要求“华联”在两个月内交货,如一方违约,必须支付巨额赔款。

“华联”赶紧组织生产,可几天下来,凭着多年积累的欧美市场信息,细心的徐爱华发现了问题:欧洲客商提供的服装款式,在当年夏季不大可能在欧洲市场畅销。

“是继续生产,还是停下来?”徐爱华犹豫了:如果不停下,明摆着客商要亏本;如果自作主张停下来,公司可能要承担违约的巨大风险。经过深思,徐爱华下了决心:“宁可承担违约风险,也不能让客户明着吃亏!”这样,公司只做了四万件女式时装就停止了生产。徐爱华一次次联系这位欧洲客商,详细阐述自己对欧洲女装市场的理性分析。当时客户将信将疑。不久,夏季的市场反馈信息很快就来了:交货的四万件女式时装投放市场后果然滞销。

逃过一劫的客商万分感谢徐爱华。如果没有她及时“违约”,他将多损失七十多万元。这位客商为她的诚信意识所折服。

“非典”时期,这位欧洲客商专门送来了一张两千万元的服装订单。令一年到头在忙碌中度过的徐爱华感慨万千。

润物细无声,当春乃发生。“浙江华联”因此在“创业、创新、创牌”的征途上,先后被评为“中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浙江省国税纳税AAA级企业”、“浙江省诚信企业”、“省重点民营企业”等。企业还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黛琳娜”服饰品牌被列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徐爱华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女性”、“中国女性创业创新奖”、“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绍兴县慈善之星”等荣誉;她还被推选为省十届、市四届、县十二届人大代表,还兼任了省、市妇联执委,绍兴县妇联副主席,绍兴县服装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能者多劳。光环背后的徐爱华,其实从内心里很想好好放松放松,甚至偷懒一段时间。现已取得经济师职称、研究生学历的徐爱华对退休的生活憧憬良多,比如和丈夫、儿子一道周游世界等等。但当她一回过神来,却又说:“不知要到哪一天才会有这福气呢!”

张素珍指着厂门口“在家里上班,为自己工作”的醒目标语,说爱华师傅是她们企业千余员工中的大家长(其中女工占到90%以上,仅王坛山区里的本地妇女就有三百多名),是她们妇女的贴心人、好姐妹。还说她有一副菩萨心肠,修桥、造路、救急、救难、助学、结对的善事、好事经常做。

前两年,徐爱华随一个经贸代表团考察加拿大,她的合作对象lavienrose带着全家人在机场迎接他们代表团一行,又带他们看了其店铺已由原先的十六个,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个,而且,所有货柜里都能看到“黛琳娜”的服饰品牌系列产品。徐爱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愉悦和幸福!

如今,徐爱华不但让自已的品牌走出了国门,还走出了一条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亮相,互动双赢之路。继首都北京长安街第一家旗舰店之后,更多的连锁店将很快会在各大城市陆续亮相。

她轻轻地对团友说:“这里才找到了一种‘赢的感觉!”

猜你喜欢
爱华客商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野花
基于族群文化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探析
展氏菜行
第一次拔牙
神奇的光
这一瓶
李邕题三字半匾
爱在下雪时
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