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

2009-01-14 09:35胡爱新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18期
关键词:高压氧心理压力医务人员

梁 红 胡爱新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8-0047-01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压氧治疗是在高气压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首次治疗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及时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有益于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更有利于提高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1进舱前心理护理

作为初次治疗的患者,恐惧、紧张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需要我们耐心地为患者介绍人舱须知及加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咽鼓管开启方法。对担心开启不顺利造成耳部不适的患者,除耐心解释指导外,给予少量温开水备用,叮嘱他们做吞咽动作,以消除患者顾虑。对每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的病史及病情,体检等资料,我们都要详细了解,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舱内首次治疗患者,超过3人,我们医务人员会陪舱,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治疗过程中护理

患者入舱后,舱门关闭,患者即会产生与世隔绝的心理。对于那些行动不便平时很少有人陪的患者,甚至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此时适时打开对讲机与患者通话,询问在舱内有无不适,通过监视器严密观察患者一举一动,或者通过观察窗和患者微笑招手,进行目光交流。让患者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我们医务人员的关怀。知道我们始终都在舱外在关注着他们,不会走开。从而让患者信任我们,产生安全感,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在治疗过程中,单调的吸氧动作可能很快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的改变如:烦躁,不安,疑虑等等。此时适时地为患者播放音乐或者相声小品段子。是此时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节奏缓慢,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让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不再感到吸氧的乏味,及治疗时间的漫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吸氧全过程,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鼓励患者持续治疗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有的患者一旦症状改善即产生不愿再继续治疗的想法。但对早期CO中毒的患者来说,这种想法是不可取得。因为放弃治疗之后,患者一旦出现迟发性脑病不但前功尽弃,而且再治疗起来相当麻烦,疗程不但延长,治疗效果也不好,反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结合工作中的实例,说明虽然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病因尚未完全消除,帮助患者建立继续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权衡利弊作出正确选择。对家庭条件差的患者,根据病情及疗程长短,适当减免医疗费用,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全过程。

总之,病员是个复杂的群体,年龄,性别,职业不同心理反应也会不同,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用我们的爱心和诚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使他们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高压氧心理压力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通过图片看内心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