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135例疗效观察

2009-01-14 09:35牛树真程淑英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18期
关键词:外涂组胺皮损

牛树真 季 磊 程淑英

[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8-0050-01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可以相互转变。我院自2006~2009年,采用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1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女51例,男84例,年龄0-65岁。婴儿湿疹39例,儿童湿疹23例,成人湿疹73例。其中皲裂性湿疹35例。

1.2临床特点面部湿疹55例,乳房湿疹14例,阴囊湿疹17例。女阴湿疹6例,肛门湿疹9例,手部湿疹19例,腿部脚部湿疹15例。用药2-3周皮损消退者96例,皮损症状缓解者39例。

1.3治疗方法

1.3.1一般治疗避免可疑致敏物,如辛辣食物及酒类。鱼、虾等海鲜宜禁忌。注意避免局部刺激,如过度洗、烫。根除体内慢性病灶。

1.3.2全身治疗常用的有抗组胺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及镇静止痒作用。一般可选用第2代H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10mg,日间服用,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夜间选用第1代H2受体拮抗剂,如扑尔敏4mg,睡前服,可达到镇静止痒作用。

1.3.3局部治疗根据湿疹不同阶段、皮损特点,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进行治疗。急性期:无渗出液或渗出不多时可用丹皮酚软膏外涂患处。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当渗出减少后再用丹皮酚软膏。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等静脉滴注。亚急性期:选用丹皮酚软膏外涂、也可用丹皮酚软膏与糖皮质激素霜剂交替使用。为防止或控制感染可加用抗生素类药物。慢性期:选用丹皮酚软膏、肤疾宁贴膏;对于顽固局限性肥厚损害可采用糖皮质激素的霜剂封包,也可用糖皮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

2结果

未用其他药物,丹皮酚软膏外涂1-2周痊愈者89例。加服抗组胺药物,3-6周痊愈者37例,另9例服用抗组胺药物、抗生素及百癣夏塔热片,同时丹皮酚软膏、糖皮质激素交替使用12-16周痊愈者5例,用糖皮质激素作皮损内注射18周痊愈者4例。愈后复发3例。

3讨论

丹皮酚软膏含丹皮酚、丁香油。丹皮酚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国外学者实验表明,丹皮酚可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作用,具有抗过敏、消炎止痒作用;丁香油具有止痒止痛作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湿疹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体质,受遗传因素的支配,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但又受机体免疫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进一步探明湿疹的发病机制,寻求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外涂组胺皮损
祛疣汤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观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板蓝根注射液新功用
微波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和外涂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
鲭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