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貌取神”的人物描写

2009-01-25 05:44陈仁志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谢道韫咏雪人物描写

陈仁志

略貌取神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手法,它是一种舍弃对人物外在形象和具体情景等的描写,用少量的词句点染、勾勒出人物个性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在《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短文中,略貌取神之法尤显精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赏析。

一、细微入神的动作描写

《咏雪》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白雪飘飞的景象后,作者用“公大笑乐”四字即勾画出谢安欣喜无比的形象。其中“大笑”一词用得简洁传神,直击人物内心世界,既展示了谢安欣然赞许的神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在反驳父亲的友人,指责其无礼无信之后,愤然“入门不顾”。这一动作描写,将小孩子任性、直率的性格展现无遗,尤其是“不顾”一词,最为传神,既彰显了元方的聪颖机智、明辨是非,又描画出小孩固有的行为特征。

二、简洁传神的对话描写

这两则短文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并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这些对话简洁、生动、含义深刻,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咏雪》中,仅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就传神地显示了谢道韫才思的敏捷,刻画出她的才女形象。因为这一句不仅极为贴切地描画出空中白雪飘飞的具体形态神态,而且柳絮飘飞的形象能够引起人们对春天的遥想和企盼。

《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无礼,愤怒地指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的言词虽然简短,但指责有理有据,一语中的。这样的语言描写,既描绘了元方明事理、晓大义的形象,又将小孩天真任性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入木三分的对比描写

这两篇短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

《咏雪》中作者用谢朗的“撒盐空中”与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作对比,不仅表现了谢道韫冰雪聪明的“才女”形象,也凸显了其女性柔美的天性。

《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对比则更为鲜明。一是陈太丘的守约与“友人”的无信;二是“友人”的无礼与元方的正直。这两处是正反之比,是明比。三是“友人”的称谓也暗含对比讽刺意味:既为“友人”,又在明知自己违约犯错的情况下,还在“友人”小孩面前怒骂“友人”“非人哉”,如此无礼,焉为“友人”?“友人”的称谓实含反讽之意,这是暗比。这些对比将“友人”无信、遭遇尴尬的神态和元方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正直天真的个性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世说新语〉两则》虽然短小,但它们略貌取神的人物描写艺术实为精湛至极,其中的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和对比描写无不恰到好处,既简洁精练又形象鲜明,还能给人丰富的联想。

(作者地址:湖南江华码市中学)

猜你喜欢
谢道韫咏雪人物描写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汗不敢出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
浅解三字经(之一〇四)
才女谢道韫
《咏雪》说课稿
以《咏雪》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论长篇小说《足迹》中的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浅谈语文课本中不同的人物描写
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