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09-01-27 08:25侯小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和谐合作基础

侯小宁

【摘要】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就得深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意图,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基础 ;优化;合作;和谐

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1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应该是数学老师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吃透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和能力的过程之中。

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2.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个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因素和能力训练的个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尤其是我们数学课,目标具有极强的可测性。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的选择,教学效率的高低,因而制定教学目标避免"雾里看花",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目标应适应不同的学生素质,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目标应具体明朗,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有所散。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先是确定下限目标――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再确定上限目标――少数优秀学生向高层次的发展。如此制订目标,更好地发挥目标的功能。指引师生的教与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作用。

由此可见,制定完整明确、具体化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前提条件。注重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订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情感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使三方面协调发展,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 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

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1 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

3.2 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如果能定期调换各种角色的话,还能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竭力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正如专家们所预言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 、健康、全面的发展,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4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课堂教学活动要实现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保证。

4.1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往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学得愉快。所以,平时上课,教师应尽量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实物激趣是又一种方法。小学生毕竟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较少,直观教学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教学,教师要尽量拿一些实物到教室进行讲解,这比单纯用语言说要好得多。比较激趣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在教长方形的时候,把正方形与之比较;讲小数的时候,与分数作比较,通过这样那样的不断比较,就比出了高低大小,比出了优劣好差,比出了学习兴趣,同样也比出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

4.2 巧设问题,拨动学生思考数学的心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语言交流手段。我们要让思考数学问题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享受,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依据教材特点,构思出有情趣的问题,克服学生因单调枯燥的问题而产生厌倦的心理。比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首先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小明爸爸买来一个大月饼,分给三个人吃,小明说我吃得最小,只吃这个月饼的1/3,妈妈吃这个月饼的2/6,爷爷吃得最多,吃这个月饼的3/9,可妈妈却说,三个人吃得一样多。小明不相信,动手一切一分,果然和妈妈说得一样。然后我问:"同学们,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大小却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感到困惑,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很容易地进入了新课的教学

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和谐教育需要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快乐驾驭课堂,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的成长。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作者:陶行知 书名《陶行知教育方法》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1992年

[2] 作者:王盛松 书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 作者:刘涵之 书名《创新教育实施指南》 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6年

收稿日期:2009-12-09

猜你喜欢
和谐合作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