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写字教学

2009-01-27 08:25陈茹娥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笔画姿势

陈茹娥

中国国学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华夏子孙世代相传。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一重任无可厚非的落到了我们的肩上。

我热爱教育事业,从教十多年来,在语文数学教学中自己也都有一套独特的思路,但写字教学对我来说却是一个陌生的科目。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师源缺乏,这些科目都分给了我们班主任。俗话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要钻一行。为了能指导好学生写字,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查阅资料,潜心练习,同时自己也在慢慢的摸索、总结……

首先,我发现写字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常抓不懈。要想写好字,基本笔画是关键,汉字的基本笔画由点、横、竖、撇、捺、挑、折、勾组成,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反复练习,掌握技巧,最后在书写中才能运用自如。比如写撇、捺,看似简单,里面却是深藏玄机,起笔的轻重要合适,运笔的速度要适中,收笔的时机要把握,捺要有捺脚,撇要有笔锋,这都是一环紧套一环,环环相扣,有一个步骤做不好,笔画就会写的不流畅、不柔和。理论掌握了,更多的是需要反复练习,这也恰恰是老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练了几日,学生会觉得烦,教师看见进步不大也会觉得腻,这时如果坚持不住去进行下一个训练项目,那这个笔画的基本功就会掌握的不扎实。在具体的汉字书写时,再想纠正它就难了,更别提灵活运用。由此可见,写字急不得,"我儿写字三坛墨,就这一点像他爹"的故事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写字教学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俗话说"三日不练手生",在教学中发现,我们的学生每天练习,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如果休息两天再写,水平就会倒退一大步,往往会毁了一段时间的成果,还需要花费时间重新练习。所以说,对写字教学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常抓不懈,古人一日临帖,一日创作的做法实在是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营造浓郁的写字氛围。作为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就是帮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有一些孩子在写字时会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眼睛距离本太近,歪头,手握笔尖等,作为我们教师看见了一定要帮助及时纠正并监督长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让它形成个人的习惯。另外在书写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习惯培养就是要保持书面整洁,不管是铅笔、钢笔、还是毛笔书写,干净、整洁都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反之则会看而生厌,小学的低、中、高年级在刚接触三笔字时,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笔画而忽视了书面,这时,作为教师就要起到一个监督、督促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写字感兴趣了,拿起笔来愉快,写起字来就自然。对孩子来说,刚接触书法时,写字无疑是一件枯燥的事,为了让孩子热爱书法艺术,我们就要在校园、教室中营造写字氛围。比如可通过悬挂名人名家和师生书法作品、张贴写字要求、介绍写字知识、举办写字作品或作业展览和写字讲座、开展写字比赛和写字教学比赛、印发师生优秀写字作品等途径营造写字教学氛围,提高师生写字兴趣和水平。在浓郁的写字气氛中,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被熏陶,被感染,写起字来,也会乐趣无穷,那教师的教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要及时讲评,重激励,多表扬。孩子对于书法艺术还处在一个懵懂的时期,这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一个及时正确的引导。每一次写字作品,都要认真批改,写得好的,用红笔圈起来,更好的加上小红旗或小红花,这样不但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写字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从感官上知道了什么样的作品是优秀的,帮学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对于写得不好的和写错的用圆圈标明,要求学生认真订正,把订正的字写在另一页的田字格里,自己反复对比,找出差距。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批改指导,对于后进生,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面批时,要讲究方法,多鼓励,多演示,让学生多提问,一些难写的字和笔画,给学生演示完了,让学生书空模仿,再写几个范字让学生描写,这样进行面练,效果特别好,学生很快就一改旧观。

最后,要教育孩子热爱书法艺术,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字是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渠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现在不少外国的书法爱好者都在潜心练习中国书法,作为书法发祥地的炎黄子孙就更有必要写好汉字了。都说字如其人,小学生通过练习写字,可以使他们锋芒内敛,不急不躁,坚韧不拔,养成良好的性格。让孩子通过书法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方方正正写字,端端正正做人。

收稿日期:2009-11-10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笔画姿势
哪里哪里?
疯狂编辑部之拍照姿势大赏
博大精深
找不同
一读就错的姓
第五章 跑“各种姿势的起跑”课时1教案
30
成长的四种姿势
疯狂猜成语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