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

2009-01-27 08:25方秀华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绿叶习作

方秀华

所谓"小练笔"就是 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小练笔,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如能见缝插针地借助课本上的范例进行有效的小练笔,那么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1 掌握结构,读写迁移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也认为让学生抄一抄范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儿童天生就有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因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模仿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仿写可分为仿句、仿段和仿篇,在练笔训练中,可以以仿段为主。

如教学《我爱绿叶》开头一段"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是苍翠的座座山峰?是香味四溢的奇花异草?还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至于我,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在学生自由读文后,问学生:"喜欢这样的开头吗?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感情朗读,交流、讨论以上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采用设问开头,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拿蓝天、白云、山峰、花草、湖水与绿叶作比较,更衬托作者对绿叶的喜爱之情。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给《我爱茉莉花》写开头一段,让学生活学活用,当堂掌握这种开头方式。

教材中很多课文在写作技巧上各具特色,流光溢彩。有的选材精当,有的构思奇特,有的立意深刻,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在练笔中模仿借鉴的材料。此外,还可以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内心活动进行仿写。、

2 想象补白,一举双得

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写明白。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了不起的女孩》一课时,当讲到"上学后,李欢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 "难以想象"这个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个词,让李欢这一人物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丰富、饱满起来。教师可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李欢是我们的同龄人,可是她患了"肌肉营养不良症",每天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死神正一步步地逼近她。但她没有向病魔低头,上学后,竟然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象一下:李欢读书、写字、听课该是怎样的艰难?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李欢又该忍受那些煎熬呢?让我们用笔来表现李欢的顽强吧!"学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他们急切地拿出笔,想一吐为快。

除了抓重点词引导学生想象扩写外,有些文中出现的省略号或结尾给读者留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都是为学生提供想象补写的很好资源。有些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教师可让学生缩写此类文章或写出课文的梗概。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学完《去年的树》教师可动情地说:"同学们,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此时此刻的它既没有了家,又失去了往日的好朋友,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它又会到哪儿安家呢?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还能找到新朋友吗?请你们续编这个故事,看谁编得更有趣、更生动。"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纷纷拿出纸和笔,饶有兴趣地写起来。

3 变换文体 激趣改写

通过变换文章的文体、表达方式或角色的转变进行改写。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数是浅显易懂的,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把自己当作诗人,将这些古诗改写成自述式的现代文。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可是诗人王维孤独一人漂流在外。这一天,他早早起来,独自一人登上山顶,看着遍地的茱萸,双眼凝视着远方,肯定是满腹惆怅,思绪万千,相信此时此刻的他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能帮他的内心话说出来吗?这样,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有话可说可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故事情节富有情趣,表演性强,是改为课本剧的佳作,如《将相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有些课文情文并茂,如《我爱绿叶》、《春》等都是引导学生改编为诗歌的极好素材。通过这样的小练笔,不但可以促进课文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营造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 开拓思路,宣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又能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如教学《幸福是什么》、《给予是快乐的》、《尊严》等课文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写写自己的感悟。在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给老师或父母写自己的心里话:"你喜欢怎样的教育方法?为什么?"这样为学生搭建了说真话的平台,可以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于纸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因而,们的阅读应该是开放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学了《落花生》、《草船借箭》等文章后,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积累,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或赏析某些精彩片断,或因不同意书中的某些内容、观点发表个人的一见之得。这样既做到了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又使学生活读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由于小练笔不受篇幅、体裁、字数的限制,只要做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就行,所以操作起来极为容易。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模式,化整为零,聚沙成塔,坚持每节课都拿出几分钟作为专门练笔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收稿日期:2009-11-10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绿叶习作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绿叶和红叶
桃娃娃
还在坚持的绿叶们
习作展示
粉琢绿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