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实训中的人员选择与管理

2009-01-28 06:25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5期
关键词:人员管理

卓 皓

摘要 项目实训是软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结合软件高职项目实训中人员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同时给出实训人员选择与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总结其中的一些基本经验。

关键词 软件高职;项目实训;人员选择;人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5-0005-02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Process of Software Project Practice//Zhuo Hao

Abstract Project practice is the import part of the softwa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fact of the project practice , then gives the basic principia and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and managing the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The author also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t last.

Key words software vocational education;project practice;personnel selection;personnel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Software Facult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逐渐兴起,软件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一线人才,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带动整个IT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项目实训作为软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还是动手能力的培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福建省的软件高职项目实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项目设置上还是在管理方式上都存在不足。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和管理经验,对软件高职实训中的人员管理方式和方法做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人员的选择

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力。但是实训工作毕竟带有一种企业模拟性质,学校注重教育公平,而企业更关注开发效率和项目成本,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此消彼长的对立面。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人员选择和配置,找到既能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团队开发效率的平衡点,是实训项目管理人员所急需解决的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并采用的2种较为合理的人员选择与配置方案。

1.1 T&R式自由组合法这里的T指的是Test,即测试,包括技术笔试和专业面试。在两项测试之后应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量化指标,该指标应着重突出候选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公布所有候选人员的各项量化指标。为保护学生的隐私,在公布时可以用编号取代学生的真实姓名。这里的R指的是rate,即比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预先设定好小组成员结构的技术等级比例,参照学生的综合得分情况,按照1:2:1的高中低3个层次分布比例较合理。这种做法既可以避免单纯比例式自由组合给学生带来的盲目性,也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以科学地、客观地组建起较为高效的团队,从而能够在后续阶段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也为管理工作带来方便。

1.2 T&R交互式人员确定法首先寻找若干名班委组成评审组,项目管理人员或教师负责领导该评审组;接着参照T&R方法得出候选人员的各项评估指标和综合指标,以及小组结构比例;然后由评审小组成员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每个成员实际情况确定各小组的组成人员。将初步形成的分组名单公布告知各候选人员,征求每位成员意见,由评审小组跟持反对意见的候选成员进行当面的会议式的沟通,进行合理的调整,经此步骤之后形成最终分组名单并公布。这样做实现候选成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交互,能够把纯粹的硬性考核成绩指标转化为“考核成绩指标+交互式分析”。这样较为客观且人性化的评判方式,既能够得到较为真实的数据,又能够吸纳学生合理的意见或看法,从而利于更科学的人员选择。

2 人员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管理中他建议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激发他们。

在学校实训的项目组中,成员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基本能够得以满足,因此,保证成员的社会需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对管理者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满足组员的社会需求就是为组员提供相互交往的时间和场所。实训项目的交流不应仅局限在小组的范畴,应鼓励小组与小组间的相互交流,条件具备的话可以组织学校跟学校间类似项目组间的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电子邮件、组建QQ群、网络会议、座谈会和技术讲座等互动方式。2)为了满足组员受尊重的需求,应该让他们感到在项目小组中受到人格上的尊重,技术长处被认可。对于参加实训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做出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就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方式,如针对某个技术环节开展一次技能比赛,或者开展评审会定期对项目阶段成果进行评估,对优秀团队及其成员进行表彰等。3)为满足组员自我实现的需求,应该在项目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分配给组员具有一定挑战性和难度的任务,这些任务不能超过学生能力的范围,同时给他们提供课外的辅导以提高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技能。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附加评审内容纳入学生最终的实训综合成绩中去,给学生超越自我的动力。

3 团队的管理

3.1 增强小组凝聚力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小组是最高效的小组,小组中的成员在思想上能够形成共同的准则,在工作中能够紧密配合和协调,组员跟组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相互关照,从而消除隔阂,用集体的力量解决许多工作中的问题。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方式有许多,如给小组起个性化的名字、开展游戏或者室内或户外运动等方式增进组员间的沟通。另外,提高小组组员的责任感、诚信度以及保障他们的知情权、提供发展的空间等,都是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3.2 增强小组沟通沟通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开发效率的提高和团队的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适当的小组规模。在编制小组成员时应考虑到人数对沟通的影响,成员太少,沟通容易但不利于开发效率;反之,成员过多会使得沟通变得十分困难,从而使效率严重下降,因此,合理的人员安排才是关键。根据经验,一个实训小组以4~8个为宜,其中6人组最为合适。2)合理的性别比例。如果小组中的组员性别均相同,可能会导致冲突,使得沟通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确定小组结构时应注意男女比例的控制。对于软件开发类实训项目而言,小组中的男女比例应控制在3:1左右,其中女性组员可以作为小组的协调员。3)适当的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除了领导小组工作外,还负责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受尊重的小组负责人可以提高小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无论对自身的进步还是对整个团队的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人员管理
优化企业人员管理 改善人才配置失衡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运行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分析
项目人员工作效率管理平台的实现
基于RFID技术的输电施工现场人员“同出同入”管理系统研究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浅探
试析常见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人员管理要点
试析如何强化企业人员管理
论新常态下如何保持队伍稳定
航空维修生产中的人为因素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