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意识种族政治与现当代英语文学的流变”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02-01 01:34许秋红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文学教授

张 鑫 许秋红

2009年10月16日至18日,由《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的“家园意识、种族政治与现当代英语文学的流变”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7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鲍秀文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辉教授致欢迎词,《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致辞,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李贵苍教授分别致辞。

主旨的大会发言分别在17日和18日上午两个时段进行。17日上午的发言由李维屏教授和区珙教授主持。东北师大刘建军教授在“作家库切的跨文化性及‘耻的内涵”中深入分析了当前种族/文化冲突的实质,并以自己在南非考察的切身经历为基础,指出两种种族/文化的冲突更多的是来自于发展程度上的不同。在对种族/文化冲突的深度、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耻”的内涵,提出“耻”的内涵源于被社会排除、被文化抛弃,最终成为一个“非人”的南非典型现象的解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陆建德研究员在“小说与根系于一地的感情”的主题发言中,不但区分了广义与狭义的“家园”概念、指出“种族”的确切英文内涵,还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当代欧美文学的两种倾向,并以美国小说家理查德·拉索的《帝国瀑布》为细读文本来说明当代美国文学中强劲如昨的地方传统。陆研究员严谨自律的学风、独特细致的视角、对重大理论(如:文学倾向)和细小关键词(如:怀旧)的领会、对文本解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驾驭能力等,都给当代外国文学研究者树立了典范。杭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殷企平教授以细读莫里斯诗歌、探讨其早期诗歌主题、检视传统解读缺陷和提出全新观念等系列研究,而展示了一个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广泛学术兴趣的学者形象。传统文学批评认为,莫里斯的许多诗歌都含有深重的逃避现实的思想;而殷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在以“序诗”和“谦词”为现实图景的早期诗歌体系中,莫里斯非但没有逃离现实,而是带有深重的现实意义。南京师大傅俊教授以“在后殖民批评语境下看加拿大文学的复杂性”为题,从后殖民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加拿大文学”的复杂构成与成因;并在作家个案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新批评视角对加拿大观念转变的重要影响与推动。她进一步指出,加政府的摆脱“殖民心态”,重新树立加拿大文化身份、促成与多族裔之间国民关系的和解,以及反省对原居民的不公和对受害族群做出补偿和让步等进步措施,都在其文学发表和政策上有所表现,这些努力和经验教训将为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国社会提供某种借鉴。浙江师范大学李贵苍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学与自然的对话:自然文学与环境文学的异同”。李教授从生态批评近三十年的历史背景出发,详细考察了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并与英美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生态批评作了对比,进而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忽视的问题:对生态批评基本概念的探讨。他提出,长期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注重梳理批评历史流程、阐述学科关系、文本个案解读等工作,却忽视了一个该领域研究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问题,那就是对基本概念的澄清和重新认识,所以他对英美“自然文学”和“环境文学”异同的深入细致研究,会对国内生态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18日上午的大会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陈世丹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江玉娇教授主持。上海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朱振武教授首先以“论福克纳小说的家族意识”为题,以五个不同层次论述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直接领悟的心理倾向和家族意识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颖达好学、转益多师的福克纳在家族意识的引导下,如何超越个人的认知局限,遨游于个人利害之外,而创作出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崇高的美学景象。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作了“论阿米力·巴拉卡的大众文化诗学”的发言。他从历史视角透视了巴拉卡大众诗学的形成、演进及其内涵,并通过与兰斯顿·休斯的大众诗学比较,而勾勒出20世纪非裔美国诗歌和诗学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论述了巴拉卡在美国黑人诗歌和整个美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斯蒂芬·卡尔·特雷西(Steven Carl Tracy)教授从反复出现在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作品中“梦”的意象人手,在细读休斯的诗歌“神圣的保证”(“Blessed Assurance”)的基础上,联系非裔美国人的“美国梦”,进一步指出在这位自封“守梦人”的作品中,边缘人物和被压迫者的梦想,无论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在他们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雷西教授的大理论与小作品的“无缝焊接”之法,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刘军教授以“单一语言的翻译和家园问题:论后殖民世界的飞散文学”为题,以后殖民一后现代语境中反复出现的“文化翻译”为切入点,在探讨德里达、巴巴等人关于文化翻译理论和拉希力、李昌来和萨希德·阿里的作品的基础上,指出“文化翻译”并不出现在双语之中,而是出现在单一语言之中,它实际上是一种单一语言翻译。这种单一语言翻译不仅在多种情况下时常发生,而且与文化想象中的“家园”紧密联系。所以单一语言翻译语境下的“家园”,不再局限于其狭隘的地理概念,而是与作家的民族意识息息相关。

17日下午是小组讨论。在十四位学者的主持评议下,七个分论坛的小组讨论也都侧重围绕各自相关的话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学者们发言踊跃、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视角独特。这不但反映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突出业绩和良好风尚,而且说明了我们外国文学研究基础的雄厚、队伍的强大和力量的充足。讨论中,青年学者们以其谦虚的态度、求教的心态、敏捷的思维和积极的精神,勇于发表自己的解解,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气氛和新鲜的活力。

这是一届规模大、层次高、精品多的外国文学研究盛会,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富有远见;坚持了学术自由的原则,发扬了严谨治学的精神。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发言和讨论都收放自如,有理有据;代表们畅所欲言,热烈讨论,百家争鸣。二是启发多,影响远。这次会议的讨论主题有助于外国文学界深入思考英语文学中其他诸多重要问题。许多久违了的关键词和研究方法又再次在专家们的身体力行下回归到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鑫许秋红)(责任编辑:岳奇)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文学教授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ThePatriarchalSocietyofChinatowninEataBowlofTea
ContrapuntalReadingofJaneEyreandWildSargassoSea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