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高等院校的学者管理与专家管理

2009-02-03 04:23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年11期

王 赓

【摘 要】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当代我们各国研究的主要对象,但从美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来看,最初也是选择性的移植欧洲各国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在其高等院校管理史上是两股重要的力量,但是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彼此消长及发展着。

【关键词】美国高等院校 学者管理 专家管理

【中途分类号】G25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之后,美国的高等院校成为了美国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并且其重要性仍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美国大学起源于殖民地时期创建的学院,它“更像我们今天叫做中学的机构,而不是今天的学院和大学”1。但是殖民地学院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非但没有朝着中等学校的方向发展,相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两个多世纪后,最后成为了与西欧国家传统大学相媲美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大学,但在其内部管理模式方面却发生了与西欧国家的大学相区别的特色。2纵观美国高等院校管理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把它分为三个时期来进行分析。

1 第一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636-1819年)

163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创建了第一所学院,即后来的哈佛学院。181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达特茅斯学院案做出判决。这183年的历史跨越了殖民地和非殖民地两个时期,是美国大学发展史上一个漫长的阶段,也是欧洲大学传统,尤其是英国古典大学的传统在北美大陆扎根、变异的时期。

殖民地时期美国对英国教育发展模式的移植是全面的、有选择的。殖民地时期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移植是以哈佛学院的创办为起点的。在学院内部管理模式上,殖民地学院深受英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这种影响除来自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等英格兰因素外,还深受苏格兰大学传统的影响,但又不同于这些大学,欧洲大学或学院一向奉行自我管理模式,由“教授自治会”制定学院的办学政策、决定人员聘任等事务,教授们自己组成“学者行会”或类似的团体承担大学管理的职责。

教授治校(学者管理)源自中世纪巴黎大学的一种传统。尽管英国古典大学也建立了与巴黎大学相类似的教授治校模式,但是美国早期殖民地学院并没有将欧洲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移植过来,而是建立了一种有别于教授治校传统的学院管理形式,即校外人士管理体制。

从殖民地时期,美国学院就形成了董事会管理学院的传统,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由外校人士组成。但是,由于董事不在学院上班,又缺少教师参与,所以造成学院里许多日常事物难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在学院的日常运行中就出现了一片管理的空白地带,即“董事有法定的权利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教师又被认为太年轻只是过客,不适合从事管理,在董事和教师之间由此就产生了一片真空。院长就很快开始填补这片真空。”3在美国的早期学院中,院长以下一般不设任何行政管理机构。院长不但承担了全部的教学管理工作,而且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总之,这一时期,在北美大陆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美国早期学院的管理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似可称作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管理模式。它有别于欧洲大学的管理传统,董事会和院长承担了早期学院的全部正式控制职能。

2 第二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819年-1915年)

1819年标志着美国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到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立,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立不仅对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保证大学老师的职业安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明确了大学教师在学术事务上的发言权,巩固了大学推行教授治校的基础。在近一个世界的历史中,美国大学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体制。

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案的判决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创立于1769年,是美国早期9所学院之一。与同时期所有其他学院一样,它的管理权也是通过董事会掌握在院长手中。最高法院的判决既鼓舞了私立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又激发了州政府创办州立大学的热情,最终导致了美国公私立院校的分野。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关键历史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增地学院运动的兴起为标志的实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便是为适应社会发展主旋律而展开的。此时美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大学时代”。

19世纪向德国大学学习,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远涉重洋去德国留学,许多人学成归国后就在大学任职。4“德国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其他单一的因素,它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永久性地重新塑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5在这期间美国高等院校也完成了由宗教倾向向世俗化的转变。正是这一系列的变革,促使了美国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的比例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19世纪,大学规模的扩大、科学教育的引入、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和大学功能的拓展,使大学组织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导致早期学院中院长一人独自负责全部事务管理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大学都相继设置了一些专门的管理职位和机构,以分担以往由校长直接承担的某些管理责任。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和学术专业(职业)的形成提高了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在大学办学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大学系科的分化使大学的学术和行政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如哈佛大学于1891年重组了12个学部,芝加哥大学在1893年已有26个学系。随着大学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和专门化,校外人士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也越来越明显。大学董事会不得不适应大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部分重要的大学管理权力赋予愈来强大的教师群体,教师们因此获得了管理大学事务的更多权利。

在这一时期,教师参与大学管理不仅在实践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在理论上对教师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有了突破。

3第三个时期内的学者管理和专家管理(1915年至今)

20世纪的高等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所奠定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学自身的一些变化对美国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综合化,由于大学职能的新发展和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产生的新学科大量成为学校的重要教学科目,美国的综合性大学变得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研究生教育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的转变和飞跃发展,在大学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一批以研究生教育著称的大学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在上一时期受德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成为了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

沃尔特·P·梅兹格曾经对美国大学教师的地位与德国、英国大学教师作过一番比较。他认为:“大学组织中的美国教授的地位反映了一系列独特的问题。他是校外人士董事会的雇员;他既不像德国大学教授是国家公务员,又不像英格兰大学教授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社团理事。而且,他受制于一套行政科层体制,行政体制操纵了做出重要决策的权利;对他的管理既不像德国和英格兰那样从教授中选举出的行政人员负责,也不像德国那样由教育部幕后操纵。”6虽然梅兹格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不可否认,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时期,大学教师的地位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直到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步入黄金时期,大学的学术自由得到保障,大学教师在吸引优秀学生,争取巨额科研经费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高,教师对学术事务的发言权得到恢复和提高,与此相适应,美国大学才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教授治校体制。7

从本质上讲,美国大学的教授治校思想是一种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思想,它与欧洲大学的教授治校传统有着重大的区别。欧洲大学传统的教授治校是一种学者行会自治权力的体现。但是,在美国,学院和大学从来就不是一种学者行会或社团机构,学者们也从来没有赢得过对学院和大学完全的控制权。美国大学实行的教授治校,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民主参与权力的实现。

总之,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业学者间日复一日的斗争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以学者为主体所组成的大学,主要由学校的外行董事会及其主要行政官员——校长所管理,这样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中,两种力量是彼此相促进又彼此相遏止的。

参考文献

[1]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美]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3] 别敦荣著,《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 王保星著,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注释

[1] JVictor Baldridge and others. Policy making and Effective Leadership,Jossey-Bass,Publisher,1978.238.

[2] Clark Kerr.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60-1980.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207.

[3] Richard Hofstadter.Academic Freedom in the Age of the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125.

[4] Walter P. Metzger Academic Freedom in the Age of the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103,93.

[5] JVictor Baldridge and others.Policy Making and Effective Leadership.Jossey-Boss,Publishers,1978.250.

[6] Walter P Metzger.Academic Freedom in the Age of the University.Colunbia University Press,1964.124.

[7] 张劲夫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