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森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

2009-02-16 04:57刘建东李晓雪周悦颖
北方经济 2009年1期
关键词:阿尔山转型资源

刘建东 李晓雪 周悦颖

阿尔山市是大兴安岭地区典型的森林资源型城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200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森工城市21座,内蒙古资源型城市9座。阿尔山市被列入全国21座森工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内蒙古9座资源型城市之一。为了将阿亦山市列入国家第二批、内蒙古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促进阿尔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兴安盟振兴东北办牵头组成调研组对阿尔山市森林资源枯竭及经济转型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森林资源枯竭情况

目前,阿尔山林区总经营面积107.49万公顷,施业区面积10194平方公里(不包括阿尔山森工局在呼盟境内的施业区面积),占阿尔山市行政区划面积的137.59%。其中在阿尔山市境内的林业施业区面积7125.22平方公里,占行政区划面积的96.17%。有林地面积60.6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560.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4%。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在以天然幼中龄林占主体的林分结构中,用材林成熟林面积、蓄积大幅度减少。其中,成过熟林面积1.85万公顷,仅占用材林面积的3.66%:成过熟林蓄积185.28万立方米,仅占用材林蓄积的5.87%。森林资源质量也迅速下降,疏林地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减少、够采伐标准的大径级木不但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山脊等不允许采伐的生态脆弱区。加之阿尔山林区受气候寒冷、高海拔、无霜期短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林木生长缓慢,幼龄林平均年生长率为4.46%,中龄林平均年生长率为2.27%,平均每公顷的生长量仅为1.40立方米,一颗树木成材需要几十年。

在成过熟林采伐殆尽的情况下,即使按国家“天保工程”调减后每年10.6万立方米的限额采伐,也难以长久维持下去。可以说,阿尔山地区的森林资源危机形势已十分严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加剧,发展举步维艰

1998年始,国家为加强生态建设,在国有林区实施了“天保工程”,大力削减木材采伐量,阿尔山市三个林业局年木材采伐限量由1997年的28.3万立方米锐减到2007年的10.6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调减63%。森林资源的日益枯竭最终导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发展速度明显滞后。2007年,林业产值完成1.53亿元,占一产比重62.4%,林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4.9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3%,比全区低16.7百分点。连年的财政赤字最终形成严重的赤字财政。2005—2007年,地方自主财力分别为1573万、1055万和1060万元,支出却达7830万、11669万和12002万元。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林业和林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但是林业的“两危”困境尚未有实质性改观,国有林区发展仍然举步维艰,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矛盾日益突出。面对以上困境,地方政府和林业企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阿尔山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处于大兴安岭林区腹地,其自然生态系统是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的一部分,是国家北疆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区。阿尔山林区是我国较大的国有林区,被称为“绿色宝库”。具有我国独有的原生性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和多种过渡的生态类型,是重要的物种栖息地。丰富的生物群落与大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生态系统。这里既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分界线,又是嫩江和额尔古纳水系的重要发源地。位于境内白狼附近的大兴安岭主峰是三河之源:努木尔根河与哈拉哈河发源于主峰西北侧,经境内流向西北成为中俄蒙界河;汇入嫩江右岸最大支流的洮儿河发源于境内大兴安岭主峰东侧,流向东南,横贯兴安盟与吉、黑两省。三河源头对兴安盟与吉、黑两省工农业发展和对松花江、嫩江流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均有重要影响。茂密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系统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阻挡风沙和西伯利亚寒流东进和南下的天然屏障,它不仅是阿尔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立市之本,而且对整个兴安盟以及东北三省、京津冀经济区都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过量采伐、粗放经营及自然灾害等共同作用,导致地区生态破坏严重。长期过量采伐,直接导致林木蓄积量大减。目前成熟林与过成熟林已采伐殆尽,90.87%的用材林为中幼龄林,今后几十年将面临无林可采的局面。粗放经营和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长期以来迫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扶贫解困的巨大压力,国有林业企业过度开发农牧业,破坏了许多林地资源。过度放牧和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一些草场与山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尤其在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林业企业深入林间草场建立了862户家庭生态林场和家庭牧场,平均每户占地200-300公顷,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林地的破坏。近年来,三角山樟子松自然保护区地带近10平方公里面积出现明显林地、草地和耕地沙化现象。同时由于交通与企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破坏了山地与草场植被,公路沿线地带岩石裸露,有的已出现塌方,山坡地表土层仅有20—30厘米,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一旦破坏须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恢复。自然灾害对林区生态造成巨大破坏,形成严重隐患。据统计,近些年来,因森林病虫害和境内、蒙古过境森林大火造成毁林面积达4.46万公顷,亟需复植再造面积达3.3万公顷。其中仅2003年“5.21”蒙古入境大火就造成白狼林业局几乎一半林地被毁。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导致地区生态功能明显弱化。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湿地萎缩或消失、草场退化或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扬沙和浮尘天气增多等等都是生态功能弱化的显著特征。如:三河之源养育的根基是山地植被,但是由于生态破坏,近年来河流源头在向下收缩,河流上游经常出现断流。因此,在三河之源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刻不容缓。据气象部门统计,近10年来阿尔山地区的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这种气候变化趋势,直接导致本地区高温、干旱、大风、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越来越大,高温、干旱、降水、冰雹、雷电等多项气象要素突破历史极值,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阿尔山地区生态植被、农牧业生产等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缓,社会问题复杂而突出

阿尔山国有森工企业均是建国前后成立的工业企业,肩负卫生、教育、安保等诸多社会职能,受林业经济危困的影响,林区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相对落后。而阿尔山市成立于1996年,建市时间短暂,财政困窘,社会事业资金投

入十分有限,因此全市社会事业发展滞缓,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城市道路、给排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并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达3.33亿元债务,形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人居环境极差,市区28万多平方米棚户区亟需改造,占全市住宅总建筑面积的41.36%;林木采伐量锐减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林业职工下岗失业,目前林区下岗失业人员已达5700多人,占全部下岗职工的77%以上,占总人口的10.18%,从而形成巨大就业压力;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林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200元,城市低收入人口约有1.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93%;经济危机引发社会矛盾,进而严重影响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林业企业债务负担沉重,企业社会职能过多,发展和建设举步维艰。

(四)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战略地位的发挥,形成阿尔山市乃至东北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阿尔山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阿尔山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论证和规划,修通阿尔山至蒙古国乔巴山铁路,可以形成东起图们江,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是我国东北地区加强与蒙俄合作利用蒙古国和俄国西伯利亚丰富资源的重要通道,对解决吉林省能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对我国东北地区振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充分发挥阿尔山地缘优势,凸现其战略地位,增强其区域辐射作用,就必须加快推进阿尔山市口岸和两山铁路的建设。实现两山铁路贯通,发展口岸经济,促进与蒙方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中蒙双边贸易和友好往来不仅是阿尔山市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而且是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东北亚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东段已基本打开,日、韩、朝、俄远东地区与我国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已经开展。西段的建设虽已经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通道与口岸等工作进展缓慢,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阿尔山市与兴安盟的发展,而且影响了东北振兴规划的实施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阿尔山森林资源的枯竭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阿尔山市以木材加工和采运业为主的主导产业严重萎缩,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集中凸现:地方财力困窘,企业效益低,下岗职工多,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转型、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三、经济转型的具体思路和做法

为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近年来,阿尔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经济转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依托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森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阿尔山市把“生态立市”战略放在经济转型的首位。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阿尔山森工至建局以来,实现人工造林210多万亩,森林抚育530多万亩。1992年,阿尔山森工局在内蒙古森工企业中率先实现了人工造林百万亩的目标。阿尔山在加大森林培育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矿泉资源、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火山遗迹的保护。

(二)依托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城市

阿尔山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里不仅有罕见的矿泉资源、亚洲保持最完整、面积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观、中国最好的冰雪资源、优越的避暑环境、分布广泛的二战遗迹,而且森林与草原相拥(是四大草原托起的城市),冰雪与温泉相伴。这里有国家火山温泉地质公园、4A级景区海神圣泉疗养院、国家森林公园等原生态景观。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森工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抉择。为了保护生态资源,阿尔山市党委、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的接续替代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旅游业已初步成为阿尔山市新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已开发形成了温泉度假、冰雪运动、自然生态体验、边境观光、火山科考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业总收入由2003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6亿元,增长173.27%,占第三产业的91.69%,占全市GDP的55.76%。

(三)依托绿色资源,壮大绿色食品产业

一是培育壮大矿泉水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矿泉水饮用资源,阿尔山市正在加强矿泉水资源保护和规模开发。2008年,内蒙古金叶集团将开发建设五里泉、白狼望远山矿泉水厂,设计年生产能力20万吨。在2010年实现达产30万吨目标。二是发展壮大绿色有机食品、山特食品产业。近年来,阿尔山市积极发展山野菜、食用菌等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山野菜种植基地,食用菌培植基地、马铃薯种植基地,卜留克种植基地的建设。目前,内蒙古阿尔山市森发食品有限公司在五岔沟镇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阿尔山新苑公司也以食用菌产业化和旅游纪念品加工为依托成为知名企业。

(四)依托林木资源,发展能源工业

为了充分利用阿尔山林区各类林木质剩余物质资源,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阿尔山市政府与泛华集团签约在阿尔山市建设2×15MW林木质热电联产项目。

(五)依托口岸资源,发展口岸经济

阿尔山市西临蒙古国,从市区到边境仅40公里。阿尔山一松贝尔口岸是我国对蒙开放的5个国际性口岸之一,预计2009年实现通关。口岸通关后,将在口岸建设5平方公里的国际物流园区、绿色产品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互市贸易区和旅游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边境贸易。口岸经济是阿尔山市面临森林资源枯竭寻求经济转型而大力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口岸的国际物流业、绿色产品加工业以及易货贸易的兴起,将解决林业职工和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六)依托矿产资源,发展矿产开发

阿尔山市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是阿尔山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之一,为了保护环境,阿尔山矿产资源开发将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要求进行。

四、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落后的兴安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又十分微弱。却面临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双重重任,存在着产业发展与资金短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目前,旅游业尚处于起步和认知阶段。绿色加工业和口岸经济尚处于谋划建设的起步阶段。因此,阿尔山经济转型就必须争得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只有将阿尔山市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享受资金和政策扶持,才能使阿尔山市这座森林资源型城市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结合实际,找准优势

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转型,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优势。阿尔山市的优势在资源、在区位,要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势。

(三)积极推进“大通道”建设

打开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设西部国际大通道,是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地区振兴的头等大事,事关国家的战略意义。也是阿尔山市实现经济转型,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重点所在。

猜你喜欢
阿尔山转型资源
云上阿尔山矿泉水
阿尔山国家森林和火山地质公园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转型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阿尔山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