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09-03-06 06:24朱炎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交流数学

朱炎芳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双基的教育,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数学规律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师生互动的开展.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对教学与教学管理的行为作出各种决定;教师还要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及奋发向上的精神.现实教学实际又告诉我们,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能力的关键,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呈现,而教学过程却是一个动态过程.怎样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的.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始终在探究中学习,在亲身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和定义.我们要研究教材,同时还要研究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在新的时代,我们对此也要有新的认识,“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我们与其告诉学生“渔”的方法,不如把学生放在渔场中,告诉学生鱼就在这里面,你只要用自己的方法捕到鱼就行.学生就会自主探索,会想到很多方法,更具有多样化.在多样化的方法中,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过程,让学生分析比较,思考自己的方案是不是最佳方案.让学习的过程,永远都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强记硬背的过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活动规律来设计教法,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活动.

三、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人生感悟传授给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和导演,学生仅是听众或观众.学生的学习及其心理活动是被动和没有自由的,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是受到限制的,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厌学现象严重等.而改变这些现象的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倡导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相信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要欣赏他们对问题的见解、看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创设情境、引导思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成效关键在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数学,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努力使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探索与交流正是他们喜好和关心的事物.当学生以主人翁、研究者的身份,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时,他们才能切实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遇到过不去的“坎”时,教师的引导要简练、巧妙,要击中问题的要害.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交流的机会,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主体活动.

五、组织好讨论、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师生间的沟通联系,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对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通过组内讨论、交流、辩论、相互促进,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合作意识.一个小组说出看法后,其他小组质疑、修正、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谈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了解其他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并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合作交流在一个宽松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实践证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数学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编写的.新课程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由师生间单向交流到多向交流转变的教学方式,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