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2009-03-10 09:50杨丽杰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市场经济规范

杨丽杰

摘要: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保密守信、搞好服务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的主要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应该唤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职业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监督;教育

会计是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客观需要产生和发展的,会计工作的成果能否被社会所认可,不仅仅决定于有关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决定于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因此,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深远。

1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越发展,财务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重大,会计人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而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即使在新《会计法》全面实施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跑冒漏滴严重、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化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之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一些人可以不讲信用和规则,不择手段的损人利己,进而使某些践踏信用的欺骗和假冒伪劣行为变得心安理得。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使得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基本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编造会计资料,挪用、贪污公款,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手段、措施不利。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学校较注重学生的智育,德育教育相对不够抓紧,学生一旦步人社会,进人会计领域,相当一部分人不但无职业道德可言,而且会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操作技能,更加隐蔽地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勾当。虽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相关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培训较少。加之会计职业纪律松弛,对会计的职业监督失之于宽,惩治违法行为的力度不强,对会计职业道德优劣表现缺乏奖惩制度。

1.3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与企业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绝大部分会计人员被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编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客观公正,不能依法办事,正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另外,我国对经济犯罪的惩罚太轻?力度不够,使得部分人不惜以身试法以换取相对于犯罪成本而言大得多的经济利益?此外,腐败、特权及暗箱操作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诱因。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财会人员在其特定的财会工作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是对财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道德关系的概括与反映。明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既是贯彻执行新《会计法》、整顿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WTO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其中是否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怎样对这一核心内容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表述?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基础性命题。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

它要求财务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责任,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更不得搞账外账,偶尔发现失误,必须迅速查出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记患得患失,做到恪尽职守。

2.2熟悉法规,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

财会工作涉及面广,确保能正确处理各方的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熟悉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与制度,保证财务处理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运用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恰当,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为此,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经常充电,力戒浮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3依法办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

财务工作以法律规范为指导,以会计处理为载体,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各种人,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新《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规章制度,依法理财。为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4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

财务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与反映,其本质特征体现为真实性,离开了实际发生的客观经济事项去进行会计处理只能是造假账。而公正的本质则体现为合理性,这不仅仅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财务人员个人品质的体现,财会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的若干矛盾和问题,大多与此有关。因此,作为掌握一定财权的“内当家”——会计人员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强化自身品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2.5搞好服务,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财会工作的服务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做好政策服务、资金服务、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及时调整服务类型,保证服务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运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2.6保密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财会信息涵盖一个单位整个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严格保守相关的财会信息和商业秘密,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的经济运行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和商业交易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

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在我国,当提到会计职业道德时,往往指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则称之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西方国家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相比,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还不完善,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今后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抓好会计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大力宣传教育,灌输诚信为本的理念。

充分利用媒体、报刊、杂志等多种宣传渠道,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会计人员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氛围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激发会计人员追求诚信的热情。

3.2典型示范,对比教育。

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来影响财会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并通过组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来教育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与强化管理。此外,可以有目的地利用一些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暴光和揭露,以帮助广大会计人员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3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

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建立从业人员个人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奖励,失信者受惩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民族复兴须以人为本,振兴中华则匹夫有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以德治国具有其特殊针对性,各行各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唤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它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方面财务行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冯淑萍.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会计研究,1999,(11).

[3]颜权.试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财务与会计,2002,(3).

[4]王姣等.会计职业道德育会计信息质量[J].辽宁财税,2002,(3).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市场经济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市场经济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