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性教育

2009-03-14 04:53
消费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个性主体性实践

王 磊

[摘 要]个性教育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是当代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个性教育研究对教育学科建设,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性 主体性 个性教育 实践 主体性教育

作者简介:王磊(1984-),女,辽宁朝阳人,学士,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从事教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个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大家都在不断的探讨,就个性教育,笔者有浅谈下自己的以下几点看法。

一、时代的要求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站在时代的高度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特点,倾听时代的呼声,了解教育的脉搏。

第一:社会的呼声

改革开发社会飞速发展,为个性发展充分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社会舞台,社会需要有个性的人,所谓的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哲学范畴的个性与共性相对, 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语形容个体的行为处世与约定成俗的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而心理学 上讲的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国的教育学者通常将个性理解为与共性相对的概念,包括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更有人把社会性也包括其中。观点虽然各异,独特性和主体性却为大家所公认。所以在社会上我们所要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从教育学的角度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具有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的人。

第二:但是,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社会上所产生的有些“副产品”常会使人类良好的个性发展与形成受阻,而不良个性得以滋生,所以说,在社会的不断的进步中,给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任务,就是要培养更多有鲜明个性的人才,因为社会迫切的需要这样的人才。

二、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肯定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在我们感叹身边一天一个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要重视当代的教育改革。个性教育已经成为了世界教育改革关注的主题,在韩国,日本和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我们会发现,个性教育已经在教育中占有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我们纵观世界的教育改革,比如韩国的教育问题和我国的教育问题都存在着相似之处,都在某个程度上片面的把教育当作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所以在这样“填鸭式”的教育中,逐渐发现了这样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他们在不断的探讨过程中提出了“个性建设和自我完善”的目标,认为只有真正达到了个性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培养人才,才能真正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的自我目标的实现,此外还提出了“实现个性教育”的新方针和“具有独立个性,独立自主”等等的教育目标。

比如日本,也存在着考试竞争,学历至上,忽视个性的问题,在本世纪80年代,日本发现人的个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提出尊重个性,自由,自律。而且个性教育成为了指导日本当代教育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当代日本的教育信条。

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对个性教育的关注开始于8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我国的一些学者率先提出看“提倡个性教育”“开展个性教育尝试”的新思想,到90年代,我国的个性教育已经突破只是局限于理论研究的程度,已经开始进行实践阶段,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等,可以说,个性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在飞速的发展。

由此可见,个性教育在世界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共识,而且正以不可抵挡的势头飞速向前发展,我国对于个性教育的研究,正以积极的状态走在改革的前列,所以我们在教育基层工作的教师更应该能够把个性教育的理论应用到教育是实践当中来,用我们共同的力量来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三个性教育研究现状的客观要求

纵观现代教育研究中关于个性研究的现状,我们发现:个性教育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它同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一脉相承均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每个人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就是个性化。而且就总体而言,个性教育的实证研究强于个性教育的理论研究。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却已涌现了大批教育改革思潮,如:整体化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口号虽异实质与目的却是一致:以人为本,将生命的活动引入课堂。我国传统的划一性教育是我国当代教育的根本痼疾之一。千篇一律的、模式划一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千人一面的人才。 教育的特色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总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教育的外部 关系而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相比应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就教育内部 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关系而言,虽然它们具有共性和一致性,但都具有也应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个性教育它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 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强化受教育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 ,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 一体。

第四个性教育的未来走向

个性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人的完整个性的各个方面,但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状况来确定具体的重点教育内容。当代个性教育主题的建立,有利于我们把握当代个性教育的关键,以更好的推动和指导个性教育实践。个性教育的实现是构建个性教育理论的落脚点,也是个性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

欧美等西方国家在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已经大大超越了我国的现阶段水平,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口号与构想。“终身教育”把教育的时限扩展到人的一生,把教育的范围扩充到社会上所有的人,把教育的目标提开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越来越社会化,家庭,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将更多的发挥教育的功能,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发达的教育网络。

学生个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要不断营造气氛,也需要每个教师有教书之热情和育人之爱心,有耐心,有奉献精神,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所以对于我国的个性教育而言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脚踏实地的把我国的个性教育做到与国际接轨,使世界文化在一体化与多元化的统一中并行不悖的共存,以保证人类文化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王义高:《当代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3]朱永新、王智新主编:《当代日本教育改革》,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猜你喜欢
个性主体性实践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语言表达重“个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