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声课中电脑音乐技术的应用

2009-03-15 03:34顾恒利
教师·下 2009年12期

顾恒利

摘要:本文结合和声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将电脑音乐技术应用与和声课教学相结合,提出了合理使用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创新高校和声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电脑音乐技术;和声学;音画同步

进入21世纪,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也进入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对于高等学校音乐专业教学来说,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将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引入到音乐课堂中,更多的是去探索如何将日趋成熟的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利用电脑音乐技术提升和声课教学效果与水平的研究。

一、高等院校传统和声课教学模式的弊端

“和声学”是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完整的组织性,同时也以连贯、稳定的知识体系,位列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之首。

传统的和声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和声学教学与作曲创作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想象力。老师的教学中,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五线谱板、钢琴、粉笔也就成了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其实,学生更喜欢教师以能够“看得见、听得着”的学习模式启发自己,因此,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

在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所有关于“和声学”的教材中,和声习题大多是以给指定的高音旋律或者低音旋律配写四部和声形式出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单纯依靠笔,就像做数学题那样严密计算来完成作业的。我国现有的和声学教材及教学方法,大多照搬欧洲和声体系理论。部分学校仍在沿用如前苏联作曲家伊·斯波索宾、符·索科洛夫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等较早引入中国的教材。学生无法了解一些现代新理论在创作中的使用,以及本国民族五声调式和声体系的相关知识。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创新高校和声课教学

(1)如果将电脑音乐技术与传统的和声学知识讲解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得到听觉上的感受,和声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使用电脑音乐技术将学生的和声题创作转化为有声作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欲望的作用。

(2)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和声中“纵”“横”效果的理解。传统的和声教学大多采用纯理论的讲解形式,而使用电脑音乐技术,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鼠标的控制对谱例做轻松的修改,使学生即刻感受到听觉与视觉上效果的变化。在四部和声的习作中,通过音乐制作软件不仅可以欣赏作品“纵”的和弦效果,也可以将里面的相关声部单独播放,“横”向地欣赏作品的各声部旋律。

(3)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教师作业批改更方便,更有针对性。高校和声课教学老师感受到了和声课教学的困难与艰辛,作业批改成了教师工作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和声学教学有着大量的书面作业练习,每个学生的作业,教师往往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去批改,使其对教学反思、教学创新研究的时间大大减少。引进电脑音乐技术,让学生在书面练习的同时,将自己的作业放入音乐软件中音画结合,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和声创作的效果。教师在批改过程中,通过鼠标对学生作业的修改,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修改前后的和声、和弦效果变化,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个人创作的兴趣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音响效果提出不同的修改意见,使作业指导更具针对性。

三、“电脑音乐技术在和声学教学中应用”的部分实践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是一所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育人理念的新型独立学院。笔者进行了三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将电脑音乐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尽可能广的领域中。

1.将电脑音乐技术与日常备课相结合

备课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普通学科教师在备课中,只要在课件中体现相关章节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再做好字体、字号的编辑就可以了。而和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做好一个文字课件,对于举例作品音响效果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装配和声学教学设备。和声学多媒体设施,在普通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还要加装MIDI键盘、专业声卡、软件音源、调音台、专业音箱、投影仪等。电脑还要装有比较专业的音乐软件,如制谱软件Overture、Encore等,四部和声教学软件Tonica,和声分析、作曲软件Cakewalk Sonar、Sibelius等。其次,根据课程授课需要,制作每节课所需的带有音效效果的谱例。

2.使用电脑音乐技术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视听相结合,可以使抽象的和声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和声学的热情。比如在介绍学习和声学的用途时,教师先给学生出示某部作品部分主题音乐,并对该作品进行简单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制作的谱例开始引导学生,让所有同学使用和声课学习的知识给这个作品配置简单合唱体或者键盘体四部和声,使其成为简易钢琴伴奏的母体,并让学生欣赏其音响效果。

通过上面简单的谱例讲解,学生已经对和声课的学习表现出初步兴趣。此时,教师继续在该作品键盘体四部和声基础上做各种音型、节奏变化,从而形成简易的钢琴伴奏。通过七八个这样的四部和声轮廓与伴奏织体相对比进行的有声有画的谱例欣赏,就很容易在新学期的第一课激发学生对于和声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和声课的魅力所在。

利用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与和声课教学相结合实践的探索,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对三亚学院关于“培养学生用得着、带得走、接得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方针在音乐表演专业上的实践。课堂上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音乐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将传统教学中学生创作的“死的音乐”书面作业,变成有声有画的形式,将其与专业学习中的声乐表演、钢琴演奏、作曲实践等真正地结合起来。

总之,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艺术人才,应充分利用电脑音乐技术等教学手段,不断探索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这些探索实践,正为和声教学摸索着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崔东伟.信息技术与高校和声课教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青.高师和声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音乐教育,2001(3).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艺术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