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09-03-15 03:34吴伟生
教师·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组员能力课堂

唐 跃 吴伟生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个体与群体的认知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育也在不断变革,然而,目前还有大量的高中生物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即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极易抹杀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这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冲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合作学习能将整个教学过程由一种静的氛围转变成一种全方位动起来的氛围,全面调动各方面资源,将其优化配置、合理组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物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传统教学中,我们老师在上课时经常把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再强加给学生。然而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紧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思路钻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新的思维。这样,整个课堂中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思维受到压抑从而丧失创新精神。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他们个性和表现欲都很强。这时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老师只在侧面引导和做最后的评价、总结。这样学生既张扬了自己的个性,表现出了创新思维,又增强了自信心,并在整个过程中很好地学习知识。

生物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高中生物就涉及多门自然学科知识,高中生物本身的知识涉及了农业﹑林业﹑医学﹑园林等很多知识,这时合作学习就可以发挥它特异性的作用,让学习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由于每个小组组员在各个学科中的领悟能力不同,而且各个知识点涉及的领域也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互补,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出问题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基本过程,也可以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生物学基本过程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

二、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组织和应用

1.合作学习中科学的分组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生的生物知识量、识图能力、绘图能力、生物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学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这样就在小组内部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增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增进彼此了解,学会欣赏他人,长期的合作使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团队精神逐渐形成。另外,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使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可负,所以教师在任命小组长时要选择那些能力较强、同学关系较好的学生。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小组之间的同质是有效刺激学生进取的因素。

2.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

教师要从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和帮助者,并切实注意自身行为的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①学习任务怎样分配;②学习角色怎样分配;③怎样提出有价值的提问;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怎样辅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⑤怎样倾听和记录同伴的发言;⑥怎样让组员对问题进行讨论;⑦各个组员对问题提出以后,怎样交流意见;⑧组员之间对某个问题存在分歧,怎样来协调;⑨组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怎样综合。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应当循序渐进,专门训练。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时,应当灵活指导。

(2)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成为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参与者,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姿态。

(3)教师要适时监控,要密切注意各组的讨论情况,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纠正学生讨论的思路。合作学习小组在对某问题进行讨论时,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有可能会讨论与主题相差很远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使学生回归正题。②消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误解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误解。在讨论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组员提出的问题理解不深透,造成思考的方向和深度达不到所要求的目的;有时有部分学生在讨论时由于语言表达不恰当,使其他组员很反感。这都需要老师随时观测并及时引导和协调。③防止讨论场面冷清。在开展合作学习试验阶段,有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能缺乏组织能力,组员之间配合不默契,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这时教师应当分析原因,并指导合作的一些技巧,激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④观察是否存在依赖型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不会自主参与这个活动。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给他一定的任务,引导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⑤关注消极学生。对有些情绪萎靡、学习无动机、厌烦乏味的学生,教师应予以特别关注,加强管理和指导,为他们提供原始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能自主参与合作。

(4)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学生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遇到困难使得讨论停滞不前,那么学习也就相应停止,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失败而产生厌烦心理,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导,给予其必要的帮助。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只有有效地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才能使得传统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转变为师生共同导演的课堂,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境界,促使师生关系进入到良性的发展状态,降低师生的心理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3.制定基本的教学流程

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是:合作方案的设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集体讲授→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组与组之间点评和评价→教师点评和评价→测验合作学习效果→反馈与补救。在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能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享受乐趣,在享受乐趣中牢牢掌握重点难点,进而知“难”而进,获取知识。②在学习的疑惑处展开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就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教师就要看这个疑惑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是,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③在学生有“发现”时展开讨论。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课堂上常常会出奇不意地有新“发现”。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新“发现”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发现”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三、合作学习中问题的处理

1.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

在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高度,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要使提出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有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从而发挥集体学习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切忌过于死板﹑或偏离教材﹑或过于简单﹑或没有层次性。但是也要切忌提出的问题太高太难,让学生无从入手,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合作学习中,要处理好一节课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中有一定的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以2~3次为宜,做到空间与时间相辅相成。对于教材有些内容可以进行处理,课堂时间不够可以留到课后进行合作学习,老师再找适当时间进行点拨。

2.合作学习中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处理

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个人对问题的思考,那么组内合作性学习会成一潭死水。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促进其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操作时最好遵循这样的流程: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全班进行交流→形成“统一”意见。这样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合作学习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合作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要求各小组成员在集体活动中做到互帮互助、互相监督,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学会对其他合作伙伴的学习负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交往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另外,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师生间要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应具有亲和力,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使合作成为一种需要。

4.问题与探讨

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因组内成员意见不统一,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有时会因个别组员不愿合作,降低全组的学习效率;此外,小组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引起组员对自己所在的小组发生疏离倾向,这样不利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教师如何调节这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关于在合作学习中,怎样对组内每个成员进行评价,还没形成一套适宜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总之,从对高中生物教学领域中开展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使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听众”的模式转变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这样能积极地推动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和师生之间民主的关系,对学生的思维、情感及主体责任意识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合作学习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也需进一步深入,但它是高中生物新课改需要落实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前景和未来的昭示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组员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小组落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