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做一个适应新课程要求的高中政治教师

2009-03-15 03:34任志勇
教师·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观念创新

任志勇

摘要:教育领域面对新课改的发展,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关键词:观念;专业知识;创新;教学策略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已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潮层出不穷,新课程改革也在千呼万唤中走到人们面前。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做好一个适应新课程要求的高中政治教师呢?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 更新观念

人们总喜欢在口头上喊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的手段,但实际上,往往容易被惯性思维牵着走,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陷入旧的应试教育的教条之中。所以,观念的更新不能靠喊喊口号,搞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而应该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质量观、目标观、教师观。教学上,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创造,又不能忽视教师的启发诱导;既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又要坚持自主创新。

二、 扎实专业知识

扎实专业知识的基本功,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新教材虽然书本变薄了,但模块更多了,范围更广了,要上好一堂课就更难了。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度钻研教材,善于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广泛涉猎有用的知识。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因为我们的新教材正是注重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而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新课程的理念和本地教育实际,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还要注重对已有知识的更新,要注意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要抱残守缺,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创新中不断向前滚动。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要面对“90后”新的教育对象。“90后”的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跟原来相比已发生重大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都与原来的高中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育对象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也要跟着改变。

作为一个创新型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开放的知识结构,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四、 恰当的教学策略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民意调查,学生不是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而是不喜欢脱离他们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喜欢某些政治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对课堂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首先,要关注生活主题。新教材的特点就是更加贴近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基于生活,面向生活的,而最终目的,也是要走近生活,走入心灵,走向未来。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贴近生活主题,探究生活问题,解决生活疑惑。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要以学生为本,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再次,多采用案例情境传统的课堂的组织形式是比较死板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很不够。而对于新教材,教师上课前可以充分设计案例情境,让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思考,从案例的分析中掌握好本堂要掌握的知识。最后,要提倡和鼓励探究式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课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迸发出思想火花,这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最好的催化剂。“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教给学习的方法犹如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此外,教师还要有满腔热情和爱心,要有历史责任感等。中国要强大,教育是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共同为百年大计而努力吧!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观念创新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