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城区方言单字音声调实验研究

2009-03-27 04:34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声调实验

耿 岳

摘 要:本文以实验语音学为指导,对安徽省滁州市城区方言单字音声调进行了实验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和方言志记载基本一致,但笔者发现阴平调起点有所升高,入声调逐渐消亡。笔者同时也提出了该实验的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滁州市方言 单字音 声调 调值 实验

一、滁州方言历史背景

(一)历史地理概况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是淮北平原向江南水乡过渡的丘陵地带。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钟离国、椒国等一些部落方国,沿淮“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华夏文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攻占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成了所谓的“吴头楚尾”。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接着楚汉相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到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形成。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成立滁县行政专员公署,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滁州设立省辖地级市。

(二)方言系属

滁州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区中的皖东方言。滁州市包括六县(市)两区: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市、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和南谯区、琅琊区。其中琅琊区为滁州市城区。由于笔者生活在滁州市城区(琅琊区),与该方言接触较多,同时为了避免研究的过于复杂,只选取了滁州市城区的“普通话”作为研究对象。

(三)声调简介

滁州市城区方言有5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与普通话比较除调值差异外,还多了一个入声调。入声发音短促且有明显的喉塞作用。

二、实验基本要素

(一)实验目的

由于方言声调的记载传统上采取的是“口耳相传”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笔者通过采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将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分析,希望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滁州市城区方言声调的实际状况。通过跟传统的数据进行对比,或为其正确性再提供一个较为可信的证据,或对其进行补充、修改。从纵向上,笔者希望进行一个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寻求声调发展的大致走向;从横向上,笔者希望在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发音者发出声调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年龄和性别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对声调产生影响。

(二)发音人情况

1.人数

实验对象主要考虑土生土长、长期在当地生活的人士,共选取了6人,分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其中每个年龄段选取男性和女性各一名。

2.发音者信息

本次实验选取的6名发音人均未长期离乡,因为实验目的中已提到要研究地道的方言声调情况,未长期离乡可以较好地保证这些发音人的语音较少受到外地语音的影响。按年龄分组是为了探求年龄对声调的影响,每一组内设置男女是为了探求性别对声调的影响。

(三)实验字表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15个样本,其中每个调类3个样本。

阴平:高、天、山

阳平:桃、毛、红

上声:古、早、买

去声:坐、豆、太

入声:急、器、直

(四)实验条件

1.录音时间:2008年5月

2.录音地点:安徽省滁州卫校笔者家中

3.录音软件:HA_GoldWave519_HZ

4.实验分析软件:praat语音分析软件

5.测试方法: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组的字,发音人每个字读两遍,每遍间隔2~3秒。入声组字由于发音短促,每个字读三遍,每遍间隔2~3秒。

三、实验步骤

(一)用HA_GoldWave519_HZ对发音人进行录音。(具体操作方法略)

(二)打开praat语音分析软件,在“read”菜单中选取“read from file”一项,选取所要分析的发音文件。再选取“edit”一项,对每个字记录音高的起点频率值和末点频率值,如果中间有比较明显的起伏,还要记录音高的折点的频率值。每个字由发音人读两遍或者三遍,要算出该字起、折、末点的平均频率值。用同样的方法,最终得出每个调类起、折、末点的平均频率值。

(三)计算公式:男性发音:st值=12 *log2f/55 女性发音:st值=12*log2f/100(统一公式应为:st值=12*log2f/f(ref)其中f(ref)为f(reference),男性为55HZ,女性为100HZ)该公式为将记录的各调类的起、折、末点的频率值转换为半音值。

(四)计算方法:(同一调类中半音值之中的最大值-最小值)/5=每一度的间隔值

声调的5度值即为:

1度:最小半音值~最小半音值+每一度的间隔值。

2度:最小半音值+每一度的间隔值~最小半音值+2×每一度的间隔值。

3度:最小半音值+2×每一度的间隔值~最小半音值+3×每一度的间隔值。

以此类推得出的实验结果即滁州市城区声调的5度值。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实验结果

1.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

表3:实验原始数据(单位HZ)

2.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

表4:应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计算的结果

(二)结果分析

1.结论

(1)从调类的大体走向上来看,对于阳平、上声和去声三个调类,实验结果和传统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还有6组纪录跟记载完全一样。其余虽然得出的数值不完全一样,但可看作是同一个调值的不同调位变体。阳平调都表现为升调,上声调都表现为低平调,去声调都表现为高平调。

(2)实验结果和传统记载差别较大的主要集中在阴平组和入声组。对于阴平组,虽然实验记录和传统记载都描述发音为降调,但后者起音和末音相差只有1度,前者差距2到4度不等,达到4度的有3组。笔者认为如果按照传统的记载,阴平调和上声调应该听起来区别不太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低平调。然而,笔者对比了6位发音人的阴平字发音和上声字发音,发现在听感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将阴平调的调值归纳为41(笔者认为相对于普通话的去声51,该地方言阴平调的起点更低一些)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对于入声组,实验结果表明入声的特点已经不太明显了,有和去声相混同的趋向。笔者也对3个入声字,6位发音人发入声的明显程度进行了记录,老年男和中年女第1字和第3字入声明显,老年女和青年女第3字入声明显;中年男和青年男入声字均不明显。

2.分析引入的几个变量因素

通过比较可看出,年龄对于发音人的影响较大,同一年龄组的发音人,声调基本相同,而性别对于发音人的影响不太明显。

3.不一致的原因探寻

对于入声逐渐消失和年龄对发音人的影响较大,笔者认同地方志上提到的原因“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人们社会交往的扩大,全区的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受过中小学教育的青少年,他们的话语已有向普通话靠拢的明显趋势”。另外,女性对入声字的保留比男性要好,这可能与彼此的声带构造不同有关。女性声带短且薄,发音频率较男性高,说话快且短促,比较符合入声的发音特征。

五、实验的不足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一)不足

1.样本太少:无论是参与实验的人数还是作样本的字数,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还远远不能达到正规实验所应满足的要求,所以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尤其是在对入声字的分析上,由于只考察了3个入声字,就此得出“滁州市城区方言入声字正在消亡”的根据不是很充分。

2.实验步骤还不太严谨:正规的实验应该设置对照组,且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只有一个想要研究的变量不同,其余应全部保持一致。所以,本实验在研究性别和年龄对发音人的影响时,应该保证学历的一致。但由于时间和样本范围的限制,本实验未将其列入比较因素,因而科学性不足。

3.计算方法还有缺陷:比如把频率值转换为半音值的公式还略显粗糙,不够精确。

4.有些数据的获得还具有研究者的一些主观性因素:比如说频率图上“弯头降尾”的问题,究竟起点、末点的频率从哪一个点算起还不明确,时长不超过整个声调的1/3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因此,可能会造成一些较大的误差。

(二)尚未解决的问题

1.对于一些差异的原因,比如:为何阴平组,实验记录和传统记载有这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记录的准确性未达到要求还是确实是方言在历时的变化中引起的?原因是什么?由于笔者理论水平有限,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2.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字,同一发音人的发音虽然在听感上没觉得有什么差异,但得出的图形却差别很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像前四组音,让发音人一个字读两遍,这样就很难取舍。是不是增加读的次数能够较好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提高准确度,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邢五洲.巢湖方言声调实验研究[J],文教资料.2007,(15)

[2]时雯雯.安徽萧县方言声调实验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4).

[3]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滁县地区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耿岳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 100083)

猜你喜欢
声调实验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色彩实验
拼音宝宝扛声调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单韵母扛声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声波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