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的ABB式状态形容词

2009-03-27 04:34朱笑莹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摘 要:东北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本文从结构类型、句法功能两方面对东北方言中的ABB式状态形容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东北方言 ABB式状态形容词 结构类型 句法功能

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其状态形容词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本文拟从结构类型、句法功能两方面,对东北方言中的ABB式状态形容词进行分析。本文调查的是长春市周边地区的方言情况。

一、ABB式状态形容词的结构类型

ABB式状态形容词中包含一个重叠的成分“BB”。我们根据重叠的性质把东北方言中的ABB式状态形容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重叠型状态形容词,其构成方法是构词重叠法;一类是形容词的重叠式,其构成方法是构型重叠法。这两类方法的区别是:构词法为A+BB式结构,BB为词根或词缀,A和BB共同构成了新词;而构型法为AB+B式结构,其中AB本身为形容词,重叠后一音节B构成ABB式,只是附加色彩发生了变化,没有构成新词。

(一)A+BB式状态形容词

A+BB式状态形容词的两个直接组成成分是A和BB。一般认为,BB的作用在于使A的程度意义得到加强。BB没有词汇意义,它们在单词A的后面构成新词,起到加深A项的表义程度作用,这是典型的“BB后缀观”。[1]事实上,BB的作用并非局限于此,BB本身也可以有自己的词汇意义。根据BB有无词汇意义,可以将A+BB式分为两类。

1.复合型ABB式

这类状态形容词中的BB有词汇意义,不能看作词缀,应该看作词根,这样形成的状态形容词应归属于复合式合成词。进一步分析A和BB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两种情况:

A.意义相关

如“贼溜溜、面慌慌、肉筋筋”等。这组词中的A和BB的意义相连,互相补充。如“贼溜溜”中的“溜溜”有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意思,与贼的意思相关,“贼溜溜”形容人看上去偷偷摸摸,不像好人。

B.A+象声语素

如“二呵呵、呆呵呵、狼哇哇、傻呵呵、大咧咧”等。这组词中BB都是象声词,它们单独看来只是对声音的摹写,但是作为一个构词成分,它的确积极主动参与了新词的构成,因此应该当词根来处理。如“二呵呵”“呆呵呵”“傻呵呵”中的“呵呵”是对笑声的摹写,是一种傻笑的样子,它跟在“二”“呆”“傻”的后面,形容一个人很傻很呆。“呵呵”的作用是加深“呆”的程度,如果单用“二、呆、傻”,效果绝不会有上面两个词那么明显。“狼哇哇”中“哇哇”是对人的叫喊声的摹写,“狼哇哇”指像见到狼一样害怕得哇哇大叫,形容人遇事很慌乱,大声叫嚷的样子。

2.附加型ABB式

这类状态形容词中的BB没有词汇意义,或者已经不能清楚地看清它的词汇意义,可以作后缀处理,这样形成的ABB状态形容词是派生词。如“湿乎乎、彪乎乎、潮乎乎、傻乎乎、大乎乎、二乎乎、呆乎乎、狠巴巴、凶巴巴、凉瓦瓦”等。这里的“巴巴”“乎乎”“瓦瓦”等后缀没有明显的词汇意义,它们的作用主要在于构成新词。

“大乎乎”中的“大”和“大乎乎”相比较,“大”是指体积、面积、容积、质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2]而“大乎乎”是形容人不拘小节、性格散漫。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完全不同,用法也不同,一个是性质形容词,一个是状态形容词。

在这种附加型ABB式状态形容词中,有些BB的使用很少受到限制,可以跟很多A构成ABB式状态形容词。例如:

A+巴巴:凶巴巴、苦巴巴、狠巴巴、丑巴巴

A+乎乎:彪乎乎、湿乎乎、潮乎乎、大乎乎、呆乎乎

有的A也可以跟多个BB相结合。如“大”和“二”可以与多个BB组成“大呵呵、大乎乎”“二呵呵、二乎乎”等。

(二)AB+B式状态形容词

试比较:a.肉筋筋—肉筋 面慌慌—面慌 凶巴巴—凶巴 狠巴巴—狠巴

b.冤哄哄—冤哄 磨唧唧—磨唧 迷瞪瞪—迷瞪 赖唧唧—赖唧

在a组中,每一对词后面的一个如“肉筋”“凶巴”“面慌”都不能独立成词,因此在分析时,我们将“肉筋筋”等词看成A+BB式。与a组不同,b组中后面的“冤哄”“磨唧”“迷瞪”等都是可以独立成词的,因此我们将“冤哄哄”“磨唧唧”“迷瞪瞪”等看作AB+B式。这类ABB型状态形容词中AB本身是词,并且AB与ABB的词汇意义基本相同,词性没有发生变化,仅仅附加色彩有所变化,因此没有构成新词。如“磨唧唧”指动作很慢,“磨唧”也是这个意思。同样,“冤哄哄”和“冤哄”都是形容人面部紧张、生气的样子,但是“冤哄哄”带上了主体的感情色彩。

(三)由综合法构成的ABB式状态形容词

在东北方言中,有一些ABB式状态形容词是兼由构词法和构型法共同构成的,既可以分析为A+BB型,也可以分析为AB+B型,如“硬橛橛”“黏糊糊”等。“硬橛橛”中“硬”和“橛橛”都有僵硬的意思,意义相关,都能单独成词,因此属于构词法。而“硬橛”也可独立成词,并且同样也是僵硬的意思,因此也可以将“硬橛橛”分析为“硬橛”+“橛”。“黏糊糊”一词中,“黏”和“糊糊”都有黏着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而“黏糊”也有黏着的意思,所以,也可以有两种分析法。这样形成ABB式状态形容词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综合法”。在东北方言中,这样的ABB式状态形容词较少,但它极富地方特色,不同于普通话中ABB型构词法,因此,对于这类词我们应该有所关注。

二、ABB式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东北方言中ABB式状态形容词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

1.作谓语。例如:

(1)这衣服穷馊馊的。

(2)这个馒头硬橛橛的,不好吃。

(3)别看他样子大乎乎的,其实骨子里还挺细心的。

2.作定语。例如:

(4)这种温乎乎的水喝了对身体最好了。

(5)看你虎超超的样儿吧。

(6)他那磨唧唧的样儿哪儿像个大老爷们。

3.作状语。例如:

(7)你在那儿二呵呵地笑啥呢?

(8)他在那儿凶巴巴地骂了好半天了。

(9)只听他在那狼哇哇地直咋呼。

4.作补语。例如:

(10)下雨过后,地面变得湿乎乎的。

(11)他的眼神变得迷瞪瞪的。

(12)来这种场合你怎么穿得穷馊馊的呀。

在这里还可以根据描写的对象将ABB式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写物的,如“温乎乎、凉瓦瓦、硬橛橛、黏糊糊”等。这些词一般不用来描写人,所表示的性状一般不是在人的控制作用之下出现的。它们大都表示事物的声、色、形、貌,只与名词发生关系,而与动词无关系,所以不作状语,只作定语,有些也可作补语。[3]例如:

(13)夏天饮凉瓦瓦的水最好了。

(14)这种硬橛橛的面包不好卖。

(15)粥熬得黏糊糊的,喝了对身体好。

一类是描写人的,如“赖唧唧、咯唧唧、虎超超、穷馊馊、彪乎乎、冤哄哄、二呵呵、贼溜溜、凶巴巴、肉筋筋”等。这些词大都可作定语、状语和补语,表示人的表情、神态、心理活动和动作方式等,且都是描写动作发生过程中人所表现出的某种情态,是一种动作伴随义,当动作结束后,这些特征也随之消失。这类词在东北方言中占大多数。例如:

(16)看他那肉筋筋的样儿,太气人了。

(17)你看他那眼珠子贼溜溜地往你身上扫。

(18)看她穿得虎超超的,不过挺可爱的。

参考文献:

[1]张丹.汉语中ABB型状态形容词的构成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劲荣,范开泰.状态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分类[J].宁夏大学学报,2006,(1).

(朱笑莹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4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