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据法在“药”的量词教学中的运用

2009-03-27 04:34吕兆格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

摘 要: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可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一种语用习惯,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其实在“习惯”的背后也有一些规律或者“倾向”,如果我们研究这种名量搭配现象背后的认知和现实理据,寻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药”的量词的特点,总结出用理据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关键词:理据法 药 量词 对外汉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选择来华学习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也在逐年增加。他们来到中国不仅是医学的学习者,而且还是汉语的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这些医学留学生学习汉语,必然会接触到汉藏语系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药”的量词的大量存在和频繁使用。

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名词都可以受量词修饰。但量词的使用又很复杂,不同的名词前使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但相同的名词前又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这就给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医学留学生。因为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如:粒、片、瓶、支、包、袋、盒、板、副、剂、帖、味、服、付、丸、张、块、贴、和、煎等,其中有些是中药和西药都能用的,有些却是中药特有的且不能用于西药的,如:副、剂、帖、味、服、付、丸、贴、和等。

一个名词前用一个量词,就够留学生记忆的了,而“药”这一名词又可以和这么多量词搭配,而且使用环境各不相同,真的让留学生感到头疼。这些量词中的某些词虽然对一般留学生来说是超纲词,但作为量词的用法,对医学留学生来说,却是比较常见常用的;在汉语学习中虽然老师也介绍过某个量词的用法,但学生仅了解了该词在该课中的搭配,却根本不知道其他的意义和用法,更不知道该词的意思或用法与它相近的量词的差异,这就让学生很难完整地了解这个量词,也就很难正确地使用。另外,根据布拉图的语言学习的困难层次模式,我们可以知道:目的语里某个语言项目在母语里没有相对应的形式,因此学起来很困难,属于四级超差异层次。汉语里的量词是很多语言里所没有的,即使有的语言中有量词,数量也较汉语少,且用法很宽泛,与汉语中的量词有较大区别。所以,对留学生来说量词的难度指数是比较高的。[1]

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是中国人的一种语用习惯,大量的名量搭配只能靠死记硬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这种观点无疑给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其实在“习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搭配规律或者“倾向”[2],如果我们研究这种名量搭配现象背后的认知和现实理据,寻找到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这将对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药”的量词的特点,总结出用理据法进行教学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从理据学的角度看,语词同时具有理性意义(词义)和背后支持它的理据。[3](P2)语词的理性意义是语言交际中的现实意义,而理据则是隐藏其后的动因所在。语言教学中的理据法就是指根据语词发生、变异和发展的动因,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词的理性意义,使我们既能对某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准确地加以说明,又能对其采用这一说法的原因加以解释,做到使学生学过之后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增强语言学习的效果。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习得要通过对语言各要素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掌握。具体到量词教学,我们必须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某些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选择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动因。量词实质上是人们对外部物质世界进行分类的结果,量词与名词的选择性共现关系实际上是量词对名词代表的概念进行范畴化的反映。随着对新事物的认识,人的大脑总是在记忆中寻找已存在的概念,根据新认识事物的某些属性将其与已认知的事物发生某种联系,对其进行归类。这样,已形成的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言范畴。也就是说,语言的全部意义并不限于语言系统内部,还经常表现在人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知识系统。而理据则是一切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动因,借助于内部形式的分析,我们既可以推求潜藏在其后的语言理据,又可以在更深刻的层次上考察词义。所以,我们用理据法对药的量词进行教学,尤其是中药的量词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在进行药的量词教学时,我们先告诉学生一个量词原来的意义,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个词的引申意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因为汉语的量词大多来自名词和动词,它们的语法意义又都与其所源自的本义密切相关,即“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4] (P77-80)。

首先,我们给药的量词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西药的量词:粒、片、瓶、支、包、袋、盒、板;

中药的量词:副、剂、帖、味、服、付、丸;

膏药的量词:张、块、贴;

药的动量词:和、煎。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当然其中也有交叉的现象,如“包”“袋”“瓶”等也可以用于中药。

其次,要告诉学生这些量词之间的异同

“粒、片、丸”等是根据药的形状分的,“粒”小而圆,“片”扁(薄)而平;“丸”多用于中药、圆形、比“粒”大。“支”多用于长条状的东西,指的是针剂或口服液。“瓶、盒、包、袋”等都是从名词借用来的,是从容器和包装这个角度分类的。

让留学生最感迷惑的就是用于中药的那些量词,关于相近量词的用法和区别,一些工具书也语焉不详,如“副、服、伏、剂、味”,工具书中的解释都是笼统地说“用于中药”,至于它们之间的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没有具体说明和解释,所以学生感到很困惑。

“副、服(fù)、付”三者读音相同,用法相同,而且在使用时常可互换,为此很多留学生就糊涂了,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做,既然用法和读音都相同,那么只保留一个就行了,何必用三个呢?甚至连中国的医生也分不太清楚,所以经常混用。其实这三者是从不同观察角度说的。《说文解字》:“副,判也。”“判”就是“分”的意思,所以“副”的本义是“一物剖开分为两物”,分开的各个部分在人们的认知中经常一起配合指称一种现象或者完成一个功能,因此“副”又指“合多为一”。“一副中药”的“副”就是从中药的组成上说的,一剂中药一般由好几种药材组成,这几种药材配合才能有好的疗效。“服”的本义是“用”,包括对各种事物的使用,也包括对药物的服用,所以“一服中药”就是指服用一次的中药。“付”是个会意字,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所以其本义就是“给予”。传统中医经常把一剂药用纸包好,用纸绳系好交付给抓药(买药)的人,系好的一包就是一付。与“副、服(fù)、付”意思和用法相同的还有一个“剂”,“剂”是指多种物品配合在一起,如《三国志·魏·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其实,“副、服、付、剂”所指相同,都是集合量词,指若干种(味)中草药配合在一起,只是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造成了用多个词语表达同一个意义的现象。

“味”本指人的一种口感,人的口腔粘膜有许多感觉细胞,感知了溶于唾液或水中的食物,导致大脑皮层的反应,就会产生不同的味觉。古有“五味”之说,即指“酸、苦、辛、咸、甘”。而中医学认为,味不同,效用也不一样,如辛味能散能行,像荆芥可以散风寒,砂仁可以行气;甘味能补能缓,像黄芪能补气,甘草能治挛急。由于味不同,作用也就不同,所以“味”又引申为中药的量词,用来计量中药的种类,药物的一种称一味药,如“这服汤药里共有十味药”。

“帖”可以用作中药的量词,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常常和表示膏药的量词“贴”混用。这是因为没有分清二者本来的意思。古代写字没有纸,就用竹木或布帛当纸,写在竹木上的称为“简”,写在丝帛上的叫“帖”。后来出现了纸,可以直接写在纸上,但人们习惯上沿用以前的说法,把直接写在纸上的东西也叫做“帖”。医生给病人开的药方就写在纸上,所以“帖”又指中药方。后来又引申用作量词,一剂药称为一帖。如《宋·叶绍翁·宁皇进药》:“宁皇每命尚医止进一药,戒以不用,分作三四帖。”而“贴”本义为动词,表示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物体上。膏药也为片状,其用法是贴在肌肤上,所以“贴”又借用为计量膏药的量词,一张膏药叫一贴。如“他买了几贴风湿止痛膏”。如果了解了“帖”和“贴”本来的意思,学生就不会感到困惑也就不会用错了。

“和(huò)、煎”是药的动量词,都是由其动词义发展来的,意思是计量熬药或中药煎汁的次数,如“这服药熬了三和了”“头煎药、二煎药”。动量词“和”是由动词“应和”义发展而来的,其最初称量与音乐有关的动词,后又称量言说类动词,因为言说类动词属于人口部的动作行为,进餐和吃药也和人的口部动作有关系,所以“和”又由用于与口部动作有关的事情隐喻产生了煎汤药类的用法[5](P77-80),成为药的动量词。“煎”本指两种烹调方法:一种是指用锅把少量的油加热,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熟透,如煎鸡蛋、煎年糕等;另一种是指把东西放到水里煮,让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一般只说煎茶、煎药,由此引申为中药煎汁的次数。

最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区分他们见到的各种药。汉语的语素、音节、汉字基本一致,所以“见字知义”“听音知义”成为汉人的一种普遍的语言认知心理,因此前人在给新事物命名时,也总是选择那些与词语意义有点联系的字,使之带上理据色彩,这一做法给我们理解词义带来了一些便利。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把这一成词理据告诉学生,并善于从理据角度诱导和启发学生,且要求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教学常用50量词认知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BYY023)和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量词认知基础与语言教学”(项目批准号2005BYY002)的资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曲凤霞.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2.

[2]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3).

[3]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金桂桃.动量词“和”的产生、发展与演变[J].北方论丛,2005,(6).

(吕兆格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450001)

猜你喜欢
量词对外汉语教学
量词如何巧区分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我的“量词”朋友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