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2009-03-27 04:34刘思佳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应对方法对外汉语教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它在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带来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及其来源,力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找到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新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应对方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联,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而词汇又是社会发展最敏感的体验者。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语的词汇系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新词语的急速涌现。据我国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200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平均出现1000个左右的新词语。近几年,新词语的出现要大大超过这个平均值,而且这些新词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学者李燕对1978~2004年产生的新词语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其统计的38298个新词语中,应用于生活领域的共有13238个,占总数的34.6%,是使用最广泛的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共有7942个新词语,占总数的20.7%,科技领域的新词语占11.2%,并且呈上升趋势。新词语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增长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呢?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新月异。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不断地涌现出来,客观上要求人们寻找恰当的词语来满足表达的需要。如“丁宠家庭”就指不愿生育子女而把宠物当孩子养的丁克家庭。“饭替”指在电影、电视剧中客串,代替主角吃饭的人。

(2)时代的变化促使人们心理发生了变化。求新、求奇、求简、求快的心理变化在语言处理上也毫无例外地被体现出来。例如,“车奴”指买车之后艰难养车的人,“三失”是指失业、失学、失管或失足的青年。

(3)电子计算机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传媒传输信息量的加大,都促进了新词语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如 “语聊”“拍拖”“八荣八耻”等。

(4)在汉语系统中,词的双音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许多单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不断取得了多音节形式,产生了新的词语。如:搞—搞笑、医疗诉讼—医讼等。汉语既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是新词语产生的语言基础。如附加式词语的增多,产生了一些新的词缀,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派生词。例如:奴—车奴、房奴;门—解说门、艳照门等。

新词语的数量大,来源的渠道也很多,主要来源于:

(1)专业术语

科技术语或者专业术语由于通常只在特定的领域使用,表意准确、语义也较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些专业术语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各个领域,被人们广泛使用。如:视角、反馈、净化等。

(2)方言

这些方言词原先只局限于某个方言区使用,后被广泛地传播使用。如“搞定”“八卦新闻”来自粤方言;“摆平”来自吴方言;“菜鸟”来自闽方言。由于方言词土话多,应该规范其使用。

(3)古语词

由于古语词中有些词语典雅并能使表达简洁匀称,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现又得以复活,成了流行语。如:垂询、雅正、吊唁等。

(4)外来词

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这些外来词经过汉语系统的改造,成为了新词语。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

1)纯音译:如:CoCaCoLa可口可乐、Mc.Donald麦当劳、Cool酷等词语就是直接根据发音翻译过来的新词语。

2)音意兼译:即一个词的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如:迷拟裙、因特网、浪漫主义等。

3)意译:就是根据外族词语的意义用汉语语素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则构造出来的新词,如:收音机、电话、电车、复印等新词语。

4)字母简缩和字母加汉字:如:WTO、MBA、IC卡、B超等词语。

5)网络流行语: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新词语被人们所熟悉和使用。如:点击、刷新、下载等。还有许多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新词语,如:美眉、潜水、大虾等。

6)新造词语:人们为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要而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凭借智慧创造出来的新词语。如:下岗、失业、再就业等。

汉语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新词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动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能回避新词语。但是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讲授和学习汉语新词语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虽然语言学界对其本体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其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汤志祥先生在2002年就不无遗憾地指出:“汉语教学界,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反应相对冷淡以致严重滞后,这在教育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都有所体现。”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虽然在他们学习的初中级阶段很少涉及新词语问题,但在中高级阶段,如何习得新词语从而进行顺畅的交际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就会造成与现实的日常交际严重脱节,已有学者大声疾呼:“新词新语应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鉴于以上对新词语的分析,我们认为新词语是一种语言具有生命力的体现,应当纳入那些被社会承认、使用频率高并且相对稳定的新词语。同时,学习新词语也是扩大留学生词汇量的好方法,有助于留学生学习汉文化、了解当代的中国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然而“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词义释义,陆俭明先生提出了六种教学法,张志云则列出十一种方法。可见,对新词语的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新词语在汉语词汇中仅占很少的一部分,是“相对的”新词语。而且有些新词语还不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消失或者变为基本词汇。因此,教师在新词语的选择和数量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需要而定。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如下的几种形式:

1.我们可以按照它在各个领域分布的不同程度来划分成几大类,分门别类地进行讲授。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知晓新词语的应用范围。

2.新词语中有一部分语素构词能力很强,如“族”这个词,是指某一种类型的人的集合,有合吃族、乐活族、啃老族等。对于这样的新词语,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就应根据其构成特点采取类推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3.对新词语中采用缩略形式的部分,在讲解中应注意将其还原为原来的面貌。如:黑客-hacker、卫视-卫星电视。采用还原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某些词语已经由临时用法过度到了固定用法。

4.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入新词语。联系实际,设置语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对新词语的印象。

最后,应当重视词源学的价值,将词源学更深入地引入到教学之中来。例如在“卡拉OK”这个新词语中,“卡拉”意为“空”,是日语Kara的音译,“OK”则是英语orchestra(管弦乐队)的日语音译减缩词,日语中“卡拉OK”的意思是空乐队,即只有音乐伴奏,歌词等着有人来演唱。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道其真正的来源,把“OK”误解为英语里表示肯定意思的“OK”。因此,教师应当拓宽词汇教学的思路,对新词语追本溯源,采用归纳、演绎、类推等方法提高学生接受新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新词语的能力。随着新词语不断地产生,对外汉语教学中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待于进一步地总结和推广经验。

参考文献:

[1]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

[2]常志斌.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课的建设问题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3]李成军.当代汉语新词语流行性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刘思佳 四平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6000)

猜你喜欢
应对方法对外汉语教学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数据对媒体管理的作用以及应对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