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最优化初探

2009-03-27 04:34张瑞甫钱荣英张乾坤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容体系最优化理论基础

张瑞甫 钱荣英 张乾坤

摘 要:语言最优化可谓是重大而又崭新的研究课题。语言最优化的基本内容体系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即语音的最优化、语义的最优化、语法的最优化、逻辑的最优化、修辞的最优化。五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五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语言 最优化 理论基础 要义旨归 内容体系

语言堪称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最优化可谓是重大而又崭新的研究课题。从宏观层面系统探讨语言最优化,不仅有助于填补古今中外相关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突破语言障碍,清除语言垃圾,纯洁语言内容,提高语言质量,升华语言形式,优化语言环境,保证语言效果,促进语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极为重大的语言实践意义。

一、语言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一般最优化的观念形态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基础。语言最优化的理论基础,除语言自身的深层理论之外,则是一般最优化的观念形态。

“最优化”一词(Best variation)是20世纪5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其本义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都是指向最优方面转化、变化、趋同化。最优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按照人类最大价值效益取向与事物一定属性特点相统一的要求,运用最科学有效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消耗,获得最大的人生和社会价值效益。它既是一种高度正确的世界观,又是最富有成效魅力的方法论;既是最理想化的一定目标、趋向、境界、模式、状态,又是最合乎逻辑的一定要素、结构、系统、功能、路径和过程。它是绝对与相对、定性与定量、模糊与精确、抽象与具体、简单与复杂、部分与整体、静态与动态、方式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辩证统一。最优化堪称人类最富有神奇魅力的古老而又常新的永恒主题。大量理论和无数事实表明并将继续表明,人类千百万年的文明史归根结蒂是一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和不断提升自身最优化的历史,未来的人类社会必定是全方位最优化的社会。最优化可谓人类科学文化、文明进步的实质、核心、精髓和灵魂,没有最优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人类科学文化和文明进步,当然,亦谈不上人类语言的最优化。

最优化的原则方法,主要由六种不同层次的形态构成:其一是以相对最少的投入、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消耗,下同,从略)获得等量价值效益(人生和社会价值效益,下同,从略)的原则方法;其二是以等量的投入、消耗获得相对最大价值效益的原则方法;其三是以绝对最少的投入、消耗获得绝对最大价值效益的原则方法;其四是在现有和理想化应有条件许可的限度内,以相对或绝对最少的投入、消耗获得相对或绝对最大价值效益的原则方法;其五是在没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的情况下,以相对或绝对最少的投入、消耗获得相对或绝对最大价值效益的原则方法;其六是在力求目标、趋向、境界、模式、状态与要素、结构、功能、过程价值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以相对或绝对最少的投入、消耗获得局部与全局、静态与动态系统整体相对或绝对最大价值效益的原则方法。六者形成既相互分异,又相互交叉、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由相对到绝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可分割、协同作用的系统整体。并且最优化相对的时间跨度越大,空间范围越广,其最优化的绝对性程度就越高;反之,其最优化的绝对性程度就越低。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语言最优化及其要义旨归与内容体系

语言最优化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最佳化,它是最优化在语言中的应用。语言最优化的要义旨归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深刻、恰当、动人的思想情感内容。语言最优化作为一种科学,虽然至今尚属空白,但语言最优化的现象却星点斑驳,由来已久。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圣典《左传》就将“立言”“立德”“立功”并称为人生“三不朽”,并且提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周易》则强调:“君子以慎言语”,“以言有物”,“言有序”,“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修辞立其诚”。《尚书》强调:“辞尚体要,不惟好异”。《礼记》主张“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情愈信,辞愈巧”。《论语·雍也》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汉代学者王充主张语言明快;认为“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王充《论衡·自纪》)。宋代文学家苏轼则主张语言含蓄,认为“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转引自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77页)。南朝文艺评论家刘勰、清代学者刘大木魁主张语言简炼。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中指出“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认为“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宋代文人颜羽则主张语言繁丰。他在《沧浪诗话·诗法》中指出:“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宋代文人李之仪、清代学者钱大昕则主张语言简繁结合。李之仪强调,语言应“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跋山谷书摩诘诗》);钱大昕认为“文有繁简,繁者不可减之使少,犹简者不可增之使多也”(《与友人论文书》)。语言学家吕叔湘主张,语言以“适度”“恰当”“自然”为最佳。他在《汉语修辞学》序言中写道:语言“有一个原则,贯穿于一切风格之中,也可以说是凌驾于一切风格之上。这个原则可以叫做‘适度,只有适度才能不让藻丽变成花哨,平实变成呆板,明快变成草率,含蓄变成晦涩,繁丰变成冗杂,简洁变成干枯。这个原则又可以叫做‘恰当,那就是该藻丽的地方藻丽,该平实的地方平实,……不让一篇文章执著于一种风格。综合这两个方面用一个字眼来概括,就是‘自然,就是一切都恰到好处。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转引自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序言第1、2页)。

在西方,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盛行的最大学问之一就是语言雄辩术。当时的思想家赫西俄德认为“朴实的舌头是人的至宝,翻转流利的舌头是人们最大的喜悦”;阿里斯托芬认为“唯有聪明人才善于把许多意思压缩在一句话里”。(《世界名言大词典》,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第634页)德国近代诗人海涅认为“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坟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认为“格言除非是荒谬的,它们应该是科学的精髓和实质”;美国近代作家梭洛强调“最富吸引力的格言也许并不是最机智的,而是最真实和最合理的”;英国当代文人政治家小巴特勒不仅认为最成功的一般语言者,是那些能使最少量的语言发挥最大作用的人,甚至认为“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能使最少量的谎言发挥最大作用的人”。(同上书,第632、651、652、641页)。

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闪烁着语言最优化的思想火花。只不过这些“语言最优化的思想火花”,不够自觉、全面、系统,有待发掘、清理、整合、补充、深化、提高、发展、升华。笔者认为,语言最优化,在明快与含蓄意义上,须依据语言需要而定,应明快的明快,当含蓄的含蓄,不拘一格,灵活制宜。在简炼与繁丰意义上,应当是:应简炼的简炼,当繁丰的繁丰,简繁适当,简而不失其意,繁而不至多余,一切以语言最大限度的优化作出发点,为归宿,为转移,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简炼与最低限度的繁丰的统一。通俗与典雅、平朴与华丽的语言最优化亦与之大同小异。

语言最优化的基本内容体系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是语音的最优化。它大致包括发音尽可能地准确、动听、形象、凝炼、感人,语气抑扬顿挫有致,尽可能地合情合理,最大限度地合乎语境、目的要求。其二是语义的最优化。它大致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含义明确,立意到位,用意恰切,语意丰满。其三是语法的最优化。它大致包括用字、遣词、造句、组段、谋篇、布局、表述尽可能地合乎语法要求,对词性、词语、词组、句子、句群功能了若指掌,运用自如。其四是逻辑的最优化。它大致包括概念定义、概念划分的最优化,判断的最优化,推理的最优化,证明的最优化,假说的最优化。其五是修辞的最优化。它大致包括狭义修辞的最优化和广义修辞的最优化两项内容。狭义修辞的最优化主要涵纳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格的最优化,即谐音、同义、反义、本义、歧义、演义、转义、语气、排疑、突显、均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粘连、顶针、双关、多关、含蓄、拆字、组字、仿造、反语、婉转、对照、照应、排比、层递、回环、映衬、反复、反问、追问、通感、褒扬、贬讽、创意、格言、警句、成语、歇后、引用、图示以及二者或二者以上的组合、套用的最优化和公文、应用文、科技论文、政论文、文艺作品等特殊修辞的最优化。广义修辞的最优化除包括狭义修辞的最优化之外,还包括体态、动作、表情语言修辞的最优化、修辞目标的最优化、修辞过程的最优化、修辞语境的最优化、修辞创新的最优化、修辞整体的最优化等。今人金兆梓认为“修辞学”的要务是:“教人以极有效极经济之言说文辞,求达其所欲之思想感情想象”;王希杰认为“修辞活动”的实质是“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序言第6、7页)语音的最优化、语义的最优化、语法的最优化、逻辑的最优化、修辞的最优化,五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语音的最优化、语义的最优化、语法的最优化侧重于语言尽可能地通畅的最优化,逻辑的最优化侧重于语言尽可能地正确的最优化,修辞的最优化侧重于语言尽可能地优美的最优化。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五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语言最优化的未来发展

基于语言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一般最优化的观念形态,鉴于语言最优化及其要义旨归与内容体系,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脍炙人口、令人拍案叫绝的格言、警句、优美诗篇,无不堪称语言最优化的典范。它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以其特有的形式,不同程度地为语言最优化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相信,随着语言科学自身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语言最优化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必将以其特有的雄姿屹立于世界语言之林,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最优化哲学研究”06JDB075的子课题,曲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现代汉语语法的最优化研究”的母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增订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张瑞甫.人生最优化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5]张瑞甫.社会最优化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张瑞甫.管理职能的通用最优化方略论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7]张瑞甫,张乾坤.人生和社会最优化与儒学相关理念探讨[A].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C].曲阜:孔子研究院,2008.

(张瑞甫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73165;钱荣英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 273165;张乾坤 山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猜你喜欢
内容体系最优化理论基础
小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再迈一步,实现教学设计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