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谍宇文虚中:姓宋还是姓金

2009-04-20 04:10含笑酒泉
百家讲坛 2009年21期
关键词:金国

含笑酒泉

宇文虚中是个很奇怪的人,他既在《金史》中有传,又在《宋史》中有传,而且两边对他的评价都还不低。也就是说,双方都认为他是自己人。在非常强调忠心的封建王朝,一个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人,真的能做到忠于两个敌对的朝廷吗?宇文虚中到底姓宋还是姓金?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考中进士,当过地方官,后被提拔担任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同知贡举,后来又升任中书舍人。

宋徽宗执政末期的宣和年间,为了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地区,朝中大臣王黼、蔡攸、童贯等人策划,准备联合金国,对辽国进行南北夹击,时任中书舍人的宇文虚中上书坚决反对。他认为,现在宋国和辽国一直保持着和平关系,一旦宋金联合灭了辽国,那么新崛起的强悍野蛮的金国,势必会借着胜利的势头南下进攻宋国,那么“以百年怠情之兵,当新锐难抗之敌;以寡谋安逸之将,角逐于血肉之林。臣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

收复燕云地区,是太祖、太宗都没有完成的伟大事业,宋朝君臣此时已集体陷入了建立超越先祖伟业的幻想中,所以宇文虚中这一番话在他们听起来相当刺耳。宰相王黼大怒,把他降为集英殿修撰。后来宇文虚中又连续“建十一策,上二十议”,结果都被压了下来。

1125年二月,辽国灭亡。十二月,金太宗完颜晟伐宋。很快就占领燕京及所属六州,准备进攻山西重镇太原。宇文虚中此时正和童贯在太原城内,童贯借口要向宋徽宗亲自汇报军情,带着宇文虚中逃回汴梁。到了京城,宇文虚中向宋徽宗报告了金国大举进攻,北方大批城镇沦陷的情况。宋徽宗忧心忡忡地问宇文虚中:“现在金人两路并进,该怎么办呢?”宇文虚中直截了当地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您应该先下罪己诏,然后革除政务中的弊端,以收回人心。”宋徽宗自己也清楚自己干的缺德事太多,官怨民怨都太大,于是命令宇文虚中草拟了一道罪己诏,发布天下。不久,他干脆把皇位让给儿子赵桓,即宋钦宗。

1126年正月,宋钦宗正式登基,改年号为靖康。而此时,金军在“三姓家奴”郭药师(先叛辽降宋,后叛宋降金)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宋都汴梁。钦宗一面派人四处调集军队进京勤王(宇文虚中被派督促西北军队勤王),一面在李纲的主持下坚守。但是,朝廷内部关于是战是和的争吵相当激烈,宋钦宗也摇摆不定,而此时金军已抵达汴梁城下。

不久,宋朝各路勤王兵马逐渐聚集在汴梁周围,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姚古的养子)等人也率兵赶到。

钦宗使者郑望之出城谈和,宗望(金太祖第二子)开出条件:宋给金军犒师金银绢采各1000万,马驼驴骡等万匹,尊金国皇帝完颜晟为伯父,遣返逃亡到内地的燕云等地的百姓,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国,派亲王、宰相到金国为人质,赔偿大量军费。这样苛刻的条件,郑望之不敢答应。于是宗望再次下令攻城,钦宗赶忙派李邺带着诏书出使金营,几乎接受了所有条件,还下令在汴梁搜刮金银,全部交给金军,并答应割让三镇,并把弟弟康王赵构、宰相吕颐浩等送往金营做人质。金军在大多条件都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撤军。

此时,主战派李纲则扣下了钦宗下令割让河北三镇的诏书,并安排姚平仲前去劫营,结果劫营失败,全军覆没,姚平仲也逃得无影无踪。金军再次返回,攻打汴梁。宋钦宗只得再次派人前往金营议和,结果没有一个大臣敢去。谁都知道,这时的金营上下,肯定是一片愤怒,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最后,宇文虚中挺身而出,接受了出城议和的使命。

在宋军勤王军队越来越多,金军粮草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金军得到割让三镇的诏书后,答应退军。退军前,大概觉得赵构不像王子,或者是和皇帝的关系还不够近,他们把赵构送回,要求另派亲王,于是钦宗改派肃王赵枢去做人质。

金兵第一次退去后,钦宗认为宇文虚中议和有功,任命他为签枢密院事。而此时文臣武将们却在金军退去后变得非常勇敢。李纲嘲笑宇文虚中说:“一走而为内翰(从太原逃回京城),再走而为大资(从勤王军中回到京城),三走而为枢密(从金营回到京城)。”于是言官们纷纷上书弹劾宇文虚中,说他擅自议和,割让三镇。钦宗也决定拿宇文虚中当替罪羊,不久将他免职。

第二年(1127年),金军再次两路攻宋,不久东京汴梁陷落,宋徽宗和宋钦宗一齐做了金人的俘虏,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不久,逃亡在外的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建炎元年,宋高宗赵构又把宇文虚中流放到韶州。金军在得知赵构登基,金国所立的张邦昌被杀后,立刻举兵南下,捉拿赵构。

建炎二年,被金军赶得四处逃命的赵构,下诏寻求愿意出使金国的人——名义上是去迎接被金军掳走的徽、钦二帝,实际却是去谈投降条件。此时,宋、金两国仍然处于战争状态,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宇文虚中再次站出来应诏。于是宋高宗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和祈请使,以杨可辅为副使,一同出使金国。

但金国对宇文虚中的到来却根本不感兴趣。和谈,对不起,我们打得正高兴,还准备抓住非法登基的赵构呢;迎接徽、钦二帝更不用想,如果抓不住赵构,我们还要留着他们做人质呢,所以你们还是请回吧。使团的其他人都回去了,可是宇文虚中决定留下来。他对金人说:“我奉命来迎接二帝,不接到二帝我绝不回去。”金国人也不管他,于是他独自留了下来。

此时的金国,占领了辽国和宋的大量地区,这些地区的主要居民都是汉人,所以需要大量的汉族官员。而宇文虚中才华出众,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宋朝又担任过高官,所以得到重用。他从翰林学士做起,后来任知制诰兼太常卿,被封河内郡开国公。后来,金国立金太祖《睿德神功碑》——此碑由参知政事韩防作文,翰林承旨宇文虚中书写。翰林待制吴激题篆额,宇文虚中因此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金人称他为“国师”。

但宇文虚中曾给家人写信说,在金国当官是被追的,自己对宋朝依然忠心;在给妻子的信中,他说:“惟期一节不负社稷,不愧神明,至如思念君亲,岂忘寤寐,俯及儿女,顷刻不忘。”他还曾写下许多表明此类想法的诗句,如《在金日作(三首)》写道:“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在诗中,他以苏武自许,但许多被拘留在金国不肯在金国做官的宋朝士大夫却因为他在金国做官而看不起他。

宇文虚中的官越做越大,接触到了大量金国的政府文件,不仅了解到很多金国内部斗争的情况,而且知道许多在北方做官的汉人中,有许多对金国不满,于是他开始偷偷地结交这些人,

建立自己的人事和情报网络。高士谈就是其中之一。高士谈,字季默,北宋名臣高琼之后,此时也在金国做官,任翰林直学士。

当然,由于宇文虚中做的是秘密情报工作,所以很多北来的宋人不了解其中内情,看到他在金国官越做越大,非常鄙视他。洪皓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洪皓,字光弼,政和五年进士,《容斋笔记》作者洪迈之父。宇文虚中在金国开始做官不久,宋朝新的求和使者洪皓也到达金国上京。洪皓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志向非凡。洪皓奉命出使云中,去和当时的金国实权人物宗翰讲和。此时宗翰已经立了宋朝降臣刘豫做了齐国的皇帝,于是他让洪皓去齐国做官。洪皓宁死不从,宗翰一怒之下准备杀了他,多亏有人讲情,宗翰才把他送到上京附近,交给自己的亲信完颜希尹看管。完颜希尹很敬重洪皓,让他做儿子的老师。

洪皓到了上京,宇文虚中很快得到了消息,他会见洪皓,并且向金国方面推荐洪皓,但洪皓是那种“忠臣不仕二主”的人,个性耿直,坚决不肯答应做金朝的官,而且还公开表示看不起宇文虚中。

洪皓主要干的其实也是间谍工作。他打听被掳到金国的皇族人士的消息,然后派人把这些消息传回南宋朝廷,同时把南宋朝廷的消息传给宋徽宗、宋钦宗等。皇统初年(宋绍兴十一年),他甚至拿到了宋徽宗和韦太后的亲笔信。他还派人把大量的金国内部情报和动态送到南边去。但宇文虚中不同,他干的是上层的、秘密的间谍工作。他送情报的方式十分专业,花样繁多。他曾经以离合诗和符录隐语的方式向南宋朝廷提供情报,还有一种方式是密码信(以樊书经文寄季弟南阳公及龙图公),当然也少不了当时经常使用的秘密送情报的方式——蜡丸书(公复以蜡书潜言虏中事)。而且,他还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宗干除掉了对宋朝为害最大的宗翰。

每次金国朝廷讨论南侵的时候,宇文虚中都说南征费钱费力,极力阻止南征。这时候宗干和宗弼已经完全掌握了朝政。宗干任用的主要汉人官员是辽国的降臣韩企先和韩防,宇文虚中和他们共事,意见肯定能影响到他们。而且这种舆论,很容易引起朝廷中那些不喜欢打仗的文人,或者想过安稳日子的女真武将的共鸣。所以宋朝议和使者王伦回宋后,说:“虚中奉使日久,守节不屈。”此时,宋高宗还特地下令要福州地方官要多多照顾在福州担任转运判官的宇文虚中的儿子宇文师瑷。

皇统初年,宗干去世,宗弼(即金兀术)掌握金国朝政。并在皇统二年向宋国索要在金国做官的字文虚中、张中孚、张中彦、郑亿年、杜充、张孝纯、王进等人的家属。而在《宋史》中对这件事情的描述是:“桧虑虚中沮和议,悉遣其家往金国以牵制之。”按常理,宇文虚中一直反对金国南攻宋国,主张金国和南宋议和,但为什么秦桧反而害怕宇文虚中破坏议和,要把他的家属送往金国呢?

原来,此时的军事态势已经朝着南宋有利的方向发展。首先,在陕西、四川,南宋军队接连击败宗弼的进攻,稳住了川中形势。1139年(宋绍兴九年)六月,宋将刘镝取得顺昌大捷,随后宋军展开反攻,岳飞一部甚至进攻到离汴梁只有45里的朱仙镇,战争形势对南宋非常有利。宗弼虽然几次进攻南宋,但南宋军队越战越强,金军的进攻越来越无力。宗弼终于意识到金军已失去绝对的军事优势,于是改变策略,开始想讲和。而身在金国的宇文虚中对这种情况非常了解,所以他建议南宋朝廷不要急着议和。

但宋高宗却不想再打下去了,非常希望和金国讲和。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他被金军打怕了,当年他被打得一路南逃,甚至一度逃亡到海上。二是在战争中,各地武将的权力越来越大,军队已经有“吴家军”、“岳家军”等称呼,他害怕最后形成军阀集团,威胁到皇帝的位置。三是金国威胁说要放回被俘虏的高宗之兄、宋钦宗赵桓。在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立钦宗为帝,这也是对宋高宗最大的威胁。所以,在金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宋高宗和金国议和,并按照议和条件,于1141年(宋绍兴十一年)杀掉了岳飞。

皇统二年,宇文虚中得知宗弼向南宋索要自己的家属时,曾拜托南宋使臣王伦密奏高宗说:“若金人索取我家属,就说我的家人已经被乱兵所杀。”宇文虚中的儿子宇文师瑗也上书宋高宗,请求不要把自己的家人送往金国,结果宋高宗和秦桧全然不理会。在秦桧的亲自监督和催促下,宇文虚中的家属被一个不漏地送到金国。

皇统六年四月,金太宗之子宗固为太保,接任右丞相兼中书令。六月,宇文虚中和高士谈被杀,全家百余口也被活活烧死。

宇文虚中被杀,《宋史》和《金史》中所记载的原因差不多,都说他恃才放旷,看不起女真贵族官员,喜欢说他们是粗人,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他们故意千方百计地找宇文虚中的茬。当时皇宫许多宫殿的名字都是宇文虚中取的,他们就说宇文虚中给宫殿取的名字,暗含讽刺之意。然后是杜天佛留告宇文虚中谋反,于是这些人就罗织罪名杀了他。至于到底谁要宇文虚中死,书上没有说。

宇文虚中死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很古怪。据说有关部门告字文虚中谋反,说他的图书等都是谋反工具,宇文虚中说:“判我死罪没什么,但如果说图书都算谋反工具的话,南来的士大夫家家都有,高士谈家图书比我家的图书还多,难道他也想谋反?”于是有关部门就认定高士谈也想谋反,把高士谈也一起杀掉。

金、宋两方似乎都对宇文虚中的死因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在宇文虚中死后,两方的反应却差别很大。《金史》的宇文虚中传里,开始对宇文虚中评价很高,认为他被杀很冤枉,却在他传记后的“赞”(评论)中说宇文虚中出使金国,“朝至上京,夕受官爵”,并且说:“此岂‘行己有耻之士,可以专使者耶?二子(宇文虚中和王伦)之死虽冤,其自取亦多矣。”显然对宇文虚中颇有轻视不满之意。

《宋史》中的记载则十分耐人寻味。宇文虚中死后,宋廷为他做了三件事情。一件是宋孝宗淳熙年间,朝廷宣布追赠宇文虚中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肃愍,并赐庙号仁勇。第二件事是由于宇文虚中全家被杀,没有后代,宋孝宗命令宇文虚中的同族字文绍节过继给宇文虚中之子宇文师瑗。第三件事是开禧(宋宁宗的年号)初年,宇文虚中被加赠少保,赐姓赵氏。加赠少保,已经是殊荣,赐姓赵则很明显地说明,宋朝方面认为字文虚中始终是忠于宋的。

《金史》中载,宇文虚中被唐括酬斡家奴杜天佛留告发谋反,四个月后,因查无实据,所以被“以图书谋反罪”杀掉。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也说得通。宇文虚中于二月被告发。四月,金太宗之子宗固被任命为太保,接任死去的韩企先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宗固属于保守派,在金朝前期斗争中,其兄宗磐被宗干联合完颜希尹所杀。韩企先、韩防、宇文虚中的后台就是宗干,此时韩企先已死,由于宇文虚中看不起女真贵族,说他们是粗人,加上他曾参与宗磐被杀一事,所以“粗人”宗固非常恨他,于是找借口杀了他。很明显,杀

猜你喜欢
金国
白果蒲桃木材解剖特征分析
男子32年骑摩托带母亲游遍大江南北
岳元帅看马识敌情
一箭双雕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剪窗花
浅析金国少数民族包装设计的特点
牵牛花
洪迈的“摆头”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