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循环型社会研究

2009-04-21 03:59段洪波韩晓杰
当代学术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发展

段洪波 韩晓杰

我国正在走一条赶超型的工业化道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未经历过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发展经济。现有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文章总结介绍了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发展和谐循环型社会的主体,建设和谐的循环型社会的原则,提出了构建我国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建议。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世界各国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的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一、循环型社会(Recycling-based society)的内涵

循环型社会就是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它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原则,通过实现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的运行机制,到全社会各层次主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全方位的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的转变,达到以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为核心,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高效、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日本2000年出台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法》,其中对循环型社会的定义、循环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循环基本法中所指的循环型社会是一个“大力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费,竭尽全力减少给环境造成负荷的社会”。

循环型社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社会。首先,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按照生态规律来确定人类活动的方式。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就是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美国生态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从破坏生态的经济转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一生态经济,有赖于我们经济思想经历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这就是认识到经济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有调整经济使之与生态系统相契合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而这种经济思想上的革命,需要整个社会的变革作基础。一个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是不会盲目地发展经济而置环境于不顾的。其次,循环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和万物共同的财产,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资源环境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个人不仅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承担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虽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谐问题。难以想象一个矛盾重重、各阶层之间严重对立、人人只追求私利而相互倾轧的社会能够促成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达成某种共识与行动。同样,只要社会明显存在着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或环境特权而牺牲或破坏公众或其他人的环境权益和生存发展的权利,就不可能实现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社会和谐的问题可以适用于国际、国家和区域乃至社区等各个层次。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和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要统筹兼顾政策、法规、制度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综合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通过协调人类社会的和谐来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循环型社会的显著特征。因此,循环型社会的目标不仅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应该体现包括社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在着力解决资源、环境与人口问题的同时,也要处理好社会内部局部与全局、国内与国际、经济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关系整体协调、平稳运行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和谐的循环型社会的原则与主体

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核心是物质资源以及能量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本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所谓“循环”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为原则,在国民经济生产和再生产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使用和消费)不断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1、循环经济的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准则。针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组、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耦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2、构建循环型社会的主体:政府、企业、公众。政府是引导发展循环型社会的第一推动力,强制性的措施是发展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引导与强制作用相结合,会使循环型社会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点和作用力。而企业是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的关键。向循环型社会转变,企业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支撑体系,我国当前企业急需建立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还要实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如使用ISO 14000管理生产,来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水平。

发展循环型社会除了政府提倡、企业自律外,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因为只有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提高后,就可以发挥其监督作用,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实施效果。

三、和谐的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思考

(一)和谐的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思考

1、发展战略: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国,既面临着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一些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因此,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今后不能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而必须从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发展等各个环节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

2、机构框架:合理的物质循环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打通物质循环的多种渠道,尤其是资源回收产业的建立和完善(包括资源信息网络和资源回收网络机构)。我国发展循环型社会应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排放为目标。建立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生产结构;建立以节地、节水和节约化肥、农药为中心的生态化农业结构;建立以节省能源为中心的无污染型的交通运输结构;建立以可持续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回收

系统,把其发展成为一项产业,势必会大大减少原材料的采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运输量和处理量。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延长原生资源寿命,降低环境污染,达到可观的经济、社会效应。

3、运行机制:社会机制;政策、立法、宣传教育、科技开发等机制;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经济杠杆。传统的发展观念,人们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造成经济虚假繁荣背后的生态危机。因此,我国要构建循环型社会,就必须先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使经济、社会活动有章可循;并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经济的运行模式,调整市场的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灵活运用完善后的经济杠杆,并以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开发为辅助,为构建循环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构建和谐的循环型社会的建议

1、加强生态道德观念建设,树立全民循环型社会意识。目前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其实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问题,也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

构建循环型社会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言传、教育和培训,把与构建循环型社会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改变公众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提高对再生产品的认可度,提倡绿色消费。

2、构建促进循环型社会的法规体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有效地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纵观发达国家政府构建循环型社会的做法,首先是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使政府各项政令和措施有法可依,生产者和消费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我国已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是构建循环型社会在法律力方面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当前我国环保法律仍然是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的思想产物,过分强调污染发生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有限,因此在立法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3、加强政府引导,为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提供政策保障。循环型社会要求实行清洁生产,而清洁生产不是个别企业的行为,是全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的一项长期战略。由于清洁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带来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当涉及到单个企业时,推行就会受到阻力。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利用政策导向和经济杠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循环型社会经济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比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间接的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应完善财税政策,适当减免其应交的资源税和部分所得税,甚至返还一定比例的营业税,以此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还应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当企业遇到资金问题时,政府应通过资金激励机制,加大对企业的金融信贷、环保补助和社会融资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并且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型社会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4、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构建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技术层面上,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三是资源再生率不高。无论是单位GNP资源、能源消耗率,还是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都与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资源消耗的源头减量化),而工业物质的循环效率是整个循环社会的核心。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继续加强过程分段治理和末端治理的同时,重点从源头人手,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从生产的源头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