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2009-05-04 04:48沈万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沈万军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对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8-0040-02

新课程改革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另外,新理念还强调高中课程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努力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在这里笔者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优化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这节课究竟学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根据情况采用热点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材料导入法等,从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形象比喻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时,学生常常分不清楚先开主机还是先开显示器。我们可以把显示器比喻成人的眼睛,把主机比喻成人的活动。那么,启动过程的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就能形象生动的比喻成早上起床先睁眼,然后活动。关闭过程的先关闭主机,再关闭显示器,就可以比喻成晚上睡觉先干完事情,再闭眼。再比如:在讲网络中计算机的IP地址时,可以把IP地址比喻成电话号码。在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会有一个IP地址,就好比在电话通讯中,电话用户是靠电话号码来识别的。

3.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如果从学生个体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组成”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拆开主机箱,认识机箱的内部构造,看看什么是硬盘,什么是主板,什么是内存条等等,这样学生们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再比如:过节赠贺卡是中学校园里的流行,生日卡、圣诞卡、新年卡等等种类繁多。在学习“图文混排”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制作贺卡,从而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图文混排的要点。

4.竞争激励

竞争往往带来动力,在学习PowerPoint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幻灯片作品的制作,最后评选出优胜组;在汉字录入的学习中,可以举行汉字录入比赛;通过这种竞争方式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二、实践中获取新知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因素,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考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和高考基本上没有联系或者很少,正因为如此,学生表现出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我们不能一下就改变学生应试的观念,但是我们可以顺水推舟,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结合来设计课程,让他们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知道,信息技术不是没有用,与高考科目不但没有冲突,而且能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从思想上重视这门学科,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教学情景创设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很关键。教学情景是真实生活的缩影,它接近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它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良好的教学情景能让学生融入真实的情景之中,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教学情景的创设应把握好如下两方面:

一是根据需要设置情景。首先,教学情景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的,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设置;其次,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在发展区之内。

二是情景设置应多样化,内容形式不拘一格。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情景。趣味性的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过程中学习;悬念式的情景让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矛盾冲突式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在强化已有知识的同时建构新的知识。

三、合理安排座位,由师生教学到生生教学

计算机操作课与其他课相比最直观的一个区别就是学生的上课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大多比较兴奋,学生座位不可能像在教室里那样安排。座位的安排办法大致有两种可供选择:(1)由学生自由选择座位;(2)按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交叉坐。其中,第一种方法自然大受学生欢迎,他们可以自由组合,平时关系较好的学生必然坐在一块儿。这种方案,恐怕只有少数学生之间会在学习上起到相互促进作用,而大多数学生之间可能就会带来负面效应:即邻座的学生间因讲话较多而开小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此时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按学生们实际掌握水平、理解接受能力交叉安排座位,既能使学生从不必要的个别辅导中解脱出来,又能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Word2003授课时,学生设计“学校报刊”,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对文字的修饰”、“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等一系列认知目标、操作目标,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

四、利用网络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指导作用。Internet上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建构主义式教学环境所要求的情景、会话、协作、意义构建等要素。

例如在网页制作章节学习结束后,笔者曾经以“爱护环境”为主题发动学生展开了一次网络探究式活动。笔者把班上学生分为两个组,要求每个组各自建立一个网站并在网上发布。每个组设置一个组长,然后每个组长根据教师的要求再把自己的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为了方便材料储存和汇总,笔者在教师机上新建了两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只有相应的组员才有读写权限,为了方便校内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本人还利用IIS发布了一个校内BBS。刚开始学生们还满足于小范围的交流讨论和材料收集,后来,为了更广泛地收集材料和获取更多的技术援助,学生们有的加入了相关的BBS,有的加入了相关的QQ群,有的学生通过E-mail向专家求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教师会根据情况进行集中指导和释疑。两个星期后,两个组都成功地发布了自己的网站。从两个组制作的网站来看,学生们把原先的主题进行了升华,一个组的主题是“保护公共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另一个组的主题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次活动,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应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终培养出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