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2009-05-13 08:09李世雄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创新能力思想

李世雄

思想品德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与其他课程一样,不是理论的说教,而是激发课堂兴趣,渗透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政治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是创造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成功的教学活动应当是充满快乐和创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的需求,基础知识是学生形成能力和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认真钻研教材,勤于积累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意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索取,并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分析问题也才能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生产力飞速发展”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内容、标志、意义,准确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从科技革命的意义中,引出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的两个方面找原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质疑启发,从中得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才能发展生产力。这样启迪学生的思维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

政治课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不迷信权威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情景必须倡导质疑。“质”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对牛顿定律产生怀疑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由此可见“以科学批判力为根据的质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一种可贵的思想品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设问,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如在教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环境问题”时,让学生大量列举我国或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的症结,这些环境问题发展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只有找出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才能设置问题情境,从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教师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设问,标新立异,创造性地解疑,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尊重个性创造,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创新看法应予以充分肯定,才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拓宽知识领域,扩展思维空间。实践证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使课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明辨是非、创新实践,因此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创新潜力

现在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和实践中努力探索,积极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常教常新,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品德课创新能力思想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阿吾(一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