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变化

2009-05-13 08:09崔振清
都市家教(教育交流)·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改

崔振清

摘 要: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学有了很大不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变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与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教育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事实证明,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新课改对高中地理课程带来的变化: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改变

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都和以前的课程标准有所区别。另外,新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也和旧课程有比较大的区别,现在课程的标准相对比较简单。新课程标准确实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可是我对新课标还是有点疑惑:(1)无论什么时候教育学生,都要从实际出发,新课标注重课堂内容的活跃、学生的兴趣、师生的互动,但是学生最终面临的是考试,如果试题比较难,他们会认为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太浅,对考试的意义不大。到时候怎么教学呢?(2)如果每堂课都需要按照新课标的方法备课,对于老师来说将面临一个巨大的考验,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课改成功,成为学生们喜欢参与,喜欢学习的课程呢?

2高中地理教材的变化

(1)新教材图文并茂,栏目多样,强调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分析,注重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新的高中地理教材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地图;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新教材不仅大量注入了反映时代特点的文章。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且还注意到了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和教育水平的差异。

(3)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过程的变化

首先,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在新的教学中,一般来说会觉得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其次,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相应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该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而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挖好沟,引好水。

4新课改迫使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

(1)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被学生的自学、讨论、合作所取代。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问题让学生自己提,文章让学生自己读,板书让学生自己写,结论让学生自己下等等。总之,学生能说的话老师尽量不去说,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尽量不去做。这样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且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学会与大家一起学知识。

(2)传授知识不再拘限于课内,还延伸到了课外。也就是一个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中应该注重“地理教师”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这样,同样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地理,拓展知识。以往的地理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殊不知,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地理的课堂。

5新课改也要求有一个新的评价方式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多元化的评价系统,应该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同时,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应用多种方法让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理解新课改,学习新课改。为我们实施新课改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学好知识,以便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课改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