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2009-05-14 03:29蒋元涛
管理与财富 2009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传统文化

蒋元涛

【摘要】:毛泽东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民族根基。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形成了其丰富的建党学说。

【关键词】:毛泽东;建党思想;传统文化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融合中国固有的民族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原理,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党的思想建设和党的三大作风建设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一、党的思想建设

1思想上首先入党与“正心”“诚意”的思想传统《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思是说,要想使美德显明于天下,就要治理好国家、家族以及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但最关键在于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这种做大事必先正其心、诚其意的思想,从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中就可以看出他受了这种优良传统的影响。他曾说:“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了思想这种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对于我党取得革命胜利是至关重要的,从而批判继承了古代“正心”“诚意”思想,提出了首先从思想上建党的学说。

2重视党员平时的修养与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度,传统道德文化积淀深厚,重视“修身”即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古人把修养,完善自身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德治思想贯穿始终,以至发展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之“三不朽”说。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这—优良传统的合理内核,十分重视道德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重视和加强党员道德修养的思想,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精神,又是对它的超越。毛泽东建党思想中的德是无产阶级的“德”,毛泽东提出的加强党员思想道德修养,则是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需要,适应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正如他所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3党的思想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实事求是”这一术语最初见于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其中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缮本,必为写好与之,留其真”。他指的是西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研究古籍文献采取尊重事实,务求其真的严谨治学态度。清代顾炎武、曾国藩则大力提倡一实学”,主张“经世致用”。他们讲求“实事求是”的立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代表了中国古代那种治国理政注重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继承了该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二党的三大作风建设

1密切联系群众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

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汉初期的思想家提出了“民无不为本”和“民为政本”的思想,谆谆告诫统治者:“民者,万世之本”。唐太宗更是把“君舟民水”当做口头禅,并得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以民为本”的经验教训。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用作我党的借鉴,在反对宗派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观点。

2理论联系实际与博学笃行的文化传统

《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说法。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畴。历代思想家都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对知行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H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难知易”等多种现点。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的各种见解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所谓知行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知行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结合,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尤其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他把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同中国古代“知行统一”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他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3批评与自我批评与传统文化中的“自省”和“内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毛泽东批判继承了古人“自省”、“内省”的修养方法,号召共产党员到革命实践中去发现并克服自身的缺点,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完善自我。同时提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第一,坚持正确的立场。第二,批评要通过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注意疏导,话要讲得恰如其分。第三,在开展批评时要持两点论,对人对己都要一分为二。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可以说是对古代单纯的“自省”和“内省”思想的一种超越。

猜你喜欢
毛泽东传统文化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