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探析

2009-05-18 02:41
西安社会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

孙 鹏 李 鹏

摘要: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点,也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他没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专著,但他的著作和文章中确实有非常深刻的包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论述,研究这些观点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同样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16-02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他没有关于教育思想的专著,但他的著作和文章中确实有很多非常深刻的和非常重要的关于教育的论述,其中就包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论述。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早在1929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所写的决议案中有这样10条: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解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虽然这十条教授方法并不是直接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但这其中所体现的哲学理念却值得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同样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主旨。在当今社会,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说的教育其基本场所便是学校,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帮助其提升道德情操以及培养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等等。同样,教育手段也成为衡量促进人是否正确发展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同志于建国之初的1950年6月19日给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的信中强调:“要各学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针对旧中国国民党长期反动统治的结果。学生体质孱弱,患病者很多。但解放以来。各地未能注意这个问题,因此造成公立学校之体格最差,大学比中学又差的现象严重存在。1951年1月L5日,毛泽东在给马叙伦的信中两次强调这个问题,从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是特别重视青少年的教育方式问题。在他看来,仅仅是知识的获得并不能代表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他就足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是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由此看出,人是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人不是机械的适应自然和人类礼会,政造自身与改造世界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如果只将人类社会的知识财富注入式的强加入人脑之中,久而久之,使人成为一个机械的陈旧的存储器,那样便会抹杀作为人所具有的重要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这就更谈不上发展和进步了。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到教育方针问题:“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德育

关于德育,毛泽东在1957年3月7日,在普通教_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学校要大力进行思想教育,进行遵守纪律,艰苦创业的教育。学生要能耐艰苦,要能白手起家。我们不都是经历困难的人吗?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我们以后对工人、农民、士兵、学生都应该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校中要提倡一种空气,教师和学生同甘共苦,一起办好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使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德育不同于智育和体育,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阶级性。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德育术语“阶级教育的”范畴,体现的正是统治阶级的精神意志。所以说“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他还认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应当在日常生活生产斗争中从成年人那里获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只有在实际活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无产阶级也“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

智育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说:“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的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科学是客观世界的真实的反映,是正确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和r"具。马克思毕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科学工作。恩格斯特别称誉他为“科学巨匠”,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将社会主义奠基于科学之上。用科学来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及解放的道路条件。科学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正确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和工具。“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再生产科学,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的劳动时间是无法比拟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克服劳动者单一方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意就是要求科学与劳动完美的结合起来。科学对于最初的劳动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促进性。

体育

体育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关怀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及其后代的身体健康出发,这是和历史上剥削阶级教育体系中的体育根本不同的一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地批判了杜林的以劳动代替体育,否定体育的错误论调。毛泽东一生都爱好体育锻炼,尤其喜欢游泳和登山,在他看来,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意志,而且还可以与紧张的学习工作相协调,相互促进,提升人的全面素质。青年人是受教育的主体,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写过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强调了体育锻炼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1953年6月30日,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讲到:“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尤其是上四岁到十八岁的青年,劳动强度不能同成年人一样。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不然他们就不高兴……总之,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有些领导同志只要青年工作,不照顾青年的身体,你们就用这句话顶他们一下。理由很充分,就是为了保护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长。”我们从毛泽东关于教育包括体育在内,以及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要求把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的言论中,可以了解到他关于在人的发展中赋予了体育以重大的意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毛泽东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方法。他在审阅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教小组组长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时加写的两段文字中这样写道:“儿童时期需要发展身体,这种发展要是健全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这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这二者向智育是连结一道的。二者都同从事劳动有关。所以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总结以上所说,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马克思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他关于科学共产主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