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能力”还是“重学历”

2009-05-21 05:31
魅力中国 2009年1期
关键词:李俊高学历学历

张 琦

据报载:在一家人才市场,一位男青年到企业的招聘台前应聘,当工作人员得知他有博士学历时,竟一口回绝。事后,这位工作人员说,我们要的是高能力,不是高学历。只因学历高便被企业拒之门外,这家企业“高学历没有高能力”的错误认识,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的谬论。

诚然,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现实生活中,确有个别离学历的人,只懂书本知识,缺乏实际能力。难以适应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但任何事都不能绝对化,更不能以个别现象否定高学历者的高能力。相对地说,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毕竟,他们多读了几年书,多学了一些知识,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为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即便有的缺少实践经验,但只要经过一两年的工作锻炼,水平便能更好地发挥,成为企业不可多得的人才。同理,低学历也不等于低能力。前段时间,肆虐互联网多时的“熊猫烧香”电脑病毒大案终于告破,该病毒的原始制作者李俊及另5名嫌疑人落网。这是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引人注目的是25岁的主犯、网络天才李俊,2004年中专毕业后曾多次到北京、广州寻找IT方面的工作,但均未成功。为发泄心中不满,他开始尝试编写电脑病毒。虽然“熊猫烧香”让千百万网民深受其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但透过相关报道却让人对李俊的作案动机叹息不已。且不去争论李俊是否天才,至少他应该有能力胜任他求职的某些岗位,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单位都没有给他一个机会?恐怕还是社会上歧视低学历片面的用人观在作怪。在本科生都受到学历歧视的今天,一个中专生要谋一份技术工作,谈何容易!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充斥职场,媒体虽对此反应强烈,年复一年却依然不能改变用人单位的这些错误观念。

知识与能力应该是成正比的。试想,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低学历者,能参与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吗?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天吗?一个没读过书的人能適应企业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吗?因此说,唯有高学历、高知识的人才能从事高科技的工作。事实上,一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立体的,应该是能够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科技的进步、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既需要攻克“庞加莱猜想”的数学家,需要发送“神六”上天的科学家,也需要群星璀璨的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说,我们既需要高学历人才,也需要高能力人才。

以高能力拒绝高学历,实际上是对高学历的歧视,是以偏颇的眼光、妒忌的心态看人才。有的企业从经营者到中层干部大多没有高学历,担心引进了高学历人才不好管理,甚至害怕高学历人才抢了自己的饭碗。于是,干脆来个“武大郎开店”,把比自己学历高的人统统拒之门外。而有的企业则是患了“近视眼”,觉得企业没有高学历人才照样能发展,没有必要引进高学历人才,看不到形势在发展,看不见高学历人才的优势。满足现状。今朝有酒今朝醉。与之相反,以低学历拒绝高能力,实际上又是对低学历、高能力的歧视,也是以偏颇片面的眼光看人才。市场上有关求职的指导书往往都是畅销书,而用人单位的领导却很少有接受用人知识方面学习的自觉性。在人才使用方面,许多平日以“和国际接轨”为荣的领导却变得“传统”起来,固执地按他们自己对于“人才”的错误认识去选人。以往,许多人以为用人要领的错误只是用人单位自己的事情,用错了人、遗漏了人才大不了只是影响了自己的发展。现在许多事实让人们了解到,企业用人观也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如果大多数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都陈旧到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这种观念势必影响社会和谐,制造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由于歧视低学历,而导致中专毕业的网络天才李俊编写电脑病毒报复社会的个案,就很值得令人深思。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没有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企业就不可能长出腾飞的翅膀。尤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高学历人才,企业只能老牛拉破车,不仅没有快速发展的希望,而且会远远落在别人后面,用不了几年就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海尔集团之所以不断推出高新产品,稳占欧美市场,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尖技术人才的作用,他们不仅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而且十分注意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

据《人民日报》载:今年初重庆市技校新生中。有346人持有大专以上文凭。上完大学后接着花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去拿技术的“中等学历”,揣着一张大学文凭,又回到中专重新学手艺。这是学生们顺应市场需求,主动充电,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值得肯定。同时,它也是对社会上流行的“学历崇拜”、“文凭至上”观念的一种纠偏。它至少向社会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学历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用敲门砖。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不仅仅是重庆的个案,在天津、浙江等许多地方,不少大学生也曾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当大学生面对就业困境选择“回炉”时,就有必要对一些专业的定位和育人模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进行反思。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如何统筹规划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调整培养规模,做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无疑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李俊高学历学历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膨胀学历
A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n Classroom
我的暑假我做主
知识无力感
香港《明报》香港“师奶”愈来愈高学历 叹困家中“浅水浸蛟龙”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
日本需加强保育措施促进高学历女性职业发展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