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与企业理财风险控制

2009-05-31 08:03王大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3期
关键词:次贷危机风险控制

王大友

提要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并不局限于美国本土,各国股市、债市、汇市及各类相关衍生品市场等也随之产生联动,形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方兴未艾的中国企业理财也遭受到池鱼之灾,预防和控制企业理财交易风险成为当前必须关注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企业理财;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3文献标识码:A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一、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2008年9月随着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公司遭遇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改组企业业务并出售旗下资产以融资,美国华尔街就像发生了“金融海啸”,并迅速席卷全球资本市场。从表1可以看出:部分国家、地区的股票指数缩水较大。例如,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跌幅超过50%;德国指数跌幅接近50%;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股指跌幅接近1/3。(表1)

(二)对世界金属、能源、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股市大跌,世界主要资产市场的价格随之下跌。黄金价格跌到了2007年同期的水平,较最高点下跌了26%左右;铜期货跌了40%左右;石油期货下跌一半左右,农产品也有20%~30%的跌幅。(表2)

所有这一切使得企业财富随之大幅缩水。2007年底全球前十大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7,249亿美元,而2008年10月底的前十大公司总市值仅为21,763亿美元,缩水幅度超过40%。

二、企业理财在国内、国际市场的表现

(一)企业理财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无限。虽然企业理财资金仍有较多限制,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中也涌现出一些颇具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的“点金”公司企业理财计划、工商银行“债市通”法人理财品牌和兴业银行的“财智星”企业理财计划。以招商银行和工行为例,企业理财产品销售额分别超过475亿元和670亿元。虽然目前企业理财产品规模较个人理财产品有一定差距,然而从发展迹象上看差距在快速缩小。从经验上看,企业理财产品的规模应该是个人理财产品的2~3倍,因此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二)次贷危机发生,企业理财损失惨重。近来,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扩散,部分企业理财失败的事例屡屡发生。(表3)

(三)企业理财失败的原因分析。总体来讲,企业理财失败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很难发挥正常作用。一般情况,每个从事理财交易的企业都会具备一套完整的控制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但经常因为人为因素而很难发挥作用。比如,中信泰富澳元投机的失败,竟然是董事长的女儿违规交易而引起的,可见部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2、过度投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与投机在交易上并无本质区别,套保在防止价格反向运动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失去因正向运动带来意外收益的可能性。而投机有时能带来巨额利润,诱惑企业放弃套保宗旨,或不严格执行套保方案,在市场方向突变或判断失误时造成亏损。例如中信泰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都存在着过度投机现象,以至于损失惨重。

3、行情误判。企业因为错误判断未来的行情走势,导致损失惨重的例子比比皆是:2008年2月,碧桂园公司宣布发行可转债融资,并将融资的一半金额19.5亿港元作为抵押品,与美林国际订立了一份以现金结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协议。根据协议,若最终价格高于初步价格,则公司将向美林收取款项;若最终价格低于初步价格,则美林会收取款项。由于2008年上半年次贷危机影响,亚太地区股票市场一路下行,以2008年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该股份掉期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4.428亿元。据一些分析师分析,由于澳元汇率2008年早些时候表现强劲,对于那些不想因人民币升值而使自己外汇资产相对缩水的中国公司来说,将外汇兑换成澳元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中铁称,作为给其在澳投资项目提供资金的一项措施,它持有了约值15亿美元的澳元结构存款,但到这笔存款9月底到期时其价值已经缩水。

4、外部监管缺失。目前,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境内、外理财业务的监管,没有法律的明确规范,并且由于企业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企业理财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和监管经验。在企业理财失败的事件中,没有看到任何监管者的影子。

三、关于企业理财风险控制的思考

(一)企业应时刻保持风险意识,不断进行风险评估。鉴于理财交易工具的波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很大的财务杠杆性等特征。企业应时刻保持谨慎态度、风险意识,预估理财交易的风险。一是关注理财交易决策部门领导对风险的态度,因为决策者如果偏好冒险,那么企业从事的理财交易的风险水平往往偏高;二是了解企业理财交易的目的,一般来讲,套期保值、投资、投机的风险排列是从低到高的排列,清楚企业交易的目的,就可以把握交易的风险级别;三是了解企业从事理财交易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决定了交易的安全程度;四是时刻关注理财交易工具的基础工具、商品市场的现时和潜在变化,把握市场的变化现时和潜在趋势,评估所持有理财交易合约面临的风险方向,一旦发现有潜在或现时风险,应及时向决策部门或董事会提出预警报告。

(二)企业应完善决策程序。长期以来,国内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企业对自有资金或者募集资金的使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理财交易决策权尚未被合理分配,决策的风险和责任缺乏承担机制。董事会甚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自行决定将数额巨大的资金用于理财交易,无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授权,而监督并制约董事会投资权限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沦为“花瓶”摆设,普遍未发挥应有作用。对于决策违规或决策失误的相关责任人员,我国法律尚未建立健全民事责任追究机制,这实际上造成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无须对企业理财过程中违反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应提高企业理财交易技术水平。一是严格按照预定方案确定操作目标、方向和原则,企业理财交易应以对冲风险或者稳健投资为目的,坚持按预定方案确定操作目标、方向和原则是风险防范的基石。江西铜业曾经在铜价疯狂上涨期间坚持套保,虽然年盈利减少2.48亿元,但整体仍取得丰厚利润;二是充分作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交易前准备包括行情研判、方案制定、时机把握、资金计划、运作周期、止溢、止损点位、了结方式、责任分工,以及建立必要的程序化交易系统等;三是做好保密措施,在国际市场进行理财交易,隐蔽企图已成为决定成败的首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企业在国外期货交易所没有交易席位,因此几乎所有出海资金都要借助别人的通道,资金数量、操作意图、建仓方向、头寸大小和抗风险能力等核心机密极易被交易对手捕获。针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资源性基础商品的刚性需求,近年来国际流动资本频频利用“中国因素”呼风唤雨大肆炒作,演绎“逼仓中国”的事件屡屡发生;四是采取正确投资策略和技巧,制定正确策略和技巧。首先应着眼于企业财力,研究交易的资金需求,结合企业现金筹措能力来决定规模;其次要考虑业务上的技术能力,立足于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避免过于复杂的操作;再次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尽量选择流动性好的市场和产品进行操作;最后还要针对市场变化灵活应变,趋利避害,捕捉战机。

(四)加强企业理财方面的法规建设。一是规范企业理财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披露标准。目前,企业理财的信息披露中,通常仅涉及金额、期限、总体收益率等有限信息,监管部门和小股东很难了解具体的投资对象以及盈亏情况,客观上造成了监管部门和股东在对管理层的理财行为进行监督时缺少足够的信息资源,企业理财的风险直到亏损造成后才全面爆发。因此,建立企业理财预警制度很有必要,证券监管部门应就企业尤其上市公司理财业务规模建立一个预警制度。例如,占总资产的5%、10%,一旦达到上述比例,证券监管部门就应出一个警示公告,提醒投资者,某公司的理财业务比例已超过警戒线,应注意投资风险。二是完善事后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要追究企业信息披露的违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追究董事、高管的民事、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投资者的利益。

(五)监管部门应加大外部监管力度。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投资者的利益实现,政府部门必须从外部加强监管力度,防范企业理财交易的风险。首先,政府必须依法监管,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保障企业理财交易按照诚实信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其次,监管者必须不间断地执行管制,而且必须避免管制宽容。避免管制宽容的必要性在于,如果从事理财交易的企业自有资本过少时,企业经营者从事道德风险和过度冒险的欲望便会增加。极端的情况是当这种企业在经济上已经破产,而它的经理人在过度冒险和赌博中竟然毫无损失:如果冒险成功,它的风险投资得到回报,公司会走出破产的境地;如果失败,损失最终由政府和纳税人承担。因此,尽管管制宽容在当时看来似乎是正确的政策,但是它会产生一种导致未来金融系统不良行为的激励。近来,中国证监会已责令一家国有电力集团(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取消与高盛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的石油衍生品合约,否则如若油价继续下挫,这家公司将会面临损失风险。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管理层在未获得公司授权下与高盛集团子公司杰润(新加坡)私营公司签订了两份对冲合约。该公司被告知,上述合约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涉嫌违法。这个例子就是监管部门很好地行使监管职能的典范,确保了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投资者的利益实现。最后,政府和监管当局应当积极寻求与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的国际监管合作。企业理财交易具有网络效应,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加强使交易具有全球一体性。而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却相对滞后,跨国理财交易出现了监管真空。因此,加强企业理财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做到信息的国际流动,才能真正有效地对各国境外从事理财交易的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

总之,政府、监管机构、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业的股东,应该共同努力,在防范企业理财交易风险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次贷风波如何影响世界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8.4.3.

[2]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N].中国金融,2008.4.5.

[3]2007年理财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J/OL].新浪网,2008.1.5.

猜你喜欢
次贷危机风险控制
浅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