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防范

2009-05-31 08:03朱美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3期
关键词:操作风险商业银行

朱美娜

提要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的一类,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并列。近年来,由于金融管制放松、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有增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不断暴露的操作风险,客观上要求从规制和实践中加强防范与化解。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化解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商业银行获取盈利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使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之成为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重大挑战。无论20世纪九十年代巴林银行的倒闭,还是新近爆出的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欺诈事件,都说明商业银行即使处于健康的财务状态、符合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也可能因为操作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乃至破产。因此,厘清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把握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特点

对“操作风险”的准确界定是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其概念存在多种表述:巴塞尔委员会从监管要求角度提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以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世界银行在其年报中提到,“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行为或外部事件引起信息、交流、安全装置、业务连续性、监管、交易程序、清算系统和程序,以及执行法律、信托、代理职责出现故障,造成损失的风险”。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GARP)认为,操作风险是与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可分为两个部分:操作失败风险和操作战略风险。操作失败风险来自于操作业务过程中因人、流程和技术原因发生失败的可能;操作战略风险则来自于一些环境因素的改变,例如业务战略、监管制度发生变化等因素。花旗集团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包括了与业务操作和市场行为相关联的声誉和授权风险;美国银行对此界定时,还包括了“未能有效、及时且低成本地执行战略目标和措施”;德意志银行的操作风险定义中还包括法规和监管风险。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得出,操作风险本质上是危及企业稳健运营的风险,其诱因可能是外生的、也可能是内生的,来自市场、人员、流程、技术环境和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或失控,其影响通过实际损失或者潜在损失来体现。可以说,操作风险管理的对象包罗万象,涵盖业务运营的各方面,而其根本目的是统一的——确保企业安全稳健运营、减少业务活动的偏差和负面影响。

我们可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比较中,加深对操作风险特点的理解:

1、操作风险自身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源发的,不一定依赖于特别的载体(如业务、流程),但操作风险也会触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产生连锁效应,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源头。

2、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与特定产品、市场挂钩,领域有特定性,但操作风险则广泛存在于银行营运的所有领域。例如,信贷业务、金融衍生交易、柜面服务、现金库存管理中都存在操作风险。

3、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宜于计量,但操作风险非规律性的特点使其计量难度很大。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全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操作风险的理解有几个误区:一是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例中,有70%属于操作性风险,基于此将操作风险狭隘地定义为操作性风险的做法,极大地缩小了操作风险所包含的范畴;二是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或欺诈交易。金融犯罪仅是操作风险中的主要类型,并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操作风险;三是各种操作风险事件之间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四是操作风险只是内部审计的事情。由于将操作风险误认为是操作性风险,就导致了操作风险管理只是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的错误认识;五是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混同。

(二)我国商业银行各业务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行风险。从目前现状看,许多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或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恰恰在于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执行重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执行文化的缺失是企业文化的痛疾,也是当前影响管理效率、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

导致这些细节执行问题的原因:一是在业务操作中不能严格按制度和流程要求执行,而是随意按自己的习惯、经验或按他人要求省略程序甚至逆程序操作,以习惯、信任或感情代替制度;二是在执行过程中,盲目“唯上”或盲目“无知”;三是为了个人、小团体利益或人情关系有意回避制度执行;四是由于人员配备等基础支持工作未能到位,造成许多政策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有的虽未形成案件或造成经济损失,但却带来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由于体制和文化的差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的操作风险在当前阶段尤为突出。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组织内部在职位设计方面应该有统一的规范,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还缺乏从职位分析、职位设计、人员配备到人员考核管理等一系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的配备与管理及业务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足够合格的员工及对员工表现的恰当评估和考核。

(四)商业银行的技术手段与业务创新不同步。商业银行的技术手段包括通信、软硬件和信息技术安全问题,风险主要来源于软硬件欠缺或其他技术上的失败,如网络或电信以及违背信息技术安全等。随着先进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在给银行工作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一方面极大提高和创新了银行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银行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领域,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另一方面不断产生和引发金融科技风险,对银行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系统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系统失灵或崩溃风险;系统漏洞风险;系统操作人员误操作、违规越权操作和故意非法入侵风险;系统外部入侵风险。

(五)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受外部环境、诉讼和欺诈等因素影响。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政策,同时,要能及时识别和预测政策的变化及其潜在风险: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实行紧的货币政策,使原来银行贷款支持的一大批企业重新“洗牌”,风险必然波及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不符合所在地的法律和监管要求以及业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风险;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外部欺诈风险;一些金融机构不顾制度的约束采取高息揽储,给客户好处费,甚至公款私存等不正当手段参与竞争,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和措施,甚至违反上级行的制度规定,形成的操作风险及外部突发事件风险等。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操作风险管理层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目前多级、多头管理风险的模式,建立集中、垂直、独立有效、报告线路清晰的风险管理及监督体制,集中行使风险管理职能,避免分散多头管理,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按照科学流程管理的原则方法,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在业务政策制定部门、执行部门、检查部门之间,前台业务操作岗位与后台管理岗位和不相容岗位之间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相互监督、牵制,构筑起岗位自控、部门互控、监督检查的防线,保证对重要产品、活动和系统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充分识别评估、及时报告并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积极稳步推进风险管理平台建设,系统地梳理业务及流程,识别、评估流程中的各类风险,确定控制措施及要求,逐步建立系统、透明、文件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对风险系统、连续、有效的控制。

(二)利用现代管理工具,改进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手段。新修订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量范围,要求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和控制,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提高风险防范手段的技术含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开发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系统和相应控制程序,全面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将大量简单重复、低效率的手工操作由计算机替代并实现硬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二是要借鉴国外较成熟的操作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积累数据和经验,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操作风险的动态和量化管理。

(三)大力开展风险文化建设,促进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形成。在操作风险的产生方面人的因素占有很大比重,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以人为本,使全体员工熟悉自身岗位工作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并加强员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等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培养员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损害国家和银行利益的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风险文化宣传,建立全员、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寓风险管理于业务经营全过程,将风险防范意识内生于员工的思想形态,外化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增强员工对操作风险的预防预控能力。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强化问责,遏制住屡查屡犯的风险势头。操作性风险究其根源,绝大多数都是“十案十违章、一案多违章”,管理者面对“人情关”,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造成同样性质、类别的违规操作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最终酿成损失。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内外部监管,严格问责制,坚决遏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违规行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全行的业务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制约机制以及岗位职责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核,针对不符合的地方要及时督促业务部门修改完善;另一方面外部监管部门应将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主要力量、精力重点放在提高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控制体系、防范机制等方面的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上,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大问责力度,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人员,针对问题性质明确应承担的责任,一追到底,绝不姑息,使其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尤其是对大案要及时问责,深入追查事件责任人,并严肃追究上一级机构领导的责任,从源头上遏制住操作风险的发生。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操作风险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