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教育需要倾听

2009-06-04 08:12郭书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育智慧平等倾听

郭书霞

摘要: 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着力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阐述了倾听的特点及作用。

关键词:倾听 尊重 平等 教育品质 教育智慧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走入心灵,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着力追求的理想目标。面对班级中的几十个孩子,要让他们快乐地健康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变成他们生命成长中的养料,源源不断地支撑其长成参天大树,这就需要走进心灵的、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倾听。因为倾听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体现教师的教育品质,能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倾听中透出教育的品质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对方的叙说或倾诉。

作为教师的倾听,它既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也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手段,更是师爱的具体体现。它的范围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倾听的过程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中间透出教师的教育品质:爱、尊重、信任、民主、平等、虚心。面对教师的倾听,学生感到了被接纳,被尊重、被理解,体会到了自我的存在。特别是教师在倾听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时,侧着头,脸上带着微笑,给学生传递着鼓励、赞许的眼神,折射着民主和虚心听取意见的品质;在学生犯错误或是心情出现了反常后,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坐着,那随着诉说者心情而流露出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自己被理解、被尊重。有时尽管学生言说时不流畅,不清楚,不准确,有时甚至是用谎话掩盖错误,教师也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甚至不随便打断学生的话。这样的倾听表现出的是宽容、是信任,同时也是一种乐观的期待。教师的这种教育品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定会感染学生,感动学生,给他们信心与力量。同时,这种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与人的相处就应该真诚、平等、尊重、信任。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教师的倾听体现了一种责任,是教育者人格的具体体现。

二、倾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静下心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从倾听开始,倾听意味着教育的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面对的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就应该顺其势而导之,培养之。这前提必须是了解,了解他们的欲望和需求,了解他们的情感,了到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倾听又是了解的前提,是了解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教育的第一环节。教师在倾听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教育品质,定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会使他们觉得教师更像他们的知心朋友、可信赖的伙伴、值得尊敬的长者,使他们乐意倾吐心声,期待着教师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实现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融汇。这时,教师的教育之“泉水”才能点

点滴滴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焕发出特有的生命力。

三、倾听能孕育教育的智慧

教育智慧,就是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观念、知识、技能、能力和条件、手段与方式的才能。一个教师具备了这方面的才能,要将它发挥出来,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氛围与之相适应。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时的灵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顿生。倾听正是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交流氛围,倾诉者在倾听者情绪的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对话的平台。此时,倾听真正成为心灵的沟通。另外,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在倾听时总是伴着观察、判断、选择。当对方的倾诉触及到某一领域时,灵动的教育智慧就会在瞬间迸发出来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就拿上述打破玻璃的事情来说。当我从倾听中感受到尹同学在造成了物质损失和获得了精神努力的成功二者面前,仍为后者自豪时,我的激动之情油然而生,竟滔滔不绝起来:“老师此时除了激动就是惊喜。我太高兴了!我终于看到了你在生气时用理智去调整自己了!理智真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人消除灾难,免除痛苦,平静心情.....”他看到我那样激动,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现在想来,我的这分动情的表白来源于对他倾听的感悟,是对他所付出的努力作出的肯定,这对他又是多大的鼓励啊!我无形中渗透了用理智调节心情的心理教育,让他对“理智”又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我又顺势引导他怎样避免后果的发生,继而又怎样使火气尽快降下去。当我讲到“如果你当时在举起椅子的那一刹那,想到椅子是我们学习的帮手,放下它并立即离开教室,到水龙头下洗个手、擦把脸,或到厕所里撒泡尿,或到校园里去看看花,观察一下树叶,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时,他竟很快地接过话茬“还可以找本自己喜欢的书看看,画自己喜欢画的画,或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记下自己经历这件事后的感受。”没想到我们俩竟是如此默契!我告诉他,这就叫注意转移,即通过改换环境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这是人们常用的调节心理的好办法。在离开办公室时,他显得特别高兴,像获了大奖一样,有力地张开手臂,一路小跑进了教室。事后,他主动把玻璃安好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显得特别有精神,各方面都显得很努力。静下来细想,正是有了前面的倾听、了解、融合,让我捕捉到了他的变化,实现了心灵的契合,才灵性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去肯定他,与他平等地去交谈,而不至于从事情的结果上去做文章,更没有因为他是常惹祸的孩子而冷落他,扼杀他宝贵而稚嫩、脆弱的上进心。是倾听激发了我的教育智慧,使我实现了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情境,是一种静悄悄的渗透与体验,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的自然流淌;将其寓于透着尊重、宽容、信任的倾听之中,虽不露痕迹,却能在学生的发展中打下烙印。当然,教师不光要自己学会倾听、运用倾听,追求倾听的多视角、多途径,还要关注和培养孩子们的倾听意识,倾听品质,让他们也更多地学会倾听,使师生共同在有效的倾听中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河北省大名县大名镇北关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智慧平等倾听
彰显教育智慧,呈现班级异彩
责任、信任、智慧——教书育人的法宝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