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困生的转化技巧

2009-06-29 02:39李金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中职

李金瑰

在教学工作中,我是一个汉语教师,也是一个班主任,我用我的细腻、温柔与热情,努力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并不断改进教学与教育方式,勇于探索教学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式,使所教班集体充满团结、上进、文明的班风,勤奋、求实、竞争的学风。现就当前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的学困生现象及他们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1、中职学困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体育不合格是废品,智育不合格是劣质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中职学困生大都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往往没有崇高的理想,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再者表现为心理健康不全,他们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行为上言行不一,在情感上常常不分是非地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叛逆性过强,存在者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各种资料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也更严重。另外他们的行为习惯不良,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会了吸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三室一厅”和网吧。种种现象表明,职高学困生思想状况令人担忧,在德育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言行的指路灯。一个人的发展是黑夜漫步、误入歧途,还是柳暗花明、光明大道;是迷途能够知返,还是“迷不知其所入”,这一切都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2、产生问题的原因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者孩子,有的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值过高,脱离子女实际,又缺乏科学、全面、循序渐进的教育,当子女成长走向距离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时,家长往往“恨铁不成钢”,转而表现为急、怨、恨、罚,加深了矛盾。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过少,溺爱娇纵过多,或唠叨或无言以对,导致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学生思想单纯,受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有惰性,“美好的享受”深深地吸引者他们,学校“单调而枯燥”的生活使之感到厌烦。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他们的思想新潮,与长辈的沟通存在者许多障碍。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畸形的文化娱乐消费,尤其是录像、网络游戏中暴力、色情的内容,使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网吧、游戏室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收留逃学的学生,导致打架、盗窃的事件时有发生。再者,偏离了伦理的道德观念,家庭责任感淡薄,重幼轻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金钱第一,读书无用,打工热潮,享乐至上,个人主义等思潮乘虚而入,入侵他们的肌体,腐蚀他们的灵魂,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行行色色的社会现象面前良莠不分、无所适从。

学校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学习出现问题时,有的教师常常把问题归因于学生“一肚子坏水”、“能力低下”。这样的归因,容易导致教师教育情绪上的急躁、冷漠。而对于学生来说,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长期受老师、同学的冷落、歧视,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要求进步的目标,相反会导致学习上和道德行为上的滑坡。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中职学困生学习基础差,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我认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爱心

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用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冰”,热衷于他们的工作,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小小的进步要及时的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使学困生的自信心大增,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希望”,并感到老师还真心地关心自己,自然而然成绩也就上来了。切忌发出“浪费感情”的牢骚,或冷落、或歧视,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和做人的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捽的自暴自弈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弱点,也有优点,只不过学困生的弱点比别的学生多一些,突出一些,所以他们常常令教师和同学反感。我们应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敏锐性,审视每个学困生,还要进行冷静的分析,找出他们潜在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用真诚的爱心感动他们,增强他们的信任感。用体谅和理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是转化的关键。行为研究主义认为;体谅理解、支持帮助的行为可以导致信任和接受的行为反应,体谅理解学困生,缩短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为转化学困生创造了条件。所以,理解、尊重、信任是鼓励学困生战胜自我、树立自信、扬起生活风帆的最好方略,也是教师爱心的升华,教师应以信任的目光深情地注视学困生每个艰难的起步和每个来之不易的小小成绩。

2、恒心

学困生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转变的,在他们身上,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事:教师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好不容易使他们有了进步,但当环境有了变化时便重蹈覆辙。这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差,意志十分薄弱。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要有恒心,有锲而不舍的态度,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切忌冷一阵,热一阵,一曝十寒的做法是收不到成效的。

3、耐心

学困生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叫人啼笑皆非。想要转化他们,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善于接近他们,通过谈心,把握住其思想脉搏,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与思想斗争的事件,贴近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还在帮助我”,切莫急躁不安,大发雷霆。

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忱,“反复抓,抓反复”,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以爱心、恒心、耐心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

猜你喜欢
学困生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