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十,由浅入深

2009-07-09 20:08王瑞雪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篱笆小鸡艺术品

王瑞雪

几年前,一位美国专家露卡丝女士给成都市鼓楼小学三年级学生们上了一堂成功的美术欣赏课,她让学生在出示的九幅美术作品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并阐明理由。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夸奖、搂拍、微笑、飞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随和的像一位母亲。她鼓励和引导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留下问题和悬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一堂美术欣赏课就此在悬念和余味中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并没有就此结束。面对这个启迪,我们从一到十,由浅入深,发掘出在儿童美育工作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重视,去探究。

自信心、创造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1.从乱画开始——培养儿童自信心

有相当部分的美术教师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活动时,都急于传授技能和知识,似乎不教学生画些具体的东西,就不算尽其职责。但他们往往忽略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

众所周知,信心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儿童,画什么才是毫不困难和发挥自如々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拿着笔在纸上乱画,并且得到老师的嘉许。

乱画是儿童画涂鸦的显著特征,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这种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的,从而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当学习结束的时候,虽然画面上只有些没有什么意义的线条,但他却蕴藏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信心。

2.给“创造”一个机会

美术教学质量如何,不仅要看教师教了什么,教得如何,更主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些什么,学得如何。

曾有一位教师仔细地教儿童如何画一只小鸡,最后说,“我们还可以画一圈篱笆将小鸡围起来”,但老师没有具体教怎样画篱笆。结果,儿童画的小鸡都是一个模样的,而篱笆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小鸡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教得过于具体而单一,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束缚;相反,对篱笆不作规定,学生却可以尽情地发挥创造性。

3.关注两种儿童类型

观察儿童的绘画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儿童喜爱视觉刺激,而有些却比较专注于主观经验的阐释。这些孩子在平日的绘画活动中便表现出鲜明的对比。一种好动,即使在绘画时,也非常活跃。作品倾向于表现性。另一种则是安静的、细致的。他绘画时专注于画纸上的形象,笔触轻而细腻,作品是高度写实的。

一般来说,正常的情况下,75%的儿童在11岁以后这两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只有少数儿童的倾向程度是相等的。

这两种类型的儿童在人物刻画、情感表现、运动表现以及空间表现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者不能只肯定模仿力强、空间感表现好的儿童,不重视甚至歧视另一种类型的儿童。

4.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性,他通过各种美的形象来激发儿童情感的共鸣,陶冶儿童的情操。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教育要唤醒儿童的“第三只眼睛”,要让他们打开眼界,在生活中发现“美”感。让儿童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世界会给我们更多的馈赠。

对儿童的重新认识与尊重

1.“白纸”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听到过种种比喻——有人把学生喻为“一张白纸”。我曾经也这样认为,但一个三岁女孩的画让我彻底否定了以前的想法——绿色的田野上,一个小女孩仰着头,向蓝天展开双臂旋转着……引起我注意的是画面中头部的画法。也许所有人都认为人在仰头时由于五官的位置是颠倒的,不教给孩子,他们是不会画的。但是通过这张画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眼中,孩子的心中,自有他们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与解决方式,有些我们认为有难度的技法,他们也是能自己单凭感性去领悟的,由此可见儿童并不只是一张单纯地“白纸”。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其它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而美术学科却难有标准答案。所以,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的每一次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都应该予以肯定。

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画了一条鱼令4岁的儿子学画,儿子却未依从其父而画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小线条来表示鱼,儿子说,他画的鱼是活的,他看见鱼游的时候就是一扭一扭的,爸爸画的鱼是死的。从这个例子看,父亲的画是观念性的,画的鱼虽概括了“类”的特征,显得更为“客观”,却缺乏了生气和灵气。儿子的画虽是“主观”的、幼稚的,却表现了他看世界的独特眼光与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这是成人所不及的。

教育者自身的漏洞

1.看到高科技的弊端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许多教师把本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都做进课件。高科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个不变的课件是不适合不同班级同样使用的。因为学生特点,教学情景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就会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其实也就成了多媒体的奴隶,从而偏离教学目的。

2.别在艺术与金钱之间划“=”

艺术品是圣洁的,它是艺术家的精神的写照。所以说艺术品是不能用卖多少钱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也就是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与金钱划等号。但是许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总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甚至个别老师沾沾自喜地告诉学生,我的一幅也卖出多少钱来诱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即卖的钱越多也就是艺术价值越高。然而常言道:“艺术无价”,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如果美术课上用商品价格来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无疑是一种误导。

猜你喜欢
篱笆小鸡艺术品
围篱笆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篱笆城
花篱笆
篱笆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