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观念创新

2009-07-09 20:08梁宝敏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法教与学学法

梁宝敏

[摘要]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教学,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是教育观念,转变成人教育观念,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终身学习,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关键词]知识经济教育观念成人高等教育

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终身学习、扩大人才培养面、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我国经济和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共招生565.92万人,在校生1884.90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91.11万人,在校生521.16万。2007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252.89万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成人教育观念已制约着教育质量及其办学效益的提高,而且制约了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知识经济社会,进行成人教育观念创新已势在必行。

成人高等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年龄相对大,这对成人高等教育观念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成人高等教育观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忽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大多学习者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较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在记忆等方面稍微欠缺,在学习上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还有一些参加学习者只是为了得到文凭而不是获得知识。

2.教学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很多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要求,还是单纯地通过填鸭式、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形式千篇一律,教学水平不高。这种教学现状,不但使得学习者逐渐失去兴趣,而且也损害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形象。

3.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我国成人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

知识经济社会教育新观念探索

1.传“道”观念

在学习化社会,学习有五个层次;①记住是什么;②理解为什么;③清楚知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④领悟内在的道理;⑤知识创造。在传统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是记住是什么,理解为什么。甚至只要求学生记住是什么。在知识经济社会,则要求学生清楚知识是怎样创造的。掌握知识创造的历史环境以及知识创造者的思路,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记住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领悟内在的道理,进而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新知识的目的,具备创新意识与解决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道”是蕴藏在各种知识当中的深层次道理,是上升到哲学层次上对各种知识的一种深刻理解,是一种智慧。通过学习某种知识掌握的“道”,可以通过移植来实现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因此,教师向学生传授的重点应是“道”,我国古人早就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道”放在第一位。足以证明“道”的重要性。

2.创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教育”,它不利于激发和鼓励学生去创新,不能体现出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不仅应使受教育者继承现成答案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去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成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真正的“从”。创新教育理念则是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强调和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拔和培养适应教育的学生。

3.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观念

通过良好的教法,使学生掌握学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能在自学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知识,并清楚知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教师则应针对学生在领悟知识内在的道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迷茫、问题有的放矢地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这就是“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的道理所在。因此,教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须开展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根据教法指导的目的,教师要按照学生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寓教法于学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通过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在深层次起主导作用,把好教法变为学生的好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从而做到即教知识又教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能主动地深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4.教与学互动观念

在知识经济社会,学习早已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合作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学科前沿领域,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众多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各种文化背景与人生经历的优秀青年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充分交流,在交流中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在学科前沿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讨论过程中不必强调结论性的总结,结论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因为过早地给出结论,有可能限制人的想像力的自由发挥。教师的职责更多地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好、组织好,而不能企图用自为是的头脑代替学生的自觉行动。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8—5—5

[2]殷宝良 高等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J].文教资料,2006(1)上旬刊:6—8

[3]李华,张强善 成人学习特点与网络教学模式设计[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01—102

[4]刘宏岩,胡金凤等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2)V01.24.6.

猜你喜欢
教法教与学学法
楷书的教与学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教与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