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2009-07-09 20:0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高校学生辅导员

王 立 鄢 雨

[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意义为出发点,从多视角分析和厘清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希冀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重要意义

自从1953年清华大学首次设立高校辅导员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我国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大学教育普及性的有序进行,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和需求的日益扩大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对自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并据此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和实践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者。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建设得怎么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重大。自辅导员职业产生以来,角色定位就一直没有停止。搞清辅导员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价干的好与坏等问题,是做好辅导员职业的内在要求和首要保证,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逐渐成长壮大,所起的作用和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辅导员在大学生心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围绕德育目标,科学定位高校辅导员角色,具有首要的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辅导员角色的科学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06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论断,是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科学指导。据此,笔者认为,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以我们教育活动的对象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标准,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科学定位以下几种角色。

1.从德育内容方面看:辅导员是社会技巧的培养者、价值观念的矫正师以及校园安全的维护者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并不仅仅限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学生事务,对大学生的能力锻炼和技艺培养也是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师范类院校的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进行多样式锻炼,从而培养师范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理工类院校的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文字运用表达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为大学生毕业做好职前教育的重要铺垫。

2.从心理辅导方面看:辅导员是行为问题的辩识者、挫折困苦的抚慰者与生涯发展的引导者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该包括心理教育。高校学生群体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正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所赋予的三重角色“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中所提到的 “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知心朋友”即是反映的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合格的心理教育者。

3.从德育行政方面看:辅导员是家校合作的促进者、校务发展的参与者和学校声誉的公关者

高校德育并非一肩而行,任何教育包括德育也并非一人之功。大学生“德性”素质的提高,同样需要形成“教育合力”。由于家庭教育是初始教育、长期教育,具有亲情性质和全面性。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生完善个性,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受教育最多最集中的教育方式,又由于高校学生实行的是较为宽松的寄宿制,因而高校辅导员更是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辅导员除了做好基本的学校教育之外,还应当通过一些途径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适当的调试家庭教育的内容、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可以较多地直接接触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高校“镜子”的形象,因此,辅导员是学校声誉的重要公关者。

4.从德育学术方面看:辅导员是思想理论课程的开发者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筑基者

从事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广大高校辅导员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术发展注入动力、创造思维和实践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之一的思想理论课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书经过第一版、2007修订版和2008修订版的多次讨论,都需要广泛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辅导员骨干可以从2008年开始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从而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互补和互进。

总之,做好辅导员工作,角色定位是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定位准确,角色转换得当,工作效果就好;反之,角色定位不准确,角色转化不得当,工作效果就差。因此,辅导员只有自觉扮演学生的良师益友、协调管理者和服务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成功定位角色,转换角色,才能做好辅导员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连众.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嬗变与定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牛立波.高校辅导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及认识.滨州学院学报,2006,(2).

[3]冷元峰.高校辅导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及认识.内江科技,2006,(3).

[4]刘向锋.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5]刘海存.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6]htcp://www uegong.cug.edu cn/Arhcle_Showasp AnlcleID=456.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高校学生辅导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