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2009-07-09 20:0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专业化辅导员大学生

朱 鹏 周 立

[摘要]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涉及社会工作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社会工作在专业理念和伦理、治疗专业思想、赋权和发展的功能、工作方法和干预技巧等方面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支撑。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定位社会工作

辅导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要求辅导员专业化。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劳动分工论》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结构将越来越复杂,职业将越来越分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这一职业也将继续分化,进一步细化。辅导员队伍应当成为学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分化为学业辅导员、事务辅导员、心理建设辅导员等。

2.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求辅导员专业化。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3.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求辅导员专业化。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人才。这些人才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心理、专业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化的冲击,一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影响,对社会主义信仰提出挑战,另一方面又对大学生迎接国际竞争、实现民族复兴提出更高的要求。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辅导员专业化。当前这种辅导员非专业性、“杂牌”性对大学生的服务不能做到全方位,只能是具体辅导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就个别方面进行服务。这种模式往往使学生重物质轻精神、重专业训练轻人文培养、重个性发展轻适应性发展、重网络交往轻现实交流等。

辅导员的专业定位

我国辅导员专业还比较模糊和混乱。辅导员的专业是什么?到底包含哪些专业?辅导员专业化到底如何定位?这些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1.我国辅导员专业定位必须同职业定位有机结合起来。辅导员把这个专业当作一直追求的事业,通过做学生工作、进行教育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不断改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和事业稳定性。

2.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辅导员专业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工作厘定为辅导员的专业之一是因为社会工作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顺利社会化,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大学生难以应对环境的复杂性,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包括学业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辅导员运用各种方法,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工作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帕森斯运用社会化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将人格系统整合到社会系统进而促进均衡。如果大学生问题过多积压,当其能量足够大时会突然爆发而导致社会的崩溃。但是社会工作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增加社会福利,从而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工作相对于越轨是—种积极的“安全阀机制”。

社会工作对辅导员的专业支撑

社会工作给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带来了专业支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专业理念和伦理。社会工作主张“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强调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强调案主自决,尊重案主的自尊和隐私权,实施告知后同意的原则。

2.提供治疗专业思想。以同理心为基础,辅导员可以尝试理解学生表述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将自己嵌入学生的经验中,放弃专家的角色和自己的看法,认识到辅导员和学生并存于一个互为主体的脉络中。

3.提供赋权和发展的功能。赋权视角认为:社工可以通过服务过程减少案主因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提高满足自我需要、自我发展的能力。辅导员将学生视为有能力的个人,避免越俎代庖,使学生能够与辅导员一起分享知识和技巧,从而降低自我负面评价和无力感。

4.撮供工作方法和干预技巧。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专业方法能够帮助辅导员在学生工作过程应对学生个人问题和群体问题。同时社会工作也给辅导员进行学生工作提供了许多干预技巧,如社交技巧训练、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压力免疫训练、增强沟通、消除限制感、赋予意义等。

辅导员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策略

1.加强制定有利于辅导员社会工作化的上岗条件。按照我国辅导员专业定位,规定中的业务素质要求应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情况来制定。我国辅导员上岗之前除了具备相应专业的学历和学位以外,还要进行职业考试,将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纳入其中,作为职业考试的一部分。

2.拓宽选聘渠道、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选聘。辅导员的选聘应当面向社会,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保证政治素质的前提下,尽可能从更多的专业,尤其是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选聘辅导员。

3.加强辅导员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平台建设。首先,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与辅导员的结合,应当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其次,政府、社会特别是学校应主动为辅导员搭建进一步发展的专业平台。因此,构建结合辅导员岗位特点、偏向实务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是发展的趋势。这样高校中将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不同级别的专职辅导员。

4.加强辅导员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指导。当前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学习和补充相关社会工作知识,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专业技巧。高校要制定辅导员培训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坚持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等相结合。

5.加强辅导员的社会工作专业考核。改变目前以综合性考核为主的模式,考核指标体系在涵盖基本素质(如政治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应突出专业内容,特别是应大力开展社会工作师、注册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及其他咨询辅导师的考试,增强辅导员考核的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专业化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