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7-09 20:08孟永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实训

林 辉 孟永辉

[摘要]职业技能鉴定直接关系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不足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对策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但在工作实践中,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高职院校的逐渐深入,许多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凸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制约了职业技能鉴定效能的发挥。

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措施还没有制订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规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偏重学历资格,轻视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目前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与学历文凭互通、衔接,因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源和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是职业学校未来的目标。从目前来看,由于体制、渠道的不同,“双证融通”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2.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缺乏规范性,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从1999年开始就在铁路特有专业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年平均鉴定1200人以上。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缺乏规范性,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以上的比率认为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走过场”、“不严谨细致”等,破坏了职业技能鉴定的严肃性,损坏了鉴定的质量。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工作中鉴定质量出现了偏差,影响了鉴定的效果。

3.职业标准与企业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差异,鉴定的内容与岗位操作规范的要求还不对应

虽然近年来每年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近千万人,但企业职工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占总鉴定人数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职业或工种进行开发的,但是随着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而职业(工种)的要求相比企业的岗位要求宽泛得多,使得国家职业标准的共性要求与企业岗位的个性要求难以做到衔接,使职业院校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

4.鉴定队伍的建设还不能有效地满足鉴定的需要

要搞好职业教育的“双证书”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没有好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从目前考评员队伍的基本情况看,无论是在文化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人员的分布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鉴定队伍存在数量不足、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凭关系工作、凭兴趣工作、自身素质不高等现象,影响了鉴定工作的开展。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1.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为“双证融通”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渗透于专业教育教学中,贯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的安排上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协调统一、有机结合,落实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提高,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学校还要与教育、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与沟通,自身从内抓质量、外树形象做起,通过省市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把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

2.树立质量意识,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

作为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以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合格标准,是一种水平考试,而不是选拔考试。因此,质量保证系统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核心,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职业技能鉴定的最终结果是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只有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才能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影响,有威望,有含金量。

3.强化考评员队伍管理,完善考评员聘任制

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分为理论测试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考评人的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对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一方面评定被评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将反映出考评人道德水准和对某一专业技能领域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作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在选拔与管理考评人的过程中,应注意与把握好在选拔考评人员的时候,不仅要考查其基本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方面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帮助建设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开拓产学相结合、优质资源共享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本硬件条件。另一方面注重依托行业,走校企合作道路,建设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应注重依托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行业,走校企合作道路,并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依托行业来设置教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取得鉴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实质性支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先进设施与设备存在于实力雄厚的企业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齐全、不断更新,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场地来新建、扩建。只有依托行业,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才能有效结合,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08-2009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铁路行业就业准入制度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82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实训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