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教学研究

2009-07-09 20:08佘健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加战略职业

佘健华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中加合作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发展战略》课程教学实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探索其中教学规律。最后,提出了对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战略》同类课程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职业发展课程教学研究

笔者所在学校2005年开始与加拿大院校合作,开设有中加合作工商企业管理等三个专业,按照中加合作教学计划,《职业发展战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一开始就纳入了我校中加合作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这一课程由加方合作院校的商学院开发,面向其所有商科学生。本文中,笔者结合中加合作办学实际,对国内外职业发展课程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对课程教学进行初探。

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由来和开设情况

职业发展并不是一个崭新的名词,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这些同类名词早已被人们接受。在美国,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生涯教育的观念就已被正式提出。我国的职业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过去几十年高校都在进行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但其目的主要是基于完成就业率这一工作任务要求而开设的一种活动。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司[2007]7号),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独立课程进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使早期的活动阶段进入到课程阶段,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生涯发展教育。笔者所在的中加合作项目领先一步,在教育部教学要求颁布之前2年,《职业发展战略》课程就已提早进入了课程阶段。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职业发展课程仍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大班上课,开课时间多分散在不同的学期,课程开设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更加强调与就业有关的内容。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是加方合作院校商学院专门为商科新生设计开发的课程,在新生入校后第1个学期集中开设,课程更加强调自我认知、激励与方法介绍,同时在专业领域展现给学生未来可能涉及的专业方向。笔者认为,国外的职业发展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终身自我开发的能力,针对性更强,已经能够按学科专业分类,为不同学科类型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探索

1.课程内容的比较分析

国外有关职业发展课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职业的概念和应用,主要包括自我认知,相关知识学习,决策。课程活动主要包括师生共同写出个人的行动计划,作业包括写自传,完成个人资料搜集,本部分还会介绍决策和权变的思想,使学生在学期内有机会运用这些知识设立职业目标。学生们还被要求将个人对职业的想法进行汇集,教师帮助他们识别那些可能会有碍他们职业发展的消极思想,有针对性地帮助其重新将消极的部分注入积极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促进职业发展的手册资料,使学生自我激励,减少消极因素。②了解社会条件影响职业发展,主要包括当今社会、经济、家庭、以及组织变革影响职业发展的进程,因而,要求学生制定更加综合复杂的认知计划去解决职业问题。③职业计划的实施,包括对未来工作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技能和战略规划等的实施,作业通常包括面试报告,完成简历和求职信等。最终的考试帮助学生整合所学内容

笔者所在学校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在内容上多反映了上述框架,如自我认知模块就是通过测试来确定自己的体能、智能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描述,明确自己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课程也介绍了时间管理、价值观、目标确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用于个人规划的具体实际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面向刚入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新生,课程因此加入了适应大学生活这一模块,引导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发现周围的资源,如何应对考试、学习方法介绍以及对成功进行讨论等等,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同时,课程又为学生注入了专业的思想,如向学生介绍商务活动以及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介绍工商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各个商业领域的工作范围和从事不同岗位的人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可以说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专业导读的作用,使学生在了解专业和个人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激励学生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方向不断努力。

比较而言,国内职业发展课程起步虽晚,但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教材,如翟立新(2007)《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包括职业与职业生涯概论,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础,个性与职业,环境分析,目标定位,自我管理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应对心理调试,就业、创业、创新等,教材综合了各方面的内容,又专门针对高职学生介绍了升学和出国留学的情况,是一部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比较全面的通识教材。但差异化的,能兼顾某类学科学生专业需求差异的职业发展教材尚未发现。

2.注重课程的规范性

合作办学中的每门课程都有规范的课程大纲,具体规定了课程目标、总学时、教学模块内容、各部分模块授课学时、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等。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大纲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不断加强个人技能,了解自身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认识和进一步实践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战略,使其个人的技能与职业要求相匹配。作为主讲教师,需要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作业考试方式,课程要求等,并于第一次课向学生介绍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体现了课程的规范性与严肃性。

3.教学方法创新

国内外职业发展课程都强调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互动性。国内有学者提出,课程学生参与部分应力求占到50%以上,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课堂游戏等方法。不少高校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实践,如华南师范大学生涯课采用了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和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小组辅导、互动游戏、主题演讲、视频分享、实践走访、报告评估、素质拓展、总结分享等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课程要求和学生的个性,以鼓励参与,引导激励为目标,除传统的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外,还采用了如下方法:

①与学生签定课程协议。在首次上课完成课程要求及课程内容介绍后,与学生签定课程协议,按照国外课程要求,规定基本的行为规范,使学生了解课程期望,意识到责任与承诺,体现了课程的严肃性,同时也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思想;

②问卷测试。采用问卷测试的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进行测试。了解个性特征。

⑧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想出自己想要做的所有事,鼓励学生汇集职业想法。

④企业家课堂。针对学生所在专业性质,请成功的企业家进课堂,与学生分享创业的经历,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与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⑤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如通过对可口可乐灌装公司的参观,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场景,对企业的营销、生产流程等具体工作有所了解。

⑥课程演讲。课程结束时,学生按小组参与课程演讲,就职业发展中的某一论题进行展示。教师对演讲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评分方法,并请学生与教师共同评分。

笔者连续两年对近2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所列出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们普遍对企业家课堂、外出参观、课程演讲兴趣浓厚,说明本课程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

另外,作为中加合作办学加方课程之一,我校《职业发展战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授课中为学生提供的课程讲义、问卷等大多为英文,学生完成课程后,能够用英语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以及对自己的专业等进行简单的描述。同时笔者在授课中特别注重将本课程与学生同期所学的其他课程相对接,如鼓励学生用Excel做周计划,通过E-mail将作业发给老师,运用PowerPoint进行课程演讲等等,使学生综合各方面的知识,活学活用。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而且综合训练了各方面的技能,提高了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

职业发展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教学计划,在我国高校还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中加合作《职业发展战略》课程的探索实践,引入了国外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理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创新方法。最后,对课程教学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①针对目前一些高校按年级分散授课的方法,笔者认为,集中授课配以专题讲座更能显示课程魅力。

②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激励;

③提高教师水平,面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教师,应该朝着既是讲师,又是职业指导师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授课对象的专业及其专业未来发展状况等。这对职业发展课程教师提出了挑战。

课题项目:陕西省2007-2008年高职高专教改项目《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6G53)。

猜你喜欢
中加战略职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加交流民间使者——吴融芳
职业写作
中加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再延长三年
战略
战略
我爱的职业
“门”中填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