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广交会布线工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设计

2009-07-09 20:08程格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广交会布线计算机网络

程格佳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普及,网络技术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重点。本文从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模拟广交会网络布线工程为切入点,设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实验课程。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模拟广交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普及,在高校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组建、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是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信息专业类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锻炼实际动手技能,适应社会工作要求,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有机会联系并观摩了部分经过面试挑选的学生作为实习生参加广交会网络布线工程的工作过程,从而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模拟广交会布线工程需要和流程为项目案例,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布线实验的课程教学计划,并总结了具体做法,评估了实施效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是深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以“单元式”的实验课为主,实验间缺乏相应联系,知识点相对孤立。(2)缺乏具有实用性,设计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实验课。(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弹性,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生的需要。(4)教学设备落后,更新较慢,不符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5)对实验室设备投资方面比较重视,但对实验室管理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视性认识不够清楚,实验资源管理分散,不能进行综合利用。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如何将单一的实验知识点搭建起来,整合成一个复合型的实验系统,解决学生实验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教学难点。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样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

“给你5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这是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演示会”上介绍“项目教学法”的一个实例。首先由学生或教师在现实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并写出各自的计划书;接着正式实施项目——利用一种被称为“造就一代工程师伟业”的“慧鱼”模型拼装桥梁;然后演示项目结果,由学生阐述设计思想和构造机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应该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5.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6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7.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项目教学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广泛地采用项目教学法。MBA主要采取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

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方法

实验课程首先要制定实施计划,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分为五个阶段:1.确定项目任务。2.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查评估。5.归档或结果应用。

笔者根据计算机网络布线实验课程的实际情况,修改设计了实施计划,并通过表格进行细化,如下图所示。

模拟广交会布线工程的网络布线实验课程的实施和设计

模拟广交会布线工程的计算机网络布线实验不适宜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必须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分成数人一个小组完成。广交会的场馆网络布线工程同样如此。在布线工作中,必须通过合理的搭配,将人员分成多个小组,负责多个展区的布线工程。在实验课程开始的时候,先将学生按照5-6人自由组合分成工作小组,配备多台主机,水晶头,网线,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并讲解指明实验室中已安装的交换机位置和数目。

实验阶段一:教师讲解布线工程的情况和实验内容,按照学习者自由组合好的分组形式进行适当的必要调整,选出每组的主要负责人,开展分组讨论,尝试在互动讨论中提出合理的实验实施方案。

实验阶段二:布线工程的前期准备,以整理制作网线,检查是否可用,使用压线钳制作水晶头,通过测线仪测试制作和现有的网线是实验项目一中的重点。对压线钳的使用不当会影响网线的制作质量,网线无法通过测线仪的测试直接会影响下面建网工作的进行,这些细微的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通过动手操作细心检查才能熟练掌握制作的技能,积累实际的经验。制作和检查完毕后,要求学生对网线根据长短进行分类,以便下面构网和维护时使用。

实验阶段三:检查实验室中的网络端口,熟悉交换机所在位置。网络端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局域网与主干网络的对接,广交会展馆之大,网络端口之多不是实验室可与之比拟,但实验教学中的模拟检查,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前对端口进行检查,可避免因为端口损坏而构建出来的局域网无法与主干网络对接,浪费工作时间的事故发生。交换机的作用是将若干部PC连接成一个子网成为大会局域网的一部分,再通过局域网的路由器连接到互联网。所以交换机的位置与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正常工作决定了我们实验的质量和网络能否正常的使用。

实验阶段四:布线工程实验进入主要实施阶段,组织构网布线和IP分配。完全了前面两个实验项目之后,就是布线构网的实施阶段了。每一组学生,负责一个局域网的构建,相当于广交会的一个商户展区。要求学生利用端口,交换机或者hub将局域网构建起来,并成功接入主干网。在构网的过程中,每个小组还需注意协调好IP的分配,确保在各个小组所负责的展区局域网接入主网时不会发生lP混乱或重复,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网络的情况发生。

实验阶段五:运行调试。构网完成之后的运行调试是实验项目的重要环节,实际网络的运行是检验构网是成功,网络运行是否通顺的唯一准则。另外在现实环境的广交会现场还有存在许多细节问题,比如与参展商户的沟通,展区布线的美观,布线时如果拉线太长,需要加线槽,将网线从线槽中拉过,以确保展区的美观。甚至局域网内每部电脑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查毒杀毒后才能接人局域网等等细节问题,都应在调试运行阶段向学生说明,制造逼真的模拟事件情境,以达到实验的逼真程度,提高实验的实践学习效果。

实验阶段六:总结与反馈。组织各个小组进行实验后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实验报告,每个组员都有具体的关于自身实验参与内容的描述和意见。由教师从中做有针对性的总结和解释。

项目教学法在模拟广交会的网络布线实验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模拟广交会布线工程的网络布线实验课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由于涉及到网线制作,交换机使用,IP分配和局域网构建等等网络知识,所以被安排在了学期后半段进行。实验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全班55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对本实验课程接受程度的问卷调查,其中84%的学生表示对课程的设计能够接受,通过课程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网络布线,构网等等知识点有了更系统的掌握。16%的学生表示对课程的设计不是很认同,主要表现在这部分学生对动手操作的适应能力相对偏低。当然,课程本身属于连贯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而一次实验课最多三个课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连贯性。如果将实验课程集中安排在一个星期的实习期内进行,效果会比较好。下图为问卷调查的统计表。

小结

本文通过笔者观摩学生参加广交会布线工程的经验所得,使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了针对计算机网络布线的实验课程,希望藉此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参考,并总结了评估所得的实施效果。希望能把基于项目的模拟实验改革思路推广到更多适用的实验课程中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做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广交会布线计算机网络
广交会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面向目标的主动绕障PCB布线算法
电子布线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第123届广交会的新品推介AR和减压玩具热销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第121届广交会二期开幕 “玩具+互联网”大行其道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种考虑拥挤度的布线模型及其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