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派类与国内就业类学生思政教学之异同

2009-07-09 20:08陆晓云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思政职业专业

陆晓云

[摘要]围绕职业展开恩政教育以适应大众化教育要求。根据不同的劳务类型,思政课在教学大纲不变的情况下应随就业方向,对具体内容作适当调整,以便劳务外派类学生既保留爱国传统又融入国际社会,让国内就业类学生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需求,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恩政教育方法,让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思政课中充分展示主动性,使思政课教学变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工作,并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政国际型国内型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导下,不论学制层次,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且全国通用一个大纲。然各校有异,此统一性是否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呢?何以体现“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呢?根据我院实际,提出“依职业取向调整思政教育侧重点”,以达到上述目的。

思政教育随就业方向作调整

职业学校难以按照某个具体的取向标准来研究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如我院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职业类院校,尽管专业设置不同,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从国界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国际,一类面向国内。航海类专业、国际运输类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面向国际,机电、数控、汽车、财会等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由此提出,依据职业环境的要求来调整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培养学生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作好适应将来工作环境的准备。

国际型学生将面临价值观、道德观等跨文化的冲突,他们要理解来自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背景的人们,并与之一起有效工作,适应多文化的团队。当前学校课程设置上主要通过外语课的学习,解决了语言障碍问题,而“熟悉各国的风俗习惯和行为举止,如何与异国同事交友,与祖国的至亲好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文化冲突中不断提高减少文化冲突等能力培养”则无课程承担,能否在思政教育中加入以上内容,则为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一。

国内就业的学生,面临由学生身份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问题,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唯学习成绩论,却青睐毕业生“优秀的合作精神、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出色的分析能力、创造力和领导才能”,这就对思政课提出了具体的品质培养要求:即成熟心智、理性处理事务能力、深厚的人文底蕴。

思政教育调整方案的具体应用

1.教师任课的专业班级相对固定

依就业方向,将教师相对固定在同一方向就业的专业班级中教学,在多轮教学中,不断摸索新方法,补充新内容,所教思政课服务于就业需求。这些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思政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须与相关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就业部门联系,持续了解自己所教领域的行业发展前景、用人单位的需求、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等,并将信息与所教课程结合,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2.相似就业方向类型的恩政课内容统一

如航海类中驾驶与轮机专业,管理类中的国际运输与国际贸易专业等,在很多章节上,这些专业所学的思政内容改动极为相似。

(1)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上。

虽然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思政教学重点,但到国际环境中就业的学生将面临宗教信仰冲突。如何解决呢?宽容、包容、理解是解决冲突的良策,因而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介绍宗教方面的知识,基于理解产生尊重、减少冲突;求同存异,不强行推广本国的意识形态,同样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且让远大理想具体化,让学生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不以信仰党同伐异,用行动践行理想信念。

对国内就业型学生,侧重共产主义信仰的树立,不容宗教对思想领地的染指。

(2)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国际型学生,工作后,个体的言行维系着国家的尊严,因而在社交礼仪方面更要严格要求,毕竟他们承载着文化的传播。以下三方面能否处理好,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更关乎国家形象:

一是与不同国籍的同事如何相处。在未来的就业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事、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者,其语言、风俗习惯、思维、行动方式的差异性,要求国际型劳务人员既要与其协调、配合又不失国格、人格呢。若民族自尊感过强,难免争强好胜;如果过于谦卑,则会让自己与国家蒙羞,故把握好度极为不易。因此在培养爱国主义时,学习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自豪感,在历经磨难时才会具有归属感,从而抵御诱惑,坚守信念;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和谐”为核心,是处事之法宝。

二是如何处理雇佣关系。雇主的国籍背景不同,国家关系,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会影响船员与雇主间的关系。对此,政治抱负应让位于职业道德,工作第一,信誉至上,即使两国开战,只要国家未明确禁止贸易往来,就必须完成合同。

三是怎样对待移民问题。上世纪国内刮起了出国移民潮时,主流认为精英的流失影响国家百年大计。而今高职院校中国际型就业的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是鼓励还是否定其移民呢?移居国外是否不爱国?其实高职院校以培养知识型劳动力为主,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这种状况可能还会持续几十年,如果毕业学生非紧缺型人才,仅为一般劳动者,应鼓励移民。并应鼓励他们在异国他乡提高技艺,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高职类国际型就业学生的移民,利国、利民、利他,是多赢。

国内就业的学生何以体现爱国呢?和平时期,尽责、敬业即爱国。多才多艺、遵纪守法、维护国家稳定、信念坚定、反对国家分裂等等都是爱国之表现。管理专业要求为社会提供一流服务,汽车专业要求造出世界一流的汽车,机电专业要求提供世界一流的精密机器,财会专业要求诚实做帐、依法纳税……爱国要求与各专业相配合,让学生的爱国目标具体化。

(3)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

具体的道德品质要求因专业而异。船员工作辛苦,单调的环境中要求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学会孤独、排遣寂寞、对生活抱超然态度;船员的工作配合度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船只安全的保证;机舱高温,海面巅簸,要求有吃苦耐劳精神;有理有利有节是处理国际接触的原则;抵制腐朽生活的侵蚀是基本的道德底线;拒绝走私,维护国家主权……对他们的道德要求高于普通民众。

根据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得来的信息中显示,他们要求毕业生要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精神,快速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需要服从性,干事积极主动。技术工作人员,技术精湛是首选;设计专业人员,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财务工作者,诚实第一;中小企业就职者,既要具备技术技能,还应有管理、组织才能、较强的适应性……担任领导者的要具备一定的主见、创造性、良好的组织管理才能、协调能力;普通员工,要有合作精神,能在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创造发明力。

(4)在法律内容、法理思想的掌握上。

国际型学生要重点掌握环境法、国家安全法、国际劳工标准、社会保障法、保险类法及相关国家法律。如海洋环境

方面,很多国家的港口要求检查垃圾的收集处理情况,若违反环境保护不仅要受严惩,而且会因滞留影响航期;有些国家对动植物进出口的检验检疫特别严格,生鲜食品严禁挟带;有些国家随地吐痰的处罚力度大,有些国家对外国人的观光设禁区……此外,受聘过程中断带来的社会保障连续性等问题则涉及国内法律。对此思政教学中一是增加相关内容,二是教会学生自己查询。

国内型学生,要侧重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由于国内的劳动法内容更改频繁,书本知识难以同步,因此,必须解读最新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这样既有助于就业也有助于创业。此外,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宜宣讲不同的法律知识,如机电、船舶、汽车等专业必知产品质量法,财会专业必知会计法等。

虽然法理思想较为抽象,却未必能达到同一。发达国家重视个人的自由,发展中国家重视整体的权利。对于国际型就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国家或与不同的人交往,了解其不同的主导法理知识至关重要。佛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人们更相信命运,对不平等的事物总是逆来顺受;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整体利益高过一切,甚至高过个体人的生命权;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尊重个体人的选择就是对自然法则的最好尊重。掌握相关国家的法理理念,以减少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冲突,提高办事效率。国内就业的人,应当从本国法律理念的演变历史中了解未来法理的演变趋势,了解当前法律理念存在的必要性及内涵,转换一些传统的不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法理理念。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适应职业环境要求

(1)跨文化的相处训练。

跨文化是由国家文化的差异、企业文化的差异及职业文化的差异导致。国际型学生面临较多的是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国内就业型学生面临地域文化的差异。

对于国际型学生来说,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国家文化的差异性进行跨文化环境模拟,增加文化差异者相处的融洽度。如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质,让学生对某些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通过学生对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掌握与这些文化背景者相处的技巧,再通过教师的点评,感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物的感受。

对于国内就业学生来说,跨文化差异可能更多存在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这种文化差异适应性的训练可以通过宿舍文化来进行,也可通过种种校内竞赛来培养。

(2)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

对于驾驶与轮机专业的学生,思政教师与班主任联手,通过冬季的冷水浴、夏季的户外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耐受力。一般专业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为社区服务、为鳏寡孤独者服务等,既让学生通过奉献感受到助人带来的快乐,也在这种奉献中磨炼他们的意志。

(3)责任感、安全意识的树立。

由于海专业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因此更要注重责任感与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到轮船上实地参观,增加对职业中各种岗位责任的了解。通过一些教学资料片,对海上航行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观看完这些教学录像片后,让他们设身处地概括职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还可通过一些校友到学校作报告的形式,了解工作中职业所需的基本安全知识。

网络、电视、杂志等传播媒介为素材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根据教学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将各类职业所需的安全知识通过实例演放,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各类团体活动,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班级管理岗位由学生每学年轮流通过竞选来任职,既可锻炼大部分人的组织才能,又可增进每位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4.配合不同系的学生管理方式,从思想上引导学生适应本系的管理要求。

为了培养国际型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服从精神,航海类的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刚开始有许多同学对这样的管理相当不满,认为大学生应当有充分的自由,这样的管理太呆板,对此,政治老师发挥其理论优势,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清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作用。船只停靠港口要计时收费,船上的工作人员都要服从船长的统一指挥,遵守各项规定,才能保证船舶停港时的工作效率;海面暗藏凶险,每个员工密切配合才能让危险降到最小;如果连半军事化管理的枯燥都不能忍受,何以忍受长期的海上生活环境……一旦学生对这样的管理有了充分的理解,他们就会由被动接受管理转为主动配合。

为了培养国内就业类学生的职业素质,各系充分发挥系级管理特长。机电系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性,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思政教师利用思政课中的创业与就业章节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规划设计;艺术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举办大型成果展,思政类教师利用人文文化,给学生以一定的人文理念参考,让他们的作品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展示其魅力;管理类学生为了锻炼口才,举办辩论赛,思政类教师从辩论技巧、神态表情、服装举止等方面对参赛人员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辩论能力。

根据职业要求,让思政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教育使命

职业要求中的共性决定了思政教育的共性。不管是国际型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他们都需要员工“有整体意识,能接受管理,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具备主动的自我控制力,能协调人际关系,有合作精神,能吃苦耐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诚信,有公德意识,责任感强”等,思政教育不仅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宣传,也要将企业的这些要求融汇于思政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机制。

1.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平凡的生活之中

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作为普通人,关心自身与家人的生存状况远高于关心人类的生存状况,“职业有无发展前景,自身在未来职业中能发展到何等程度”远比“国家发展前途”更具思索价值,因此通过对将要就业的企业的一些普通人及成功人士的介绍,尤其是对一些校友当前状况的介绍,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以个人导入到社会,远较由社会引申到个人更有效果,远大理想的确立要建立在个人理想的实现基础上。

2.结合相关国际与国内著名企业的文化要求,明确学生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使命

将国际与国内一些著名企业文化介绍给学生,如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人格和个人自由;给予员工最大的信赖;尽量满足员工的要求;创造团结、和谐、乐观、向上的整体氛围。”强生公司“我们对于所在的社区及全世界有责任。我们必须是优良的公民,支持好的工作和慈善活动,并负担应缴的赋税。我们鼓励生活品质的提升,给民众更好的健康与教育。要善用上天所赐的资产,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我们最终的责任是赚取充足的利润给股东。我们要尝试新的点子,持续不断地创新研究,即使失败与错误都是值得的。”等等,在这些企业文化中,有创新要求、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合作精神,既注重企业利润,也关注社会要求,既看重整体利益,也关心个体的价值实现。通过了解这些企业文化,让学生从中感悟自己应当具有怎样的道德要求,才能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需求。

3.通过职业分析,明确思政教育在未来职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般学生总是以为政治课是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是对人的思想的一种禁锢。如果通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思政教育内容会影响人的一生,并在其人生中起指导作用,则会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大部分的学生不仅把职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结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通过职业分析,提出从业者应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与公德意识,将会激励他们能更自觉地培养这方面的素质;通过职业分析,将未来职业中所遇法律知识一一例举,将会促进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的兴趣;而职业中的协作性要求,促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产品的创新是获得超额利润的关键,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兴旺,更是每个个体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环境相结合,抽象也就具体化了。大学生涯中,培养这些能力主要就在思政课中完成。思政课由一个国家的统治工具课演变为一个学生获得职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人文课,其功能并未发生改变,其教育内容却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经过这样的改革,作为面向国际就业的学生,既有共产主义信仰,又能与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共事,由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上注重包容性的培养、普世价值观的学习与运用,在发达国家的同事前不自卑,在不发达国家的同事前不自傲;注重社会公德的培养,不管在哪个国家,都能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守各项规则,显示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素养。作为面向国内就业的学生,其思想及人文素养能符合各类企业的用人需求。

培养一个适应社会,有责任感,有公德意识的学生,不正是思政课要追求的效果吗?

猜你喜欢
思政职业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