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ERP课程教学与实践新探索

2009-07-09 20:08吴鹏跃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案例软件院校

吴鹏跃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类ERP课程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仿真项目法”的新模式,并且从实验室搭建到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的一系列环节中,通过企业仿真的项目,掌握ERP的实用技能。既提高了学生ERP实施应用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ERP企业仿真教学高职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ERP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企业列ERP的需求也越发强烈,过去曾经的“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已经逐渐对ERP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进步。国内的一些主流ERP厂商,如用友、金蝶等,积极与院校开展合作,高职类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高职类学生逐步成为ERP企业的需求人才,如何将ERP引入高职教学,让高职类的学生能够掌握ERP的实用技术能力,这里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大家探讨。

ERP课程分析

1.学生很难真正掌握ERP的原理知识

ERP综合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数据库、计算网络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课程,也有人曾说可以将ERP单独作为一个专业,可见ERP知识面的广度。而高职类学生本身在学习的时候,就比较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缺陷,给ERP理论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如果淡化对ERP的理论学习,将无法把握ERP的核心和本质。

2.实践环节过于脱离实际

很多院校在开设ERP课程的时候都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加强案例的学习,而在实验环节上机会都是采取校企合作,购买企业的ERP实验平台,而企业方提供企业案例。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个案例,在很多院校采用案例上,都是已经成功实施完毕的,ERP在实施中的一些关键问题都被变成一些简单的文字一带而过,这样学生在案例联系的时候,根本接触不到ERP的实质,只能是简单的模仿案例,简单的文字录入,缺乏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3.实验室建设没有按照企业实际应用来搭建

实验室是ERP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在学习ERP的主要场所。目前ERP软件都是以WEB版的为主,采用B/S结构,然而很多院校在构建的时候都是安装成单机版,这样虽然可以进行ERP功能性的所有操作,但是无法体现出ERP实际应用的效果,学生很多时候根本体验不到ERP的功能的强大,反而会觉得有操作是多余,最后觉得ERP是一个很繁杂的系统,适得其反。

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新探索

为了能够让高职学生能够掌握ERP的应用技术,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我们引入“企业仿真项目法”,把企业搬进学校,把管理搬进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整个ERP的实施过程,从而发现ERP应用中一些关键问题,从本质上掌握ERP的核心理念,把握ERP关键业务流程,认清数据流的转换过程。

1.企业仿真项目法介绍

企业仿真项目指的是把企业的一个真实项目搬进实验室,没有结果,只给出一些企业的背景情况,企业的基础数据全部隐藏。让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ERP的实施顾问,每个学生负责一个ERP模块,其中一个扮演项目经理,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老师扮演企业总经理或者企业IT部门主管。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向老师进行“调研”,进行需求分析,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定义业务蓝图,最后模拟运行,老师根据每一组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每组的优劣。在这过程中,必须要老师有丰富的实例,然后自己加工,只抽象出最基本的企业背景和一些粗略的需求,案例的最终实施方案将对学生隐藏,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生,团队精神,最后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见下图:

在这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在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中深入学习,这也符合ERP的行业的情况,每个实施顾问都有自己的方向,特别是大型项目,单纯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完成整个ERP系统的实施应用。一个案例结束后可以角色互换,让自己做到触类旁通,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ERP的本质是管理,核心是MRP/MRPII的计划编制。在理论学习中应以此为中心,逐步扩展至ERP的物流、财务、成本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体系,并在实践环节中,加入仿真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如何运用一款ERP软件为企业搭建一个信息化集成的系统。让学生掌握每一步流程的转换的原理,如果发生错误,应当学会分析错误,然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着重于ERP流程分析。例如:ERP物料属性的设置,很多学生不理解,设置这样的字段有何作用。物料属性有外购、自制等,设置成外购属性的物料,在计划编制时是做采购计划,设置成自制属性的物料要做生产计划,一旦属性设置错误,对整个企业的物料计划编制将产生根本的错误。这些属性的设置不能通过案例直接给出,要让学生自己在“调研”的基础上给出,这对学生本身有个很深刻的影响,一旦错误,自己也能推导错误的根源,这样学生对ERP的应用就有了本质的了解,真正懂得ERP的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把握住整个企业流程。

3.搭建企业仿真的实验环境

ERP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软件本身的构架相对也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安装成单机环境下的ERP系统。大部分ERP软件都是B/S结构,必须按照企业实际应用的要求来搭建整个ERP实验平台。这个平台下可以直接承接一些企业实际项目。目前,建有ERP实验室的院校不少,可是很少有学校的ERP实验平台可以真正做到仿真企业环境。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很难发现一些ERP实际的问题,只能变成一门软件操作课,换一个软件依然不懂。搭建企业仿真的ERP平台,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了解整个ERP的构架,发掘其中的问题,从而真正驾驭ERP这门课,而不是一门软件操作课。

4.建设案例库

企业仿真项目法要求我们手中掌握大量的企业案例,而案例必须及时更新。我们可以与ERP厂商进行产学研合作,教师作为ERP供应商的实施顾问进行一线企业ERP成功应用的调研,这样一方面可以为ERP厂商收集最新的宣传案例,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我们老师掌握最新的企业案例,这样的案例并非由ERP厂商直接提供,是我们老师自己亲身一线收集而来,更有实用价值,老师对案例本身更有全面的了解,给学生做实验更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这样就避免了对案例简单模仿的弊端,此外还能提升老师的ERP实践经验。

结束语

企业仿真项目法在ERP课程中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应用ERP的能力,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得到极大提高,并且给予了学生、教师真实应用ERP的机会,在几乎完全仿真的环境下学习应用ERP,让ERP教学的有了一个新的模式,为信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这是笔者初步尝试,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案例软件院校
禅宗软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软件对对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