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障碍及应对策略探析

2009-07-09 20:08程桂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种中等职业写作能力

程桂梅

[摘要]近年来,各地中职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针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在多个专业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尝试认识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障碍并提供一定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应用写作教学障碍应对策略

近年来,各地中职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针指导下,对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在多个专业甚至所有专业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应用写作能力对于中职生的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无庸置疑,具备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在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正象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这对于《应用写作》课程来说尤其如此。但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并不是特别讨好的教学。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应用写作相对于基础写作来说又是一门更加枯燥的课程。那么如何实现应用写作的有效教学呢?在几年的应用写作教学中,笔者根据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做了一些探索,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取得了一点收获,具体如下:

结合学生实际,促发写作内驱力

在学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的,这些也可心称为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和附属的需要。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虽较差,但十六、七岁的年龄,又很快面临求职,求知与好胜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内存动力,通过应用写作与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目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已进入实习阶段或已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现身说法等等手段刺激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视,同时从他们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如生活中他们常常接触到的一些应用文的类型为例,抓住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激发其学习动机,实现有效教学。

分项导练,指导明确

应用写作教学易于基础写作的一点是其所有文种基本都有相对稳定的程式,甚至有其惯用语。这为指导写作这一难度较高的学习活动提供了方便。因而对于每种文种写作的讲授都可以分步进行训练指导。如可以将公文写作的各要点“化整为零”来分项导练,通过观摩示范、修改错例、模仿全文进行专项训练等方式逐步巩固进而使学生掌握。

在分项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特别是当面指导。从文种的判断,主旨的确立,标题的选用和写作,主送机关的明确和排列到正文的导言、事项、结语三部分的形式、结构、语言,落款的格式和写法等都要做到具体指导、用语明朗,使学生在文章生成过程中多个环节、多个方面都能得到帮助,不必担心这样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这正像叶圣陶先生讲过的:“想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应用写作教学更要如此。

目标参照、有效评估

按照某些作为教学结果的具体教学目标测量学生实际习得了什么,这种评估方法被称作目标参照的评估。为使学生真正具备应用写作能力,学习中必然会辅以大量练习,对于练习结果的评价不应只是凭直觉笼统地归为“好”与“不好”,而应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具体文种出发,科学地设计参照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应是逐级层递的,参照每级的目标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要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了该级目标就应对其作出积极的评价,维护他的写作热情;而若发现在该级中应该习得的知识没有习得,就要修正和补救,但也要以鼓励的、富于建设性的方式来达到目标。

比如对于应用写作中的“公文写作”部分,我所建立的参照目标大致有以下一些项目:

1.是否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格式。

2.题目的选择是否切合文种或文体,题目中事由的概括是否精准、简练。

3.主送机关的选择是否符合行文规则的要求;若有多个主送机关。它们之间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否准确。

4.正文的写作是否切合不同的文种、是否重点突出、语言简明扼要、起承转合是否自然流畅、惯用语的使用是否符合文种的需要。

5.同时关注内容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落款包括署名和目的书写是否合乎要求。

加大多种练习,以利提取和迁移

教师要树立语文实践观,重视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单纯的写达到一定量后容易使学生厌倦,实践练习可以以多种形式维持并提升学生兴趣。如错例修改、拾遗补缺(即有意空出例文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填空)、范文释析(即请学生对范文的优点、特点进行分析解释)等等,在写作结束后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互评互改来促进写作能力的保持。

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练习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水平;而小组的集思广益一定会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帮助学生纠正及补充自己的想法和知识;教师的当面评改、明朗指导会有效巩固学生刚刚形成的写作意识和水平。这对于今后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对应用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取是一个扎实的积累,同时对于学生其它能力如行政管理能力:基础写作能力甚至口头表达的精练等能力的迁移也应该起到一定作用。正如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讲到的,语文的学习可以“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评价方式灵活

写作的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形成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都从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应用写作的学习是较为陌生、有一定难度的,在评价中坚持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发展的原则,结合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从学生写作能力和具体文章(难度、内容等)着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将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与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相对比,就可以发现新修订的大纲中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任务,而对于常用应用文写作的要求是“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新修订的大纲中有这样的教学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在本文中探讨的正是力图体现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修订).

[2]《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徐国庆,上海教育出版社).

[3]《立足现代认知理论,走出传统训练误区——中西写作指导案例比较与分析》(赵年秀,2008中国语文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

[4]《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猜你喜欢
文种中等职业写作能力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