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通识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

2009-07-09 20:08祖大庆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通识英语专业英语课程

祖大庆

[摘要]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主干课程,已不再简单的只是一门语言技能课程,而是对学生进行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试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第二课堂、师资队伍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基于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而进行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

引言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第一主干课程。但外语专业教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英语专业被视为没有专业的专业,英语专业该如何办下去,英语专业该怎么办,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也已是刻不容缓。

鉴于此,我们近年来一直着手进行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人文通识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将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同人文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针对理工科大学中人文学科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主线,培养具有创新素质英语人才为目的的全新教育理念,坚持将课程教学与人文通识教育相结合,针对英语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应对性和完整性进行构建,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英语课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技能课,而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英语人才的课堂。课程教学不仅保证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真正做到了将人文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期望经过几年的建设,能够培养出思维科学、心理健康、知识面广博、综合能力强、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

人文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

人文通识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完全的人,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情操、道德标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的人。通识教育应该是非职业性的,其教学方法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朱光潜先生提出的“博雅教育”和现在的通识教育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博雅教育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理想的大学生英退可为专才,进可为通才。”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外文学院所要培养的正是所谓“博雅之士。”作为教师,我们在讲授综合英语的时候,绝不应该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应该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一方面,外语教学承载着人文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丰富着外语教育内涵。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我们进行了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综合英语课教学以话语教学法为主线,任务型教学法为根本,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对传统的精读课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的作法。(2)教学中,采用“主题”及“板块”的分布为结构特色,每一专题有一篇细读文章和一篇补充阅读,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来进行讨论。并尽量让每个主题之间互相指涉,触类旁通。(3)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导入文化因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涉及教学法的问题上,我们采取兼容并蓄的方法,谨慎处理英语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吸取历史教训,克服片面性,避免走极端。(4)改进语言技能的训练方式,将综合英语课从传统的“训练型”向“课题型”转变,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课题研究推动语言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完成对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应对性和完整性进行的构建,以人文通识教育为框架,将素质教育体现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由于改革了传统的以语言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锻炼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型思维能力。(5)加强和完善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的活动寓教于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它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宽容精神。学生可以在语言学习、训练和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组织、决策和协调等能力;学生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创新人格。

2.课程改革与师资建设并重,在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践行“镦书育人”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倡导学生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心智、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分析批判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维的习惯。同时,我们也注意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利用新鲜实际的人文材料将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治学观等等“展示”给他们,从而使他们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结论

当前高等院校必须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抛弃陈旧的外语教育的思维定势。也就是说,必须把以往的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的教育,即转变为科学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单一掌握英语技能,但知识面狭窄,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失,人格不健全的毕业生是没有出路的。社会对语言功底扎实,人文知识和素养丰厚的外语人才的需求正是综合英语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原因和动力。

猜你喜欢
通识英语专业英语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